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全球化条件下的产业自主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研究

ISBN:978-7-5004-8380-9

出版日期:2009-12

页数:192

字数:202.0千字

点击量:8878次

定价:26.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专题:
基金信息: 本书是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2008GXS1D02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80441099)、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008—108)和辽宁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60345)研究成果。 展开

图书简介

自从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以来,产业界和学术界对创新的讨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研究开发(R&D,以下简称“研发”)全球化促进了技术要素的跨国流动,也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压力。所以,如何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关于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还处于争论之中,认为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创新能力有促进作用的学者认为,研发全球化有利于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外溢,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能从中获得好处,同时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还面临着跨国公司技术竞争的压力,从而有利于促使其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双赢”的博弈。认为有副作用的学者认为,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研发活动会导致“逆向技术扩散效应”和“溢出效应失效”,所以发展中国家应该通过自主研发或者技术的消化吸收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际上,偏重于任何一方的极端研究都是不合适的,我们既不能否定研发全球化对一个国家技术创新能力带来的好处,也不能忽略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负面作用。许多学者研究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创新能力提升问题,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会受到自身科学基础薄弱及研发能力不足的制约,导致技术创新速度滞后。所以,新兴工业化国家应该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并进行积极的学习,从而加速追赶发达国家的技术。同时,由于后进国家技术创新的轨迹遵循着与发达国家相反的路径,所以发展中国家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到再创新的路径是一个较好的选择。本书侧重于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推动,研究如何实现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转换,分析转换的条件、基本模式和平台;二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外部拉动,主要分析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如何通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动态嵌入来提升创新能力。从本书的结构上看,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研发全球化、技术创新和全球价值链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自主创新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第二部分研究从模仿学习到自主创新转换的基本条件、模型和基本模式,构建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平台,并从企业和产业层面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三部分是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创新能力提升问题。首先在创新网络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创新网络治理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然后以中国装备制造业和汽车产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构建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动态嵌入式共同创造系统。本书既是作者几年来从事产业技术创新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也是主持或参与多个该领域科研项目的部分成果。这些项目有“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创新网络治理与网络间协同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和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和“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模式与路径选择”(辽宁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本书的写作是在该领域学者前期研究成果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还得到了我的博士生导师唐晓华教授和博士后合作导师王伟光教授的很多指导和帮助,在此深表谢意!最后还要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审卢小生老师的热心帮助。由于本人的研究水平,恳请对书中的不当之处提出批评和建议!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张保胜.全球化条件下的产业自主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张保胜.全球化条件下的产业自主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张保胜(2009).全球化条件下的产业自主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