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绪论书院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中国古代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研究中国书院的发展历史及其经验教训,有利于了解中国古代的教育与人才培养制度。此外,书院的产生及发展离不开社会及历史背景,同时推动社会历史的进程,书院对传播学术,普及文化,提升民众素质,弘扬道德,建立良好社会风气,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影响,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借鉴价值。明清时期,湖北在地理区域上和文化空间上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湖北位于中原腹地,西接巴蜀,东靠吴越,北连中原大地,南通潇湘桂粤,融汇东西南北四面八方的文化精华。地处长江中游,承上启下,在长江流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明代到现代,湖北作为独立的区域范围没有多大的变化,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延续性。湖北广大地域中,既不像江浙那样发达,也不像云贵蒙藏那样落后,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其他社会发展要素上,湖北都是广大“中层社会”的一个典型省份。对于全国而言,湖北比发达或落后的省份更具代表性、典型性,湖北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中间地带的过渡形态。可见,湖北地区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区域,掌握湖北地方性知识,对明清时期的湖北书院进行描述与论述,与其他区域进行对比与对话,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展现明清时期区域发展的状态。以书院为视角,考察地方社会各方面关系,解释中国传统社会历史。研究湖北书院,探讨书院的发展与地方政治、经济关系以及与社会各阶层关系,如何推动地方学术文化传播,推动湖北区域文化及教育更加健康迅速地发展,能够为当今教育改革和地方学校发展模式提供借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无论是从书院研究的角度,还是从区域社会史研究的角度看,学术界既有相当的学术积累,也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对湖北地方书院的研究没有专门的论述,只有对湖北教育史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熊贤君的《湖北教育史》;董宝良、熊贤君主编的《从湖北看中国教育近代化》;中国台湾学者苏云峰所著的《张之洞与湖北教育改革》等。这些著作涉及湖北地方书院的发展,但缺乏深入研究。对湖北古代书院专门论述的文章只有罗新一文《湖北历代书院考》,此文简略考证历代书院兴建、存废、发展的历程,是唯一全面阐述湖北书院发展的文章,但此文考证缺乏资料来源且存在缺漏和错误。另外,现有对书院的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从内容上,已有成果偏重于制度演变,学术发展,书院的学规、章程等研究;从书院研究的角度和视点来看,大多数学者从历史学、教育学的视角研究书院。书院的社会功能的深度和广度研究不够。古代书院大多立于乡村社会,与民间社会的交往是一种文化的互动,在传统的研究中注重书院的上层功能,如对学术传播、理学发展、对教育的推动作用等。但是,书院在下层的研究不够,如书院在启迪民智、引导思潮、传播礼仪、教化风尚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等问题还十分欠缺。现有的研究成果为本书的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研究对象和视角等方面的原因,尚存在较大的拓展空间。书院史是教育史的分支学科,研究成果在深度、广度上有新的突破,将书院研究与社会史、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等学科联结起来。书院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各地社会经济、文化、风俗等不同,书院建设发展有很大的区别,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直接影响书院的经费,各地学术水平影响书院讲学、学术思想的传播。把书院置于区域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考察,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研究的趋势之所在。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机构,在长期的发展中,综合和改造了官学和私学的一些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特质。书院独立于国家教育体制之外,存在民间社会,具有很强的区域特性。本书怀着探寻当代教育改革良方的问题意识,通过对明清湖北书院的运行模式和特点,以及书院与地方社会文化之间的双向良性互动的考察,来总结反思明清湖北书院的发展历程。本书研究的思路分以下五部分:(1)首先对明清书院发展规模进行考察,考证书院名称和数目。以文献分析为主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考证书院的数目和名称。(2)研究明清湖北书院的教学管理、组织管理、日常活动、教学环境等来纵深把握清代湖北书院内部发展运行模式和特点,探讨其成功的经验,汲取教训,以资对当代地方教育发展和改革提供借鉴之处。(3)书院的发展与地方政治、经济的关系。书院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受国家文教政策渗透、影响,地方官员更多力量渗透到书院的各项活动。各级政府官员对书院创建、兴修积极的参与,书院的经费、聘请院长、招生之权多操纵于各级地方官员手中,成为地方官员掌握的学府。