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形式对意义的模仿:语言文学中的象似性现象

ISBN:978-7-5161-6133-3

出版日期:2015-05

页数:229

字数:262.0千字

点击量:9611次

定价:55.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语言的本质特点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探索和争论的焦点,例如,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语言定义为人类心灵的表针或符号,而文字则为语言的符号。那么,语言文字作为一种表意的符号,相对于它所指代的事物,其关系在本质上是任意的还是象似的,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柏拉图观点,亚里士多德观点。柏拉图观点认为如果语言不是以实物而是以符号作为表达媒介,那么,在语言和现实之间就一定存在象似性。而亚里士多德观点(亚里士多德—索绪尔观点)则认为,语言和现实之间是彼此独立的,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的象似性。Raffaele Simone,Iconicity In Language,Amsterdam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4.根据前一种观点,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映射思维方式,展现被人的思维所内化了的现实世界,语言的这种特性很久以来就备受关注。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对话录》中就语言的特性记录了两个相对立的观点:一方认为语言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即事物的名称总是在模仿事物的特征;另一方认为事物名称和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纯粹的人为规定,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任意的。以后的语言学家争论的一个焦点便是这些语言符号和它们所表述或代表的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就这个主题主要有两大阵营,以索绪尔为代表的一方认为人类语言符号和它们所指代的物质世界对象间不存在任何的理据性,两者之间只是一种纯粹的任意性关系;而以皮尔士为代表的另一派则认为人类语言符号和它们所描述的物质世界对象之间存在一种象似关系,即人类在创造语言符号的过程中模仿了现实世界中的现象或物质。王寅教授认为这场争论是西方古代唯名论和唯理论的延续,这是一场直至现在还未终结、还无定论的辩论,而正是这些探索和争论使人们才能更深刻地认识、理解和思考语言。自从1916年索绪尔的《语言学教程》问世以来,结构主义语言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理论,而任意性假说也成了语言学界普遍接受的准则,而皮尔士的象似性假说则被忽略了,象似性被认为是只出现在象声词中的语言边缘现象,直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才开始关注这位语言哲学家的理论,象似性也开始备受关注。到现在关于语言象似性的研究已深入到人类语言的各个层面,从语音、形态、句法、篇章直到文学作品中所涉及的语言的象似性都被加以研究。在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象似性被作家和诗人们大量运用,以便增加诗歌和文学作品的表现力。2001年出版的《理据符号》Max Nänny and Olga Fischer(eds.),The Motivated Sign:Iconicity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2,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1.便是文学和诗歌领域内语言象似性的总结。海曼等语言学家认为,象似性不是语言中的边缘现象,而是语言基本特征的一部分,在语言中有自身的语法机制。他们从人的身体出发分析语言中的象似性,并且认为,语言行为源于早期人类的身体活动。人类的身体行为经过某种仪式化之后,成了语言象似性形成的基础,并得到了进一步的语法化。