后稷文化论集
图书简介
先周文化探索,承继先商文化探索,本是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研究先周文化包括研究先商文化在内,对于认识和把握夏商周三代社会的基本性质,乃至五帝以降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自20世纪初以来,伴随着近代考古学的传入,开启了先周文化探索的新篇章。大体上来说,似乎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四个时期:
第一个阶段,也就是第一个时期,即由20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末,期间陕西宝鸡斗鸡台遗址的发掘,包括长安、武功、岐山、旬邑、彬县等地的调查,以及钱穆先生发表《周初地理考》、吕思勉先生发表《周先世事迹》等文,可谓肇启时期。
第二个阶段,依次为第二个时期,即由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期间陕西长安张家坡、客省庄的发掘,特别是岐山贺家村、凤雏遗址的发掘,其中出土17000余片甲骨等,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可谓探索时期。
第二个阶段,依次为第三个时期,即由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期间随着陕西武功郑家坡遗址、扶风刘家墓葬、长武碾子坡遗址等的相继报告发表和研究,包括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成功实施,陕西说、山西说交相辩驳,可谓推进时期。
第二个阶段,依次为第四个时期,即由21世纪初至今,期间伴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持续展开,以陕西周原遗址为代表的先周文化探索,取得更加积极地丰硕成果,可谓发展时期。
我们从中不难看出,近百年来先周文化探索,从文献学、考古学不同角度,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探讨,并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注重运用文献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方法,不断地推出新成果,不断地走进新阶段,大大地提高了我们对先周历史文化理解和认知,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文明研究。
其中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问题,一方面,从文献学的角度出发,着重探讨先周文化中先公、先王的都邑所在;另一个方面,从考古学的角度出发,着重探讨先周文化中遗存、遗址的基本信息。
实际上,这两个方面问题的探讨,本属于同一个问题,或者说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共同聚焦核心点,无疑是先周文化的起源,也就是后稷文化生成,怎奈文献记载迷雾重重,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疏解。
按照《尚书》有关记载,后稷本名弃,与尧舜禹为同时代的人,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也就是说,“后稷”是官职,“后”字或“司”字之误,“后稷”或曰“司稷”。自弃任“后稷”或曰“司稷”以来,依据《国语》有关说法,“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从虞、夏之际到商、周之际,前后长达近千年的历程,所谓“自后稷以来宁乱,及文、武、成、康而仅克安民。自后稷之始基靖民,十五王而文始平之,十八王而康克安之,其难也如是”。至今日观之,仍然也是疑窦丛生,真可谓“其难也如是”。
正是基于这样的研究情形,中国先秦史学会与山西稷山县委、县政府等多家单位展开合作,先后多次联合举办中国·稷山后稷农耕文化研讨会,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聚焦先周文化的核心问题,进一步探讨以后稷为代表的先周文化,特别是后稷农耕文化的内涵和精神价值,取得了积极可喜的学术成果。
本部论文集正是以此为基础,同时,适当收录已有相关部分研究成果,汇集名曰《后稷文化论集》。
从总体上来看,全书可以分为八个部分,其中第一、二、三部分,以研究先周文化起源问题为中心,侧重有关山西说的讨论;第四、五、六部分,以研究后稷文化问题为中心,侧重有关后稷神话、稷祀和历史的考察;第七、八两部分,前者辨析稷、粟包括野生高粱问题,后者关注农耕文明的传承与创新。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我们走进新时代之际,在我们努力构建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三大体系的今天,先周文化研究特别是后稷文化研究,也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开创一个新的局面!
宫长为
识于辛丑清明 修订于壬寅中秋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印度文化论集
作者:金克木
图书 印度文化论集
-
2
图书 近代思想文化论集
作者:耿云志
图书 近代思想文化论集
-
3
图书 河湟历史文化论集
作者:李健胜
图书 河湟历史文化论集
-
4
图书 秦史与秦文化论集
作者:王子今
图书 秦史与秦文化论集
-
5
图书 邺城考古与文化论集
作者:刘跃进
图书 邺城考古与文化论集
-
6
图书 岭峤春秋:岭南文化论集(二)
作者: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
图书 岭峤春秋:岭南文化论集(二)
-
7
图书 杜甫与秦陇文化论集
作者:彭燕 韩高年 刘跃进
图书 杜甫与秦陇文化论集
-
8
图书 士人结社与古代文化论集
作者:曾肖
图书 士人结社与古代文化论集
-
9
图书 “天边”里外:中西文学与文化论集
作者:罗贻荣
图书 “天边”里外:中西文学与文化论集
-
10
图书 重读经典:上、中古文学与文化论集
作者:赵沛霖
图书 重读经典:上、中古文学与文化论集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