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斯拉夫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文化批评

ISBN:978-7-5161-5850-0

出版日期:2015-05

页数:263

字数:253.0千字

点击量:8773次

定价:56.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引言斯拉夫主义(Славянофильство)的文艺美学思想和文化批评理论在中国还没有获得应有的关注和系统的评价参见本书附录《斯拉夫主义研究在中国》一文。。即使在俄罗斯和西方的有关出版物中,我们也很少找到专门评述斯拉夫主义文艺和美学理论的著作俄罗斯(苏联时期)有关斯拉夫主义文艺理论方面的研究著作主要有3部,分别是:В.А.Кошелев ред. Эстетические и литературные воззрения русских славянофилов (1840—1850-е годы). М.,Наука,1984.// К.Н.Ломунов,С.С.Дмитриев,А.С.Курилов ред. Литературные взгляды и творчество славянофилов (1830—1850 годы),М.,Наука,1978.// B.И.Кулешов. Славянофилы и 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М.,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1976. 西方迄今为止未发现专门论述斯拉夫主义文艺美学理论的独立著作。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969年,苏联《文学问题》杂志曾经掀起一个短暂的研究斯拉夫主义文艺美学理论(文学贡献)的热潮,探讨了斯拉夫主义理论的文学和美学意义。。由于21世纪前后这个经典思想流派的哲学理论、宗教观念和文化思想在人文学界日渐深远的影响,也由于国内理论界对俄国斯拉夫主义问题的兴趣日渐浓厚,了解和探讨斯拉夫主义文艺美学理论和文化批评思想就成为一个迫切的学术问题。谈及俄罗斯文艺学,以往我国长期深受苏联官方意识形态和文艺学思想的影响,学界比较多地注意研究以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社会历史学派,但是对以霍米亚科夫霍米亚科夫(Хомяков А.С.,1804—1860),俄国宗教哲学家、斯拉夫主义领袖、斯拉夫主义思想的奠基人、文学批评家、诗人,曾创立了描述俄国人民性的“聚合性”(Соборность)学说。、И.基列耶夫斯基И.基列耶夫斯基(Киреевскмий И.В,1806—1856),俄国宗教哲学家、文学批评家、斯拉夫主义主要创始人和理论家之一,认为欧洲启蒙主义和抽象思维带来了俄国本土文化精神完整性的丧失,主张建立独立的俄罗斯宗教哲学。、K.阿克萨科夫К.阿克萨科夫(Аксаков K.С,1817—1860),俄国社会活动家、文学批评家、斯拉夫主义后期(青年一代)最主要理论家之一,主办过多种杂志,宣扬斯拉夫主义思想。、萨马林萨马林(Самарин Ю.Ф,1819—1876),俄国社会活动家、哲学家、文学批评家、政论家,斯拉夫主义后期(青年一代)最主要理论家之一,负责起草了著名的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农奴自由法令》。等人为代表的斯拉夫主义文艺美学思想的关注(斯拉夫主义文艺美学的生成演变、发展阶段、功能意义等)却付之阙如,更不用说对斯拉夫主义思想的系统性研究了。随着21世纪对俄国文艺美学多元性格局的认识日趋完整,传统社会历史学派与斯拉夫主义理论对照下的历史关系问题,必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领域。本书力图从斯拉夫主义主要理论家们的文本资料出发,在阐明其基本文艺美学观点和民族文化批评观念的同时,着重评述其民族主义审美理论与传统社会历史学派理论的差异之处及其与同时代欧洲文艺美学潮流的联系,以期对19世纪俄国文艺美学发展的整体脉络、格局有一个更为清晰的把握。斯拉夫主义文艺理论和文化批评是19世纪俄国经典文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建立在宗教(东正教)哲学基础之上的,具有强烈浪漫主义特质的民族文化审美理论。斯拉夫主义及其对俄罗斯本土文化精神的信守,对西方文化的批判形成19世纪俄国文艺学发展中的倡导艺术整合的生命有机论传统和文化根基主义趋向。斯拉夫主义文艺美学观念对俄国文艺学最终走上民族化、本土化的审美道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纵观俄罗斯(包含沙俄时代和苏联、苏联解体后)、西方以及中国理论学界对斯拉夫主义文艺理论的评介、研究情况参见本书附录《斯拉夫主义研究在中国》一文。,可以看出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甚至空白:在19世纪的大部分历史时期,斯拉夫主义一直是“西方主义”(Западничество)派别和“纯艺术派”俄国“纯艺术派”在50年代中期异军突起,形成几乎和车、杜、皮唯物主义美学、斯拉夫主义批评派别相抗衡的局面,“纯艺术派”注重维护艺术的独立性,强调艺术本体论特征,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其形式化倾向的“纯艺术观”受到斯拉夫主义理论家的普遍批评。