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杜桂萍
1999年,清代诗文研究还是“一个期待关注的学术领域”
一
清代文化中的实证学风,带给一代诗文以独特的性征,促成其史料生成之初就具有前代文学文献难以比拟的完善性、丰富性和总结性,这给当下的清代诗文整理和研究带来难得的机遇,促使其率先彰显出重要的文学史、学术史价值。史料繁多,地上、地下文物时常被发现,公、私收藏之什不断得到公布,让研究者常常产生无所措手足之感,何况还有大量的民间、海外收藏有待于进一步确认与挖掘。这带来了机遇和热情,也不免遭遇困惑与焦虑。顾此而失彼,甚至于不经意间就可能陷入材料的裹挟中,甚而忽略了本来处于进行中的历史梳理,抑或文本阐释工作。史料的堆砌和复制现象曾经饱受诟病,目前依然构成一种“顽疾”,误读和错判也时常可见,甚至有过度阐释、强制解说等现象。清代诗文研究的展开过程中,不明所以的问题可以找到很多原因,来自文献的“焦虑”是其中一个重点。这当然不是清代诗文研究的初衷,却往往构成了学术过程的直接结果。张伯伟教授说:“我们的确在材料的挖掘、整理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而且还应该继续,但如果在学术理念上,把文献的网罗、考据认作学术研究的最高追求,回避、放弃学术理念的更新和研究方法的探索,那么,我们的一些看似辉煌的研究业绩,就很可能仅仅是‘没有灵魂的卓越’。”
文献类型的丰富多元,或云史料形态的多样化,其实是清代诗文研究的独家偏得,如今竟然成就了一种独特性困境,也是我们始料不及。或者来自对于史料存在认知之不足,或者忽略了史料新特征的探求,或者风云变幻的宏观时代遮蔽了有关史料知识谱系的思考。的确,我们要面对如同以往的一般性史料,如别集、总集、笔记等,又有不同于以往的图像、碑刻乃至口述史料等;尤其是,这一切至清代已经呈现了更为复杂的文献样态,需细致甄别、厘定,而家谱、方志、日记等史料因为无比繁复甚而有时跻身于文献结构中心的重要位置。如研究清代行旅诗专题,各类方志中的搜获即可构成一类独立的景观,这与彼时文人喜欢出游、偏爱游览名胜古迹的行迹特征与创作习惯显然关系密切。在面对大量的地域性文人时,有时地方文献如乡镇志、乡镇诗文集都可能发挥决定性作用;而对类型丰富的年谱史料的特别关注,往往形成对人物关系的更具体、细致的解读,促成一些重要作家的别致理解。笔者对乾嘉时期苏州诗人徐爔生平及创作的研究即深得此益。就徐爔与著名诗人袁枚的关系而言,一贯不喜欢听戏读曲的袁枚几次为其戏曲作品《写心杂剧》题词,固然与徐爔之于当世名人的有意攀附有关,但袁枚基于生存、交际诉求进入戏曲文本阅读的经验,几乎改变了他的戏曲观念,一度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清代诗文研究过程中的困惑、拘囿或者也是其魅惑所在,一种难以索解的吸引力法则似乎释放着一种能量,引领并吸纳我们:及时占有那些似乎触手可及之存在的获得感与快感,成为一个富有时代性的学术症候。近二十年来,清代诗文研究的队伍扩充很快,从事其他研究的学者转入其中,为这一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著名学者如蒋寅、罗时进教授等由“唐”入“清”,带来了清代诗文研究崛起所稀缺的理念与经验;如今青年学者参与耕耘的热情更令人叹为观止:“明清诗文的研究者主要集中在三十岁至五十岁之间,很多博士硕士研究生加入到元明清诗文研究的行列中,新生代学人已经成为元明清诗文研究的生力军,越来越多地涉足明清诗文的研究。”
作为特殊史料构成的文学文本也应得到特别关注。由于对清代诗文创作成绩的低估,认为清代诗文作品不如前代(唐宋),进而忽略文本细读的现象依旧十分普遍。文学作品在本时期具有更加丰沛的史料意义,已毋庸讳言,大量副文本的存在尤其可以强化这样的认知。实际上,将诗文作品置放于史料编织的“共时性结构”中给予观照,可以为知人论世的研究传统提供很多生动的个案。如陆林教授借助金圣叹的一首诗歌及其他史料的互文,细致考证出其生命结束之前的一次朋友聚会,不仅诗歌创作的时间、地点和参加聚会者的姓名等十分精确,还明晰推断出聚会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尤其是细掘出“哭庙案”发生后即金圣叹生命后期的心态、思想、交往方式等,还原了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人生“欢会”,金圣叹的人格风采亦栩栩如生。
