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主体形而上学批判与马克思哲学“主体性”思想

ISBN:978-7-5004-7982-6

出版日期:2009-08

页数:237

字数:188.0千字

点击量:10008次

定价:19.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主体性”是国内哲学界近20年来最为活跃和最为重要的哲学概念之一。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理论原因与实践原因。在理论上,它是对以往人们过分地强调“客观性”与“物质性”观念的强烈反弹;在实践上,它表达着对历史上人们忽视人的价值和尊严倾向的校正。因此,近20年来中国哲学界“主体性”概念与“主体性”哲学的产生和兴起,是有其重大的合理性的。在近代,“主体性”已经成为知识与存在的哲学基础,而且它还是近代以来人们确立人与社会生活价值的规范性源泉,它代替中世纪上帝的神圣权威,为人生意义、社会理想、道德价值等确立一劳永逸的基础。人们相信,通过人的主体性的确立和主体能力的发挥,就能够克服愚昧和野蛮,实现自身的彻底解放。但是,如果站在当代哲学所达到的认识来反观“主体性”概念与“主体性哲学”,我们就会看到,它们实质上是根基并不牢靠、需要进行深入反思和批判的哲学观念,其中所包含的抽象性、独断性与虚幻性,使得它们在当代哲学中遭受着多方面的质疑并面临着重重危机和困境。在一定意义上,从不同视角对“主体性”与“主体性哲学”的反省、批判和消解,构成了现当代西方哲学十分重大的基本脉络之一。在现当代哲学看来,如果按照主体形而上学所信奉的那样,将一个自主、自足和自因的实体看做“主体”和“主体性”,并试图以此为根据为知识、道德和价值奠定坚固的基础之时,实质上是在沙滩上画了一个经不起冲刷的人的脸庞,由此所建立的知识、道德和价值大厦,也犹如建立在沙滩上的建筑物,是不牢靠和不坚实的。这是因为,所谓“主体”和“主体性”,在根本上乃是一个“意识形象的幻象”。而“主体”的所谓“自由”,实质上不过是“自由地”服从意识形态的训诫,“主体”的所谓“全靠自己”的“自主”,实质上不过是“自主地”去臣服于意识形态的权威。这一悖论性的事实,清楚地反映了“主体性哲学”所迷恋的“主体”和“主体性”的虚幻性。在现当代哲学中,从不同层面和视角对近代“主体形而上学”或“主体性哲学”中的“主体”和“主体性”观念进行批判性的反省,揭露其作为意识形态幻象的实质,已成为许多哲学家和哲学派别的共同努力。这样,作为现代化进程及其思想观念的支撑物——主体性便经历了从最初的“高扬”到今日的“消解”的命运。一部分西方哲学家们致力于放逐主体性哲学,呼吁“主体性黄昏”的到来。在后现代哲学家们看来主体性问题无论在实践还是理论上均走上了穷途末路。然而,主体性是否已经成为落日的余晖,并随着现代化步伐的不断迈进而逐渐消失呢?这也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巨大问题和困惑。一方面,主体性在当代已获得了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而另一方面,主体性在全面发展其内涵时却同时陷入了重重困境之中。主体性问题到底该何去何从?问题的提出是适应于一定的历史条件的,而问题的解决也只有在具备了相应的历史条件下才有可能。马克思哲学自20世纪初被传入中国,一个世纪以来,在我们国家的理论话语中,已逐渐奠定了其十分独特的地位,“它不仅直接制约着哲学中其他领域的理论发展状态,而且还由于它是我们国家的指导思想,因而承担着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合法性依据的重大职责”932637。同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场哲学思维方式、坐标和哲学形态的变革,为主体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理论契机。主体性作为哲学范畴虽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独创,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其持有自身独特的理解,在我们“走进马克思”的同时,也正是对主体性问题进行深入理解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无可比拟的思想解释力与时代感召力之下,主体性问题在当代应该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思考。从哲学史的追溯来看,从笛卡尔到德国古典唯心论所展现的主体性偏重于认识论和本体论的层面,而尤其突出认识论层面。德国古典唯心论确实发挥了主体能动性,展现了主体性的丰富内涵,但它只是抽象地发展了能动性,因而不可避免地走向极端。这正如马克思所评价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932638由此可见,如果还是固执于主体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之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进行解读、论证并不能回击后现代主义关于“主体性黄昏”的断言和“放逐主体性”的呼吁,更不能解决当代人本身的主体性困惑。因此,要深入研究主体性问题,务必要转换研究视角,看到“主体形而上学”之所以在今天陷入重重困境正是因为其背后隐含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及其“元意识”。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它要追问的是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最高原因和终极解释,“主体性哲学”即是这种形而上学的近代表现形式。所有的形而上学都奠定在本体与现象、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普遍与特殊、必然与偶然等二元对立的逻辑基础之上,在这二者之中,前者居于绝对中心的地位因而拥有“合法的”权威来“统一”和宰制后者。“主体性哲学”的核心概念“主体”与“主体性”正是建立在这种二元对立逻辑的基础上。在这种二元对立的逻辑中,“主体”作为“永恒在场者”保持着对一切“不在场者”的主宰地位,维持着一种不平等的等级格局,这必然造成今天我们所必须面临的种种状况与困境。本书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研究,在忠于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内在的逻辑线索,最终揭示马克思文本中所蕴涵的“主体性”的深层思想。在马克思那里,主体性到底是什么?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与传统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到底有何不同?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中多次使用主体概念,但是后来,这个概念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相比之下,“现实的个人”等字样,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这说明主体在马克思那里并不是一个核心的概念,否则马克思在提到人的时候应该一概以“主体”称之,然而马克思并没有那样做。虽然马克思在使用主体这一概念的时候,尤其是在早期,多少会受到这一概念传统定义的影响,但从根本上说,马克思是在扬弃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马克思虽然还使用主体这个概念,但是他的主体概念与传统的主体概念不能同日而语,马克思虽然还使用主体这个概念,但是已经赋予它新的内容。马克思是在解构的过程中重构主体性,实现了主体概念由认识论范畴向存在论范畴的过渡,完成了传统主体概念自身的扬弃和颠覆。对于马克思来说,主体不再是自我意识或自我,而是在实践中形成社会关系的历史性个人。马克思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中,以实践的观点作为自己全部哲学的基础,从研究现实的人的生产实践入手,研究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至此,主体性才从天上回到了人间,从意识领域回到实践领域,真正找到了现实根基。这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所辩证地昭示于我们的真实含义。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推荐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刘金萍.主体形而上学批判与马克思哲学“主体性”思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刘金萍.主体形而上学批判与马克思哲学“主体性”思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刘金萍(2009).主体形而上学批判与马克思哲学“主体性”思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