书院的经费与地方经济发展有关系,湖北书院经费的来源、管理、经营、使用都是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的,透视书院经费运作的成功经验,从而为当今教育改革和鼓励社会兴学助学给予启示和思考。(4)书院与地方学术、人才培养和科举。湖北书院讲学,学术流派的纷争、各种学术流派的传播,不仅促进了湖北地区学术和区域文化的发展,也带来了书院的兴修和兴盛。书院发达地区是地方人才产生兴旺的地区,地方人文发达也推动书院的兴盛。书院在地方社会中不仅仅是单纯培养人才的机构,也是地方文化、学术研究中心,担负着地方社会文化传播、普及文化、开发民智、启迪民众、教化社会等职能,这些职能越来越凸显出其强烈的社会性。(5)考察书院在地方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书院与地方社会的互动关系。用个案研究方法考察书院与地方社会的关系。个案一,以清末湖北书院改制的两个代表——经心书院和两湖书院为个案研究,探讨书院如何在外部力量下进行改革并观照其历史命运。两书院的改革成为引领地方教育发展潮流、培养新时代人才的典范,随着社会变迁,书院的变革对地方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和影响。个案二,选取问津书院为个案,考察士绅与地方书院的关系,探究地方官绅如何参与问津书院各项活动,官绅从事书院活动过程中之间的合作与冲突,剖析官绅在地方书院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所产生的社会效应。本书拟解决的问题:书院在地方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哪些作用,造成怎样的社会影响,书院与地方社会的互动关系如何。作为古代特殊的教育机构,书院具有多种职能,在地方社会中既有教育功能又有社会教化功能。书院与地方教育、人才培养以及与地方学术发展、地方官绅、地方经济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从书院与地方社会关系中,思考对当今地方教育发展和学校改革的启示与思考,以及地方文化建设,提升民众素质,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1)书院如何对一地学术文化发生影响?以明代鄂东书院兴盛为例,明中后期,以阳明学士人为群体的士人讲学兴盛,尤其鄂东地区讲学深受影响,湖北境内学者互相交流迁移,如黄安三耿、蕲州二顾、黄陂萧继忠、黄彦士等,也吸引境外的学者如邹守益、罗洪先、何心隐等,这些讲学都是以书院为阵地,既促进鄂东书院的兴盛,也推动了地方儒学和区域文化发展。(2)书院与地方官绅关系如何?书院的兴衰,离不开地方官员和士绅的关注与支持,以及身体力行地参与管理。官绅以书院为阵地,成为讲学的中心,授徒传教。与时俱进的学术、思想因之得以在湖北传播、传承,并由此散及各地。从而影响湖北地方整体文化氛围、民间良好的文教之风。同时,良好的文风、人才辈出与当地的教育形成一个良性生态循环。(3)书院进行文化传播的方式、作用和功能怎样?书院通过教学、讲学和祭祀活动,在民间传播儒家思想文化、推动文化的普及与传播、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化民成俗、教化地方社会、维护地方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传播学的视野透视书院传播文化,教化地方的功能,理解书院如何推动地方文化建设,稳定社会秩序,和谐社会的建立。(4)探讨书院的经费与地方经济发展有关系。湖北书院经费的来源、管理、经营、使用都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透视书院经费运作的成功经验,从而为当今教育改革和鼓励社会兴学助学给予启示和思考。(5)书院的教学环境、师生关系、授徒关系以及学术氛围如何?书院是一个集培养人才、学术创新、教育传播、文化传播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殊机构。从传播学的视野审视书院的教育传播环境,对书院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际关系、教学设施、学风院风等方面考察其值得借鉴之处,对于当今学校教育环境的营造、构建和谐校园环境、推动当今教育发展有重要启示意义。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与实地调查相结合。以文献分析为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考证书院数目和地点。古代书院在湖北至今留下了许多建筑遗址、实物碑刻、书籍等,到实地考察,努力回到历史现场研究方法。(2)历史地理学。对书院的区域分布的研究,区域分布的不平衡,需要从历史地理学出发,分析区域的气候、地形、地势、交通等自然环境因素。(3)区域史方法。以区域社会史个案形式,借鉴社会学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如士绅研究、公共领域理论、社区研究方法论等运用。(4)传播学方法。书院讲授理学,传播学术,普及文化,化民成俗。理解书院的传播方式、传播环境、传播形式、功能和影响。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清末民初晋北庙会与地方社会:以忻州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赵新平
图书 清末民初晋北庙会与地方社会:以忻州为中心的考察
-
2
图书 明清地方力量与地方社会
作者:吴琦
图书 明清地方力量与地方社会
-
3
图书 大学与地方社会:以河南大学为中心:1912-1949
作者:杨涛
图书 大学与地方社会:以河南大学为中心:1912-1949
-
4
图书 清代长江中游地区的仓储和地方社会:以社仓为中心
作者:白丽萍
图书 清代长江中游地区的仓储和地方社会:以社仓为中心
-
5
图书 清代广东盐业与地方社会
作者:周琍
图书 清代广东盐业与地方社会
-
6
图书 县志编纂与地方社会:明清《瑞金县志》研究
作者:李晓方
图书 县志编纂与地方社会:明清《瑞金县志》研究
-
7
图书 清代江南义葬与地方社会
作者:黄永昌
图书 清代江南义葬与地方社会
-
8
图书 明末清初松江士人与地方社会
作者:冯玉荣
图书 明末清初松江士人与地方社会
-
9
图书 两宋国家与地方社会研究
作者:刁培俊
图书 两宋国家与地方社会研究
-
10
图书 嬗变与重建:民国甘肃地方精英与地方社会
作者:谢羽
图书 嬗变与重建:民国甘肃地方精英与地方社会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