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公共空间与文化生活:冀中平原N村调查

ISBN:978-7-5161-1803-0

出版日期:2012-12

页数:224

字数:232.0千字

点击量:9363次

定价:42.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专题:
基金信息: 本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CSH025) 的结项成果。本书出版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天津大学社会科学文库出版基金的资助 展开

图书简介

自20世纪末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以及所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日益突显。研究者在农村调查中,发现很多地区存在着文化荒废现象,有学者甚至提出乡村文化的危机。当然,农村文化事业落后、农民精神生活贫乏等问题早已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政府也将农村文化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农村文化研究成为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十分关注的对象之一。由于市场化的冲击,农村地区固有的文化传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变。这对于社会学研究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前所未遇的重大课题。在我们看来,学者担忧的乡村文化危机,其实质是公共文化生活解体造成的。转型期的中国农村,由于社会控制和基层组织的弱化,往往很难形成集体凝聚力。再加上农业市场化的推进,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以及村庄布局和生活场景的变更,公共文化事业建设落后等,于是在家庭生产能力提高的同时,村庄共同体不断解体,农村社区原有公共空间大大地压缩,公共文化生活日渐减少。缺乏组织和文化的农村生活对留守村民越来越失去了吸引力。在此背景下,加上城市对农村全方位的影响,农民的文化娱乐活动日益呈现出私性化的特点,并且开始了提前理性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区的空心化等趋势对公共文化生活空间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南方丘陵地区,居住本来就比较分散,有的一个湾子里十来户人家构成一个村民组,湾与湾之间有一定的界限。随着人口外流,加上很多青壮年去镇上买商品房,村民组里只剩下很少的人口在家留守,甚至一个组里只有几户人家留下老人妇女,其他都关门闭户,公共文化活动几乎无从谈起。而以华北平原来说,多为聚居状态,院落相邻,且村庄布局较为整齐,不像南方丘陵地区那样居住分散,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十分方便,但社会转型带来的各种变迁,仍然使得华北农村内部的公共空间不断减少。在青壮年人口大量外出、社区空心化的背景下,村庄留守人口的业余生活基本上退回到自家宅院。华北民居的四合院建筑也正好符合这样的生活要求。再加上长期以来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服务投入的缺乏,农村公共文化活动也是几近于无。总体上,无论南北方,农村地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迁推动了村民日常生活空间的改变。人口外流所造成的农村文化队伍散落,以及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考评方式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忽视等,是最直接的反向推动力,大大加剧了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空间的衰落和文化建设的滞后。基于以上的基本认识,我们认为,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文化体制、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开发等问题固然十分重要,但主要属于文化的物质层面(及管理),同时,因为这些与农民个体不直接关联,很容易停留在农村社区生活之外,难以将文化建设与社区发展结合起来。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质和核心需要从更深层的方面去理解和把握。本书的基本观点是,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从社区公共文化生活空间的重构入手,来实现公共文化生活的回归和对农民文化生活新的整合,这样才可以推动农村文化的发展,社区记忆的延续,以及现代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形成。公共文化生活空间直接关系到社区生活、村庄秩序、社区公共伦理等的生成。并且在重构公共文化生活空间这一框架下,可以将文化建设与社区建设统一起来,从而赋予文化建设这一多学科研究对象更多的社会学意义。社区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共同指向是公共文化生活空间的重构。二我国幅员广阔,地域差异极大。对于南北各地六万多个村庄来说,具体情况自然是各不相同。正如学者指出的,尽管受大一统的儒家文化和专制思想的影响,但中国的乡村一直以来有着独特的文化情境,即,地方性知识和文化的小传统是广泛存在的。另外,由于中国乡村自民国以来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摧残与重建,在乡村传统和村庄共同体被摧残的废墟上重建起来的乡村的文化与社会特质往往是非同质的。比如,江南、闽、赣等地的农村受较强的地方传统权威的支配,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东北地区由闯关东形成的移民村庄则相对地不如南方的宗族村庄那样受到地方性规范的较强支配。因此,就民间文化资源来说,有的村庄在经历过革命运动的洗礼后,出现历史传承和社区记忆的断裂,文化传统不复存在。而有的村庄仍然在宗族力量的支持下,开展着红红火火的民间文化活动。有的村庄延续着社区神崇拜、庙会、社火等,有的村庄则在扫荡了一切民间信仰后迅速地基督教化。要对当前农村文化的现状进行考察,作为案例研究的调查点的选取是很重要的。根据对农村文化现状的前期了解,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和广大的中西部区域当中,我们希望将调查点放在中部内陆省份。施坚雅认为:与中国的各个流域相对应,乡村中国由9个自然地理区域组成。他的观点虽然未必精确,但对于中国的区域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毕竟,中国是由不同的生态和文化区域组成的,而且在每一个区域内部,中心地区和边缘地区在人口密度、土地肥沃程度和商业化水平上有显著不同。一般来说,华北农村代表了我国内陆地区北方农村的典型样态,包括村庄的形成、村庄的历史、对传统观念的坚持程度等各个方面,华北农村都有其典型意义。就华北这一区域来说,冀中南无疑是华北的中心地区,这里历史上有发达的井灌系统,其生态环境比华北区域的其他地带(比如淮北)要稳定,土地生产能力高于同为河北省的冀东地区。稳定的生态使当地的农业高产和人口稠密成为可能参见李怀印《华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5、37页。。本项研究选取的N村,是正定县东北部的一个行政村。从地图上看,该村处于河北省中部,华北平原的腹地。N村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和玉米。和河北的很多农村一样,N村的居民集中聚居,且村庄格局经过规划,比较整齐。2008年人均纯收入4888元,接近又略高于当年河北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4795.46元的水平。选取N村做比较细致的调查,还因为在这里有开展调查的一些便利条件。事实上,做农村调查,进村条件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相关的熟人关系,就很容易遭到排斥。我们以往毕业的一个学生李燕燕,在石家庄市文化局工作,她曾经在新农村建设活动开展之初下乡挂职两年,任副乡长,在当地有一定的资源来帮助我们。李燕燕通过县、乡两级政府,与她曾经挂职的那个乡所属的N村建立了联系。有了领导的电话和介绍,我们很顺利地进入该村,并数次前往该村开展调查。李燕燕本人也一直陪同我们进村。全书共六章,具体结构如下:第一章“公共空间的研究视角”——确立了全书的研究思路以及基本研究框架。第二章“N村概况”——对N村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包括对村庄起源及其历史作简单介绍,并对该村的公共空间进行梳理和总体分析。第三章“公共空间的三个要素”——从公共空间的第一维度出发,对N村公共文化的三个基本要素进行分析,检视该村的公共文化服务、民间文化传统资源、民间文化队伍等。另外,从农村“文化人”和乡村知识分子的角度关注农村文化建设。第四章“庙会与信仰地带”——从公共空间的第二维度出发,对N村的奶奶庙会进行专门考察,由此出发进入该村的宗教信仰领域,对该村的信仰格局进行分析,探讨各种宗教信仰在村民公共文化生活中的建构作用。第五章“村庄生活与伦理”——关注第二维度中除宗教信仰以外的领域,进入N村的日常生活,揭示社会变迁背景下的村庄伦理,力图对农民的精神和伦理世界进行描摹。第六章“几点探讨”——对前文讨论的相关问题进行总结,提出就农村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讨论的几个方面。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何兰萍.公共空间与文化生活:冀中平原N村调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何兰萍.公共空间与文化生活:冀中平原N村调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何兰萍(2012).公共空间与文化生活:冀中平原N村调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