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心灵哲学与文艺美学

ISBN:978-7-5004-6597-3

出版日期:2007-10

页数:285

字数:323.0千字

点击量:9161次

定价:36.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笔者有幸走上治学之路以来,选择了人文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尽管深知这样的探索非常艰难且具有风险,但考虑到当代学科前沿的需求,自己还是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了下来。记得最初仅有某些构想时,一位学界前辈殷切地勉励说:“要抱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态度做下去!”治学的确需要胆识,需要献身精神。稍有欣慰的是,在推出系列观点的过程中虽多有苦涩,但迄今为止仍不改初衷。本书大致记录了笔者跋涉的足迹。主体部分是哲学、美学与文艺学三层次的系列论稿,看似形散其实神不散,内在逻辑是贯通的。附录部分收入几则治学札记,期与学界共勉。这些论稿的基本内容大多面世,幸得学界关注,反响较好;只是或为版面所限等原因,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时不免有删节,这里以其原貌奉献给读者。近些年来,先后有几本拙著出版,但往往需要读者诸君将它们前后参照才便于理解,本书或能弥补这一缺陷。从心灵角度考察文化世界,在学理上具有无可争议的意义,因为文化世界说到底乃是人类心灵的创造。即使是物质文化,也可以看做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马克思),更不用说精神文化了。就后者而言,心灵,既为文化世界的根基,又具文化世界之雏形。近代以来,康德正是从心灵角度切入,建构了他的“批判哲学”,在人类思想史上耸立起一座巍巍的高峰,为后学提供了新的视界。其实,古代东方特别是我国和印度的先哲对于心灵的研究也留下了极为丰厚的遗产,需要我们去发掘、继承和光大。笔者深深感到,若能致力于东西融合、古今会通,在心灵与文化的研究中实在是大有可为。愿当代学界有一批真诚的学人投身于这一领域的耕耘——本书权做一张素朴请柬,一块引玉之砖。心灵与文化的研究本质上是人的研究。中国古代哲学主要是“人学”(冯友兰),甚至可以说是“心学”(徐复观),能够较好地为人生提供价值支柱和精神家园;西方的人类学哲学也无不关注心灵及其创造的文化。人们普遍认同,审美活动可实现对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艺术是最能体现完满人性的文化形式。因此,对于审美和艺术活动的研究,其核心也是对人自身的研究。从这种意义上说,本书所探讨的问题均属于人学范畴,聚焦于人生价值与精神家园的探讨,三个层次的内容一线贯穿。柏格森曾指出,任何伟大的哲学家,一生只能说出一个主题。思想界的泰斗尚且如此,何况我辈!事实上,人们凭借有限的知性对世界进行言说,所能展现的充其量不过是一家的视野。人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作为个体,若能较为充分地展开一个主题而加入人类思想史之洪流,乐莫大焉。以“心灵哲学”和“文艺美学”命名本书,并非自诩完整把握和勾勒了这两个学科领域,只是因为它探究了其中某些基本问题,且提出了一孔之见而已。学术研究应以获得原创性成果为目标。然而,成果是否具有原创性,既不取决于研究者本人的自我评价,也不取决于一时一地的社会效应。唯有历史,才是最高的裁判官;唯有历史,才能昭示一项研究是否真正有益于学术的进展。本书的基本观点能否成立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如果现时人们能肯定贯穿于其中的执著的精神和探索的勇气,则吾愿足矣。管窥蠡测,期盼学界同仁批评指正。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胡家祥.心灵哲学与文艺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胡家祥.心灵哲学与文艺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胡家祥(2007).心灵哲学与文艺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