罗曼根据人体的对称性研究了语言中的对称性,认为语言有一种内在的对称特征,因为人类的身体是对称的,人类的语言则总在试图模仿这种对称。安德森等语言学家从语言的发声和听觉角度研究了语言的象似性。温格尔Friedrich Ungerer & 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2001.分析了英语构词法中的象似性现象,他认为构词法中的象似性主要有两种,同构象似性和理据象似性。南尼指出了英语字母中的象似性;语法象似性也得到了关注。这些研究都把语言看成有理据的、模仿的,而非任意的、边缘的。象似性不仅被普遍和深入的研究而且还被广泛运用,并且已超越了语言学的领域,比如在广告、电影等领域人们利用象似性表达更深刻,更形象和更抽象的意义。在索绪尔的符号两分法里,所指(signified)是个实体概念,代表物质世界中的客观存在,能指(signifier)是一个心理层面上的存在,不具有实体特性。而皮尔士则不同,它的三分法体系里除了指示项(representamen,即signifier)、实体(object即,signified)之外,还有解释项(interpretant)。而且皮尔士的指示项和实体都是心理实体,因为在皮尔士看来,语言中的象似性并非语言符号对真正物质世界的模仿。物质世界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已被人类的意识内化,这个人类意识中的世界已不是原来的那个纯粹的物质世界,它已经被附着上了一层人类意识的色彩,并蕴含了来自人类的精神和认知模式的特征,而且这些精神和特征在不同的民族中有不同的表现。皮尔士认为人类语言描述和表达的对象都是已被人类意识内化了的世界中的存在物,所以,语言符号不是对纯粹外在物质世界的模仿,人类语言的象似性应该指人类语言符号与人类自身内心感知到的世界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出语言符号对这个内化世界的模仿。皮尔士首先把被人类意识内化的物质世界中的存在分为三类,并分别称之为第一性(firstness)、第二性(secondness)和第三性(thirdness)。皮尔士的世界始终是一个已被人类意识所主观化了的世界,而不是一个纯粹的物质世界,所以他对这个世界的分类也体现出其个人的特点,这与唯物主义的观点是相抵触的。皮尔士理论中的第一性指的是自在之物、直观感知和不具依赖性的存在。例如,花香、盐的咸味(一种直观感觉——味觉)、疼痛感、欢乐感。第一性只是一种和人的感官直接相连的可能存在、直观存在。第二性指限制人的器官或与人的感官相抗衡的外在之物,皮尔士举例子来说明第二性:用手或肩膀去推一扇半开着的门,门会给人一种阻力,这种阻力就是一种第二性存在。而第三性则指把第一性和第二性相联系起来的东西(也就是一个sign)。皮尔士认为这部分是最重要的,它代表了经验的最高层次。属于第三性的有普遍性存在、持续性存在、人类的智力,等等。对皮尔士这一组三分法的了解是理解他另外两个三分法的基础,也是理解其符号学的基础。皮尔士还认为语言符号在不同程度上模仿人类内心世界,他据此把语言符号分为三类,即象似符、指示符、象征符。象似符代表那些以符号本身特征直接模仿内心世界实体的符号,也就是说只要语言符号和实体之间有一种直接的对应关系,这类语言符号本身映射出它们所表述的实体的某些或全部直观特征。比如,绘画中的头像就是模特的象似符,地图是地形的象似符,这类语言符号的象似性是最明显的;指示符的象似性比起象似符已经模糊了许多,但仍然比较直观,比如,雪地上的脚印是某种已走过雪地的动物的指示符,风中的风标是风向的指示,这类语言符号本身和它们所描述的实体之间没有任何的直观象似点。指示符代表了语言中比较抽象的表义现象,这种语言符号已经反映了人们在认知过程中作出了直观努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初步表现。象征符是三类语言符号中象似性最微弱的一类,在表义方面也是最抽象的,这类语言符号所反映出的特证和它们所表述的实体之间的象似性是一种普遍的,带有规律性的认知方式,人类的思维模式赋予了这类语言符号象似性,也就是说象征符的象似性是人为规定的,但这种人为规定又和人们特殊的思维和认知方式息息相关,也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规约相关。这些象似符又反过来进一步加强和传递了这些社会文化规约,皮尔士认为普通的英语词汇都是实体的象征符。 在这三类符号中象似符最吸引语言学家的注意,皮尔士根据其所代表的实体特征的抽象程度的差异把象似符进一步又分为三类:肖像(image)、图表(diagram)和隐喻(metaphor)。这三类象似符所展现的关于实体的象似程度是递减的。本书不但介绍和梳理了费舍尔、皮尔士、南尼等人关于语言象似性的理论,还通过举例子的方法探讨分析了英汉语言在语音、词形、词义、句法中的象似性现象,并且论及认知语言的象似性和象似性及符号学变量在语言中的交互性。