的确,我们从未如今天一样如此全面、深切地走进清代诗文的世界,考察其历史境遇,借助政治、地域、家族、作家等维度的研究促其“重返历史现场”,或使其禀有“重返历史现场”的资质和能力;我们由此发现了清代诗文带来的纷繁的、具体的和独特的文学现象,索解之,阐释之,并以同情之理解的眼光看待置身其中的大大小小的“人”,小心地行使着如何选择、怎样创作、为什么评价等权力。当然,我们也不应放弃探索深厚的文化传统的塑造之力以及清人对有关文学艺术经验的建构与解构;人文研究所应禀赋的主体价值判断,不应因缺乏澄明的理论话语而逐渐“晦暗”。微妙地蛰伏于清代诗文及其相关史料中的那个灵魂性的存在,将因话语方式的丰富、凸显而成就其当代学术研究的意义。丰富的学术话题,将日益彰显清代诗文研究独有的深度与厚度,以及超越其他时代文学的总结性、综合性的优势,而多视角、跨学科的逐渐深入与多元切入,将伴随着继续“走进”的过程而让清代诗文呈现为一种更加丰盈的学术现实。
二
葛兆光教授说:“我们做历史叙述时,过去存在的遗迹、文献、传说、故事等等,始终制约着我们不要胡说八道。”
近年,当代文学学科一直在促进学科历史化上进行讨论,古代文学则因为过于历史化而需认真面对新的问题。史料在学科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已然成为一种传统,然如何实现史料、批评、理论的三位一体,进而推动古代文学研究理论品格的提升,是人文学科研究应该担负的历史责任。清代诗文研究的水平提升和进境拓展尤其需要这一维度的关切。常见史料与稀见史料的辨别和运用、各类型史料的边界与关系、因主客观因素而形成的认知歧义等比比皆在的问题,皆需要理论性话语的广泛介入。在某种意义上,研究主体理论素养的提升是史料建设工作的根基。清代诗文别集的整理之所以提出“深度整理”的原则,也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所进行的学术选择。仅仅视别集整理工作为通常的版本校勘、一般性的句读处理,忽略对其所应具备之学理性内涵的发掘,会形成对别集整理工作的简单化理解。可以说,这种不够科学的态度是别集整理质量低下、粗制滥造之作频出的重要原因。钱理群教授说:“文献学是具有发动学术的意义的,不应该将其视为前学术阶段的工作。”
当然,我们也应该避免将一些理论性话语变成某些理论所统摄的“材料”,将史料的文献学研究真正转变为有意味、有生命意识和人文担当的理论研究,这是古代文史研究中尤其需要关切的方法论问题。清代诗文研究中,普遍存在似“唐”类“宋”类的批评性话语,以“唐”“宋”论说诗文创作之特色与成就已然体现为一种习见思维。如钱锺书先生之所论,甚为学者瞩目:“夫人禀性,各有偏至。发为声诗,高明者近唐,沉潜者近宋,有不期而然者,故自宋以来,历元、明、清,才人辈出,而所作不能出唐宋之范围,皆可分唐宋之畛域。”
进入21世纪的清代诗文研究,早已摆脱简单套用一般社会历史研究诸方法的时代,有意识地探索多学科方法的交叉并用,日益理性地针对史料和时代性话题选用最具科学性的研究方法,已成为观念性共识,并因学科之间的贯通彰显了方法的张力与活力。在具体话题的选取和展开中,来自西方的历史主义、接受美学、结构主义、原型批评等方法,成为与中国传统的知人论世等观照原则融通互助的方法,西方话语的生成语境与中国经验之间的独特关系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与关注;以往经常出现的悖逆、违和之现象已得到明显的改善,而对中国传统文论话语的重视也给予文学研究以足够的理论自信。借助于中西经验和多学科方法论的审视,清代诗文丰富的学术内涵正得到有效发现和阐释。但是,如何保持文学研究的独立性和学术旨归,尚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如交叉研究方法,已逐渐成为一个广泛使用的方法,在面对复杂的文学现象时,集中、专门、精准地发挥其特点,调动其功能,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新文科倡导所带来的方法论思考,于人文学科的融合与创新质素的强调亦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方式和阐释路径。