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生态学视野下的西汉文

ISBN:978-7-5161-3242-5

出版日期:2013-09

页数:461

字数:451.0千字

点击量:10287次

定价:69.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专题:
基金信息: 本成果获;咸阳师范学院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咸阳师范学院拟建硕士点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经费咸阳师范学院省级名牌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经费资助 展开

图书简介

张新科长顺博士的论著《生态学视野下的西汉文学》是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长顺博士好学、上进。2004年9月,他开始在陕西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专业为中国古代文学,选择我作指导老师,完成了题为《先秦士人道义传统与司马迁〈史记〉的批判精神》的学位论文,在修改、补充之后,以《先秦士人与司马迁》一书出版,受到学界好评。2008年,他又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仍选择我作指导老师。他在做好单位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同时,刻苦钻研,勤奋努力,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博士学习任务,其学位论文——《生态学视野下的西汉文学研究》顺利通过答辩,并得到答辩委员会专家的肯定性评价。毕业之后,长顺没有停止学术上的追求,笔耕不辍,在《文学评论》、《文史哲》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多数论文都是以西汉文学为研究对象,也是对博士论文的深化。经过进一步完善,博士论文的修改稿即将付梓,他请我作序,作为导师,我乐于为之。汉代文学研究,从文献考证、资料编纂,再到宏观的外部研究,自古及今,成果斐然。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对汉代文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已有学者注意到了汉代政治、汉代经学、汉代社会生活与文学的关系等方方面面。单就西汉一朝的文学研究,也有不少专门的论著。“生态学”研究是近年来的热门论题,随之而起的“文化生态”、“生态文学”研究也应运而生,蔚为大观。当然,也有学者着手“文学生态”研究,意欲探究文学与其政治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人性生态之间的有机性联系。长顺博士的这本著作,就是以生态学的视野,将西汉文学置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中予以观照,可算作是一种新的思考和尝试。要真正把西汉文学纳入生态学的视野,将西汉文学自身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探究文学在产生、发展、嬗变过程中其内部诸要素与外部环境影响的规律,并进一步认识各种环境如何对文学产生积极影响和负面制约,也并非易事。众所周知,西汉文学在先秦文学成就的基础上,受先秦文化的浸润,取得了大的发展,赋体完备,散文兴盛,史传文学成熟,等等,而这一切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并深受其影响。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关系当中,把握并深入探讨文学与前述诸“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我们深知其难。对此,该论著没有避难就易,而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从西汉文学对其“生态环境”的适应、与其“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因子”对文学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这就抓住了“文学生态”这一关键词,并从中寻绎西汉文学样态与其环境之间的生态规律,可谓思路开阔,结构严谨。科学研究是人们探索未知事实或未完全了解事实的本质和规律,以及对已有知识分析整理、验证并发现有关事实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实践活动。自然科学是这样,人文社会科学同样是这样,古代文学的研究也应当注重把握其发生变化的规律。我们说,汉代文学根植于文化的土壤之中,受政治气候、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促进、影响甚至干预,才得以发展、兴盛和自觉。西汉文学在自身的“存在环境”中,上述诸因素就构成了文学成长的“生态环境”,受“生态系统”中诸因子的影响,使得文学发生变化。那么,西汉文学如何适应其“生态环境”?受到“生态因子”怎样的影响?文学又对自己所处的“生态系统”产生了怎样的能动作用?这些都需要深入思考,从而发现规律性的存在。论著在这些方面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如论著认为,就西汉文学的政治生态来讲,政论散文的嬗变与文学对政治的适应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政治生态的变化影响了政论散文,政论散文为适应政治“生态环境”,就发生着嬗变,其在各个不同时期的政治生态环境下,“生长”的情况就不同。那就是,政论文对政治环境有一种适应性,这种适应性表现为国家政治局势的变化决定着政论文的论政内容。就奏议文来说,政治生态的变化,影响着奏议文的生长和发展,越是平稳的政治,奏议文“生产”就越少;多欲政治和衰败危局都会刺激奏议文的“生长”。论著还从音乐文化生态视角,用艺术生产和消费理论,考察西汉前期歌诗的生产和消费性质,并把握其嬗变规律,认为就汉代歌诗的生产性质来说,有一个由民间个体自觉生产到官方组织社会性生产的嬗变;就汉代歌诗的消费性质来说,有一个由娱乐消费到政治消费的嬗变。像这样探索文学发展规律性的结论,论著中还有不少。人类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就要有创新。学术研究要体现创新,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也不例外。古代文学研究要创新,就要善于发现问题,要善于探究文学现象之间的关联性。论著对有关问题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如论著认为,汉初政治统治集团所形成的楚地故里的地域文化心理,是骚体赋发达的政治生态之一。这就把政治统治集团成员所表现出的对楚歌、楚舞、楚服的尚好,以及对楚辞有浓厚兴趣的现象,与汉初骚体赋的发展联系起来,发现其中的必然性联系。论著还探讨了礼制文化对于文体生成的生态影响,认为西汉时期的礼制乃是文体多样化的成长空间,礼仪文化是文体类别繁衍的土壤,礼仪制度乃是文体生成的“寄生环境”。此外,论著还对西汉博士制度与文学、经学对文论话语的催生、历史散文对政治合法性的论证等问题进行论述,颇有新见。诸如此类,都可从中见出长顺博士的问题意识、理性思考和创新思维。科学研究离不开理论的应用和现象的实证。对于古代文学研究来说,理论的全面把握非常重要,对文献中文学现象的发掘则更为重要。论著运用生态学的理论,从生态适应、生态平衡、生态影响方面入手,深刻理解生态学的原理,并用于文学现象研究,可谓驾轻就熟。此外,论著还就文学生态的理论范畴作了分析和思考,并就文学生态学的建构提出了初步的设想。这都显现出了长顺博士的理论功底。在此基础上,论著深入挖掘文史资料,在对文本进行细读的基础上,探讨西汉文学生成与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联和影响。为了把握西汉一代文学文化的全貌,其对先秦两汉有关文献著作都有所涉及,并引用恰当,论证充分,表现出了长顺博士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朴实的学术作风。当然,要从生态学视野对西汉文学进行全面研究,需要思考的问题还会很多。比如,就汉初政治状况来说,诸侯王国、诸侯国与中央的关系问题等,也是西汉文学一种特殊的“政治生态”,它对于文学的影响也应当得到关注。再如,如果把“国家不幸诗家幸”的话题,置于文学生态学的视野下进行思考,在社会动荡、百姓受难的社会背景下,会有文学与其存在“生态”的不平衡现象,其中的原因仍需要我们再探索。长顺博士对于学术研究的执着,渗透在包括此书在内的所有成果的字里行间,他把辛勤的汗水洒在了学术研究的道路上。论著的出版,是对前期学习的一个总结,也是以后学术研究的一个新起点。学问无止境,学习无止境,期望长顺博士能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远。二〇一三年五月十日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长顺.生态学视野下的西汉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王长顺.生态学视野下的西汉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王长顺(2013).生态学视野下的西汉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