(Школа чистого ис кусства)的论敌;世纪之交的“白银时代”(Серебрянный век)对斯拉夫主义思想理论有过宗教性和哲学性的热烈关注;苏联时期除了对斯拉夫主义理论家作品的资料整理和出版做得较好外,研究工作因受到官方意识形态影响长期是禁区,苏联解体后在专题研究方面有一定的改观;西方斯拉夫学界主要是在20世纪(特别是50—80年代)站在西方文化视角,对斯拉夫主义文艺理论及其理论家作了介绍性、传记性探讨,其中以对比性的研究见长(主要是与别林斯基以及部分西方批评家作对比),带有一定偏见和武断成分;中国的斯拉夫主义文艺思想研究在20世纪后期才刚刚起步,至今仍然难以形成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社会学批评理论50年代、西方现代文艺思潮80—90年代在中国那样的理论研究热潮。本书力图在多元历史语境下对斯拉夫主义文艺思想进行系统整体研究,以期梳理出其发生学依据和生成转换特点,指明其历史审美价值和现实理论意义。这就需要回溯斯拉夫主义文艺思想在俄国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文化语境,包括西方强大生命有机论传统(浪漫主义有机哲学)的外部影响以及俄国内部本土传统文化精神尤其是东正教生命有机论文化审美意识的左右。换言之,斯拉夫主义文艺理论是分别来自西方和俄国本土的两大生命有机论审美范式相互交汇、融合的精神产物,因此需要自西方文论史和俄国文论发展史两个不同角度予以考察。对于斯拉夫主义文艺理论及其在19世纪俄国的发展递进和演变格局,本书力图确认:斯拉夫主义是俄国19世纪思想本土化运动中一个历史影响极为深远的,集哲学、美学、历史学、文化学于一身的重要理论派别。其根本特征是艺术认知上的生命有机论和民族文化审美上的民族主义根性意识,其理论优势在于成功地将生命哲学这一西方直觉主义原则与俄罗斯传统宗教精神本质紧密结合起来,发展出了一种主体性的民族文化审美批评理论,从而为俄罗斯哲学、文化学、历史学带来了认识论新形式。斯拉夫主义文艺理论家的主要贡献是首次在思想界推出和详细论证了俄罗斯民族宗教文化审美的“聚合性”在我国,一般将соборность一词翻译为“聚合性”或“聚义性”,也有人译作“团契”。参见张百春《当代东正教神学思想》,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94页;彭文钊《俄罗斯团契概念的语言文化学分析》,《中国俄语教学》2005年第3期。(соборность)原则、文艺批评的“人民性”(народность)概念。斯拉夫主义理论家们在吸收和批判西方(欧洲)文艺批评观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确立了艺术与现实审美关系上“史诗般静观”(эпическое созерцание)的生命立场,关照艺术和艺术作品的“直觉主义”原则以及批评上的文化民族主义意识,特别是以其对俄罗斯民族精神文化类型独特性的精辟阐述将斯拉夫学主义派文艺美学更深地植根于崇尚内在经验,即东正教生命信仰哲学的俄罗斯文化维度之中。本书最后对斯拉主义文艺理论和文化批评的生成原因、总体美学价值及其历史地位做出恰当评估,以证明对待艺术的“生命立场”和艺术审美的民族文化“有机整合”原则在俄国一直是一种生生不息的艺术审美模式。而斯拉夫主义理论家所开辟的俄罗斯民族化审美道路正代表着19世纪俄国文艺美学演进上一股与“西方主义”,特别是与别林斯基社会历史学派外在批评理论思潮相对照抑或平行发展的内在生命有机论线索。这一鲜明“生命路线”虽然在20世纪和21世纪的俄罗斯,乃至整个西方现当代文艺理论发展格局中居潜流状态,但依然清晰可辨并处处“充满真诚的青春思想”马克思评价谢林语,参见谢林《艺术哲学》,魏庆征译,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版,扉页(内容简介)。。斯拉夫主义研究是一项跨学科前沿课题,涉及哲学、宗教、美学、文艺学、历史学以及文化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各个学科领域。换句话说,斯拉夫主义在俄国是一种复合的文化聚合体(культурная парадигма)现象。本书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上拟采取综合归纳法和历史比较法相结合的原则,仅从文艺美学和文化学两方面入手,对作为美学和文艺学现象的斯拉夫主义进行完整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研究,即通过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勾勒出整个19世纪俄国斯拉夫主义文艺思想的历史渊源、文化特征以及在多元主义下的发展演进格局。本书力图实现的突破和创新是:1.在多元的历史和现实文化语境下对斯拉夫主义文艺理论和文化批评进行系统性的学术探讨。2.揭示和分析斯拉夫主义文艺理论和文化批评的基本审美原则、民族精神维度及其理论实践的过程。3.厘清斯拉夫主义文艺美学理论的发展演进轨迹。4.对斯拉夫主义文艺理论和文化批评的历史成因、总体理论价值及其现实意义进行有说服力的评估。就个人研究动机而言,斯拉夫主义及其理论家所开辟的民族文化审美观念,斯拉夫主义派别所焕发出的青春活力,它那令人着迷的俄罗斯气质,它所置身的肥沃艺术土壤、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以及生机勃勃的生命诗学特征都不由得让人有持续追问的学术冲动。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季明举.斯拉夫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文化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季明举.斯拉夫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文化批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季明举(2015).斯拉夫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文化批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