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一直以来,马克思民主话语单纯被理解为一种批判性话语和理想性话语,马克思对民主理论的建构被指认为是“超越政治”的,真正的民主存在于消灭政治性质的国家之外。这种理解导致马克思民主理论与社会政治现实“被迫”脱节,“马克思过时论”“否定革命论”“意识形态终结论”等污蔑马克思的言说不绝于耳,给马克思主义造成巨大冲击和危害。事实上,马克思聚焦民主的产生和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制度形式的异同、发展变化的决定条件等问题,提出了关于原始社会民主、资本主义社会民主和未来社会民主的系统框架。这一理论实际包含着一条“革命政治—建构政治—超越政治”的致思理路,既有对原始民主存在基础的考察,又有对资本主义民主的揭露和批判,以及对现代民主建设的规范性话语和未来社会民主的合理设想。
马克思在批判吸收以往各种民主遗产的基础上实现其民主观的转型和升华,并呈现政治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人类学批判的多元进路。为避免单纯思想领域的研究和斗争,马克思注重吸收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将民主理论深化发展于社会实践。在马克思看来,民主最初是作为观念或社会管理体制存在的,以普遍的制度化形式存在的民主始于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分离。类概念的民主是民主的一般意义,指一切社会制度的属性,国家制度形态的民主是民主的特殊存在形式。二者都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有与其相适应的经济基础,物质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民主的存在论前提,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民主政治变革。民主的真正存在形式是“自主—自治”逻辑下的选择性民主,即脱离了政治性质、人民进行自我管理的社会自治组织,这一时期,阶级、国家被消灭,劳动真正获得解放。
马克思民主理论的理论视野、原理方法和策略原则在当今时代意义重大。它指明,现代国家民主政治的建构呈现“市场(社会)—国家(制度)—政党”的三维逻辑。民主制是从市民社会中抽象出来的“人的自由产物”,人通过自主地创造国家制度重新使自己成为国家的主人,并以国家制度、法律等合理利用资本和限制资本以达到再塑人的存在方式的可能。政党是阶级利益的代表,是连接人民、国家和社会的中介,对现代民主政治具有调节作用。中国共产党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处理好各类关系,深入探索制度优化、程序合理、法律完善的体制机制,以推进国家治理为契机,转制度优势为治理效能,深化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
关键词:马克思;民主理论;当代建构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参与式民主理论研究
作者:原宗丽
图书 参与式民主理论研究
-
2
图书 哈贝马斯的话语民主理论研究:以公共领域为视点
作者:杨礼银
图书 哈贝马斯的话语民主理论研究:以公共领域为视点
-
3
图书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兼论比较视野中的中国协商民主理论构想
作者:韩冬梅
图书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兼论比较视野中的中国协商民主理论构想
-
4
图书 马克思社会共同体理论研究
作者:马俊峰
图书 马克思社会共同体理论研究
-
5
图书 马克思哲学语境中的城市理论研究
作者:马超
图书 马克思哲学语境中的城市理论研究
-
6
图书 马克思主义政策理论研究
作者:刘雪明
图书 马克思主义政策理论研究
-
7
图书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
作者:袁贵仁 杨耕 马俊峰
图书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
-
8
图书 马克思社会发展合力理论研究
作者:谢霄男
图书 马克思社会发展合力理论研究
-
9
图书 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承认理论研究
作者:陈良斌
图书 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承认理论研究
-
10
图书 马克思主义的政府价值理论研究
作者:朱艳菊
图书 马克思主义的政府价值理论研究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