在守正创新的前提下,借助不拘一格的研究方法的使用,进一步发现清代文人的日常生活、心态特征和精神面貌,发现其创作的别样形式以及凝结其中的丰富意义,所生成的发现之乐和成就感,正是清代诗文研究多样性和价值的体现。沐浴在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让我们有机会辗转腾挪于各种不同性质的方法之间,并以方法的形式完成对研究对象的反思、调整、建构和应用,在这一过程中与古人对话,建构一种新的生命过程,这是清代诗文研究带给当代学人的特殊福利。我们看到,近十年许多具有精彩论点或垂范性意义的论著先后问世,青年学者携带着学术个性迥异的成果纷纷登台亮相,清代诗文研究所富有的开拓性进展昭示了一个值得期盼的学术未来。
文学毕竟是人学,是一种基于想象的关于人类存在的思考。发现并理解人作为主体性存在的价值,呈现其曼妙的内心世界景观,借此理解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构成方式,其实是文学研究必须坚持的起点、理应守护的终点,清代诗文研究也必须最后回到文学研究所确立的这一基本规定性。我们不仅应关注“他”是谁,发现其文学活动生成与展开的心理动因,且应回答“他”为文学史贡献了什么,进而理解政治、经济乃至文化如何借助作家及其创作表达出来、折射出来。我们已经优化了以往仅仅关注重要作家的审视习惯,不仅对钱谦益、王士禛等文坛领袖类文人进行着重点研究,也开始关注那些“不太重要”的文人,恰恰是这一类人构成了清代诗文创作的主体,成就了那些繁复而生动的文学现象,让今天的我们还有机会探寻到文学史朦胧晦暗的底部,进而发现一些弥足珍贵的现象。笔者多年前曾关注的苏州人袁骏就是这样一位下层文士,其积五十年之久征集表彰其母节烈的《霜哺篇》,梳理研究后才发现包含着作为“名士牙行”的谋生动力,借助这一征集过程所涉及的文人及彼此的交往、创作情况,能够透视出类似普通文人其实对文学生态的影响非同凡响
阮元说:“学术盛衰,当于百年前后论升降焉。”
三
转眼,21世纪又有20年之久了。无论是否从朝代角度总结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成绩,清代诗文研究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和学术热点已然绕不过去。研究成果之数量自不待言,涉及之领域亦非常宽广,重要的文学现象多有人耕耘,而不见于经传的作家、作品也借助于新史料的发现、新视野的拓展而得到关注,相关的独特性禀赋甚至带来一些不同凡响的新的生长点。包容性、专门化和细致化等特征多受肯定,而牵涉问题的深度和切入角度之独特等也提供了启人新思的不同维度。一句话,清代诗文的优长与不足、艺术创获之多寡与特色及其文学史价值等都在廓清中、生长中、定位中。面对纷繁的内容和大大小小的问题,我们往往惴惴不安,而撷取若干问题以申浅论,当是清代诗文研究中需要不断请益的有效方式之一。
譬如清代是一个善于总结的文学时代,这是当代学人颇为一致的观点。然彼时的文人会意识到他们是在总结吗?面对丰厚的文学遗产,清人的压力和焦虑一定超出我们今天的想象。或者,所谓的“总结”不过跟历代相沿的“复古”一样,是一种创新诉求的另辟蹊径。如是,力求在累积的经典和传统的制约中创新,应该构成了有清一代文人的累积性压力。职是之故,他们的创作不仅在努力突破前人提供的题材范围、表现方式和主题传达等,还有很多文人注重日常与非日常的关联、创作活动与非创作活动的结合;不仅仅关注并从事整理、注释和评介等工作,还努力注入其中一种“科学”的意识,并将之转化为一种学术。在清代诗文乃至戏曲小说的研究中,我们已经发现了那些足以与现代学术接轨的思想、观念乃至话语,其为时代文化使然,也是一代文学开始的底色。
