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

ISBN:978-7-5004-7601-6

出版日期:2008-11

页数:246

字数:249.0千字

点击量:9814次

定价:30.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张耀灿卢爱新副教授的专著《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是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充实后出版的,基本上保持了博士论文的优点和原貌。这个选题是在我的指导下确定的,因为我认为卢爱新同志具有系统全面的心理咨询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储备,且长期从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咨询教育实践工作,无论从理论支撑还是实践经验都具备开展跨学科研究的条件。心理健康,既是形成良好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指标,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从心理健康视域入手,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这是近十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鲜经验,而且已经辐射、影响到全社会。现在,在大学生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中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进修取得了心理咨询师的执业资格证书;实践的发展要求专职辅导员具备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卢爱新同志较好地完成了博士学位这一课题的研究,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立论,系统地梳理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历程中的经验与启示,并前瞻性地概括了未来发展趋势,对我国高校方兴未艾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认为,该书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首先,该书从“发展”的视角,系统地建构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心理健康教育的论著可谓汗牛充栋,但该书仍不失为一篇力作,作者选取了一个很好的角度,即从“发展”的视域,从“时间上的历史沿革”和“性质上的现代嬗变”两个维度开展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系统研究。从时间维度上,作者通过对国内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回顾与比较分析,系统地梳理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历史脉络,实际上勾勒出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简明发展史。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无序到规范、从自发到自觉,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蕴涵着不尽相同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及衡量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不同尺度,从而使不同历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从性质上讲,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本身由低级到高级、由落后到先进、由传统到现代,不断获取时代新质的飞跃过程。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时间上的界限,而更主要的是本质上的逾越。作者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回应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现实诉求,针对现实存在的不足与疑惑,既展望了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具体策略,其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隐结合的教育方式阐述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的发展趋势分析,颇具新意。这些研究有利于确立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和新原则,丰富和发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基础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其次,在研究方法中,作者选取了质性分析方法中的深度访谈法。研究方法是进行研究的工具,选取哪种方法作研究首先取决于研究问题的性质,其后才是方法本身。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意在结合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借鉴国内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寻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由于本项研究在一定层面上指向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工作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理解,涉及专业工作者参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主观经验及不同程度的自我反思等,与质性研究方法之深度访谈法的特点及适用领域十分契合。因此,在研究前期的资料收集阶段,作者选取了深度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选取武汉地区一些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学者进行个案研究,来印证和说明书中所提出的观点,有理有据,颇具说服力,也是博士学位论文课题研究和写作过程中值得提倡的。最后,该书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体现了较强的创新精神。作者在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婚恋问题、网络心理教育、生命教育以及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教育问题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与结合模式是我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的成果,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该书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联系,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以及教育方式的发展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其中,作者借鉴勒温心理场理论,把心理场理论积极引入大学生寝室心理场的思考与构建之中,比较深入地透视了在学分制条件下,基本生活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正负面影响,而且还从理论层面对大学生寝室心理场的内涵与形成机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寝室心理场是以大学生寝室为单位,以寝室所居住的大学生为主体,以寝室中物质环境、文化环境、人际关系环境、个体知觉环境为构件,以各构件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为中介所形成的大学生特定群体的生活空间。同时,作者还就寝室心理场具体构建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这方面的研究很有开创性和现实意义。当然,作为一项开拓性的课题研究,该书肯定远非完善,比如,心理健康教育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许多学科紧密联系,涉及相关专业性知识较多,所以难度较大,在这方面,作者的研究功力略显不足,所以,该书在遇到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问题有时显得力不从心;再如,该书第四章的内容可视为全新的创作,但写作中的一个明显不足也在第四章中,三节的写作方式不一致,有的写了对策,有的没写,说明作者的研究和对问题的解决还不够彻底,等等。相信作者日后在深化研究中会不断地推出新的成果,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研究的发展与完善。同时,也相信,作者在书中提出的问题和见解,能引起更多的同志来讨论、争鸣,从而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有鉴于此,我认为,该书值得一读,也乐于向大家推荐,故为之序。2008年9月20日于丽岛枫园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卢爱新.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卢爱新.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卢爱新(2008).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