全书共分为十二章。 第一章论及南尼关于语言文学中的象似性现象的一些观点,可以看作对下属各章的引述,指出语言象似性出现在充满创造和想象的语境里,在文学文本中,尤其是诗歌中被有意识地呈现,并运用例证说明了南尼等语言学家的观点,即认为象似性不但在词的构成、发音、表意以及句法及语用等中都有体现,而且存在于语言内部结构中,而诗歌意义的象似性表征则是象似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体现。第二章谈及费舍尔对表音文字的象似性的分析,分别从语音听觉、语音发声和语音联想三个方面,举例论述了费舍尔的表音文字象似性观点。第三章介绍了迈耶对模拟音意义理据的相关探究,聚焦于迈耶的语音象似性观点,即语音触发的意义想象,具体探讨了迈耶对模拟音的对比和商榷、模拟音名称的多样化、模拟音存在的范畴和相对性、并认为模拟音象似性的根本特性在于其抽象性。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杰西·帕尔笔下的符号象似性。第五章聚焦于约翰·迪利关于象似性符号的考古学和认识论探讨,分别指明了认识论的符号性特征和认知论与符号学之间的诸多联系。第六章讨论了约瑟夫·莱斯德对皮尔士象似性符号的理解和分析。第七章介绍了皮尔士的三分法符号及符号象似性,文中首先对符号的二分法和符号的三分法作了介绍,接着对符号的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三分法给予了较详细的说明,最后介绍和探讨了皮尔士的符号象似性观点。第八章聚焦于句法中的象似性及波斯纳对句子修饰语次序排列理据的分析,先指明了语言系统和句法中的象似性现象,接着从句法角度、语义角度和语用角度三方面详细讨论了修饰语的自然次序,从而说明了象似性在修饰语次序排列中的具体体现。第九章聚焦于认知语言的象似性,指出象似性已超越了语言学的领域被广泛应用到广告、电影等领域,以表达更深刻、更形象、更抽象的意义,并介绍了皮尔士关于认知语言的主要理论观点,因为它是语言象似性的主要理论支持。第十章对汉语字形象似性和英语词形象似性进行了对比,用举例子的方法,分别探讨了汉字笔画和偏旁部首、独体字和合体字的象似性以及英语字母形态、语音和字母组合的象似性,并对汉语字形和英语词形象似性进行了讨论和对比分析。第十一章对比分析了英语词义和汉语字义象似性现象。据西比奥克的模型理论(Modeling Theory),不管是英语词义还是汉字字义相对它们最初输入感官的声音形象或视觉形象,都有一定的象似性或理据性。作者分别对两者进行了梳理和举例说明,指出了英语字义和汉语字义象似性的不同特征。第十二章论及德雷斯勒论象似性和符号学变量在语言中的交互性,指出了德雷斯勒自然性或理据性分析方法的普遍特点,并从语法规则和语篇两个层面介绍了德雷斯勒阐述的符号学变量在语言中的交互性。因为象似性存在于语言符号和客体事物之间,语言符号对现实世界中的事件或事物进行模拟;而后者作为二级象似性,则被认为是语言内部的象似性现象,建立在词汇或者句法对比基础之上,是认知主体在思维中对语义进行的象似性类比。文学结构主义批评理论认为位于作品深层的二项对立规定了作品的深层结构和叙事结构,甚至是主题结构,而深层结构又外化为作品的表层结构。这里的表层结构即可以当作语言符号对现实世界中的事件或事物的模拟,通过寻求文本中位于深层的二项对立,探求其深层结构外化为表层结构的过程,也是分析文本中的象似性的一种体现。另外,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的意向常常被当作一种具有象征等意义的符号,是文学尤其是诗歌中的语言象似性的源泉。因此,该书的最后一部分,聚焦于文学中的象似性显现,运用文学结构主义批评理论,分析了莎翁名剧《李尔王》和我国古典名剧《长生殿》,并用意象分析法解读了华兹华斯名篇《水仙》,收录在附录Ⅰ中。同时,为了读者便于理解查询,在该书的附录Ⅱ中,还收入了一些常用的象似性研究的术语,并给予简单的解释。本书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十二章和附录Ⅰ部分由侯斌编写完成;第五章、第六章、第八章和第九章由冯晓花编写完成;第七章、第十章和第十一章由杨智慧编写完成。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侯斌,冯晓花,杨智慧.形式对意义的模仿:语言文学中的象似性现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侯斌,冯晓花,杨智慧.形式对意义的模仿:语言文学中的象似性现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侯斌,冯晓花和杨智慧(2015).形式对意义的模仿:语言文学中的象似性现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