清代文坛总体来看一片“宽和”之气,并没有呈现出如明人那般强烈的门户之见乃至争持;二元对立的思维并不是他们思考问题的特点,恰恰相反,融合式的思考是有清一代文人的主导性思维。比如“分唐界宋”的问题,有时是一个伪命题,相关论述多有不足或欠缺;就清代诗文的总体性来评价,唐宋兼宗最为普遍,“唐”“宋”本身又有诸多层面的分类。“融通”其实是多数清人的观念,“转益多师”才是他们最为真实的态度。在这方面,明代无疑提供了一种范式性存在,明人充满戾气的论辩尤其为有清一代文人自觉摒弃。入清之初,汉族文人已在伤悼故国的同时开启了多元反思中的复古新论与文化践行。尽管在规避明人的错误时,清人仍不免重复类似的错误,比如摹拟之风、应酬之气等
譬如清代诗文创作“繁荣”的评价,一度构成了今人认知上的诸多困扰。清代诗文数量、作者群体等方面的优势,造成了其冠于历代之首的现实。人们常常以乾隆皇帝的诗歌作品与有唐一代诗歌相比较,讨论其以一人之力促成的数量之惑。而有清一代诗文创作经典作家、作品产量所占数量比之稀少,又凸显了其总体创作成绩的不够理想。清代诗文作品研究曾饱受冷落的现实,让这种轩轾变得简单明了,易于言说。量与质的评说,对于文学创作而言是一个仅靠单一、外在诸因素难以判断的问题吗?显然不是。实际上,存世量巨大的清代诗歌作品,很多时候来自普通文人对庸常现实生活的超越,因之而带来内容的日常化乃至艺术的平庸化,审美上的狭隘和琐碎比比皆然,不过其中蕴积的细腻情感、变革力量和剥离过往的努力等,也体现了对以往文学经验和传统的挣脱;没有这样的过程,“传统”怎么可能在行至晚清时突然走向“现代”?
近十年如火如荼的研究,让我们对清代诗文有了更进一步的体认,与之并生的是难以释解的定位困惑。我们往往愿意通过与前代诗文的比较进行价值评判。唐诗宋词一直与清诗研究如影随形,汉魏文、两宋文乃至明文,往往是进行清代文章审视时不可或缺的话语方式。我们常常不由自主地回首那些制造出经典的时代,用以观照当下,寻找坐标或范式。李白以诗歌表达生命的汪洋恣肆,诗歌构成了他的生命意识,杜甫、李商隐、李贺等皆然;但清人似并非如此。在生命的某一个空间,或一个具体的区间,确实发现了诗构成其生命形式的现象,却往往是飘忽而短暂的。以“余事为诗人”在很多时候是一种心照不宣的“假话”或“套话”,这决定了清代诗文创作的工具性特征,而与生命渐行渐远的创作现象似乎很多,并构成了我们今天进行审视的障碍。也因此,相比于那些已经被确认的诗文创作高峰时期,如何理解有清一代诗文创作的所谓“繁荣”,或将继续困顿我们一段时间。
譬如来自不同社会层面的诗文创作主体,形成了群体评价上的“众声喧哗”。几乎所有可能涉及的领域,都有清代诗文作家的“留痕”,所传达之信息的丰富、广泛也超过了历代:“上至庙堂赓和、酬赠送迎,下至柴米油盐、婚丧嫁娶,包括顾曲观剧、赏玩骨董等闲情雅趣,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都成为诗歌书写的内容,甚至作诗活动本身也成为诗歌素材。”
如是再回到清人是否以诗文为性命问题,又有另一种思考。李之仪“除却吟诗总是尘”
譬如文献的生成方式及其形态特征等,带来了关于文献发生的重新审视与评价。以文字而追求不朽,曾经是文人追求形而上生命理想的主要方式,然在文献形态多元的清代,这一以名山事业为目的的实现方式具有了更多的机缘。大量诗文作品有机会留存,众多别集得以“完整”传世,地域总集总在不断被编辑中,这是清代成为诗文“盛世”的表征之一。“牙签数卷烦收拾,莫负生前一片功”
譬如传统文学对周边文化群的影响和建构,已构成清代诗文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境外史料的不断发现提供了一个重要维度,中国汉语文学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其他国家与地区文学的发展;但也应重视另外一个维度,在沐浴“他乡”文化风雨的过程后,史料的文献形态中多多少少会带有新的质素,即“回归”故国的史料绝对不仅仅是简单的“还原”问题。如何面对返回现场后的史料形态?如何评价其对本土文学建设的重新参与?这是需要格外重视的问题。如是,究竟有哪些异质文化元素曾经对清代诗文创作发生过影响,影响程度究竟如何,都会得到有效判断。19世纪末以来,中国逐渐进入世界结构体系,“他者”不仅参与到近代以来的文学建构,还以一种独特的眼光审视着清代乃至之前的社会、文化和文学;具备平等、类同的世界性视角,才能形成与海外文化的多向度对话,彰显一种国际观念、开阔视野,以及不断变革的方法论理念。立足于历史、现实人生和世界体系中回望清代文学,我们才可能超越传统疆域界限,以全球化视野,进行更全面、准确、深刻的清代诗文省察和评价。就如郭英德教授所言:“一个民族的文化要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就应该在众声喧哗的世界文化中葆有自身独特的声音,在五彩缤纷的世界图景中突显自身迷人的姿态,在各具风姿的世界思想中彰显自身特出的精神。”
也还有更多的“譬如”。清代诗文各阶段研究的不平衡,已经得到了有效改善,但各具特色的研究板块之间的关系尚需辨析、总结;诗文创作的地域问题,涉及对不同区间地理、人文尤其是“人”的观照,仅仅聚焦经济文化发达的江南并非最佳方略,在北方文明及其传统下的士心浮动、人情展演和文学呈现自有独特生动之处;就清代而言,多民族汉语创作的情况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状态,蒙古族、满族作家对于传统诗文贡献的艺术经验,以斑驳风姿形成汉语雅文化的面貌和风情,值得进一步总结。当然还有清代诗文复古之说,作为寻求思想解放、文学创新的思想方式,有待清理的问题多不胜数,这与中国的文化传统有关,与政治权力之于文学的干预有关,也与作家思维方式中注重变易、趋近看远的习惯等有关。清人复古的多向度探索来自一种基于创新的文化焦虑,应给予理解之同情。而学者们关注的唐宋诗之争,不仅是诗歌取向的问题,也不仅是诗歌本质、批评原则、审美特征诸多命题的反映,更不仅仅涉及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等,还是交往原则、权力话语等的体现,标新立异、标旗树帜等的反映,所牵系的一代文学研究中或深或浅的问题,亦有待深入。所以,面对清代诗文研究中的繁复现象,“不断放下”与“重新拾起”,都是我们严谨态度、思考过程的生动彰显,而在不远的将来实现丰富、鲜明和具有延展性的学术愿景,才是清代诗文研究进境不断打开、真正敞开之必然。
四
钱谦益说:“夫诗文之道,萌折于灵心,蜇启于世运,而茁长于学问。”
作为历史的一个部分,我们应时刻注意自身的局限性以及与历史呈现的关系,研究主体与“世运”的互文从来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一个尊重学术的时代不需要刻意追求主调,清代诗文研究也应在复调中灿烂生存,“喧嚣嘈杂”正可以为“主调”的澎湃而起进行准备、给予激发。而只有处于这样的文化进境中,我们才能切实释解清代诗文的独特性所在,真正捕捉到清代文人的心灵密码,促成一代文献及其文学研究意义的丰沛、丰满,并由此出发,形成有关清代诗文及其理论的重新诠释,进而重构中国古代诗文理论及其美学传统。郭英德教授说:“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语境中,学术研究仍然必须坚守‘仁以为己任’的自觉、自重和自持,始终以‘正而新’为鹄的,以‘守而出’为内驱,‘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江淹文学创作研究
作者:王大恒
图书 江淹文学创作研究
-
2
图书 王猷定文学创作研究
作者:鲁慧
图书 王猷定文学创作研究
-
3
图书 奈保尔文学创作研究
作者:石海军
图书 奈保尔文学创作研究
-
4
图书 画家的文学气象:朱德润文学创作研究
作者:陈才生
图书 画家的文学气象:朱德润文学创作研究
-
5
图书 文学创作与批评
作者:王萍
图书 文学创作与批评
-
6
图书 文学朝圣者“谢拉皮翁兄弟”文学创作研究
作者:赵晓彬 刘淼文
图书 文学朝圣者“谢拉皮翁兄弟”文学创作研究
-
7
图书 超验主义与梭罗的文学创作
作者:何云燕
图书 超验主义与梭罗的文学创作
-
8
图书 家·国·人:水华创作研究
作者:汤梦箫
图书 家·国·人:水华创作研究
-
9
图书 人与自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研究
作者:王静
图书 人与自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研究
-
10
图书 唐两京与文学创作的文化学考察
作者:洪迎华
图书 唐两京与文学创作的文化学考察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