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二千年史(四)
图书简介
之诚不学,少好读史,钻研既久,粗识端绪,谬主大学通史讲席,越既有年,于通史编纂之法,懵无所知。兹事体大,世无司马光之才,二千年之事,正史杂史,次及史事记载考证之书,浩如烟海,当如何纠集,而后不致贻误来学。即以体例言,将欲从旧,则纪传、编年、本末之体未必适于今时;将欲从新,则虑遗弃事实,统系不明,非教人通知古今之意。且史材如何采摭,文字如何纪述,皆有待于商榷,未易以一人一手之力成之。近来著述之才斐然,通史之作,非无鸿篇巨制,而不刊之典,似犹有待。盖率尔成书,不脱日本人窠臼,揆之于义,未免不衷,若体大思精,包罗贯串,则不免涉笔知难,废然而止。在昔尚有《纲鉴》等书,流行坊肆,虽复疏舛,然使人童而习之,犹足以稍明本末。今则鄙此等书不读,而又无以代之。昔人深痛于靖康之祸,每归咎于崇宁禁止读史。准斯以谈,则金人入汴,卵翼齐楚,后世未尝无此事,然而无人能避免其覆辙者何也?历史循环之见,固为拘迂,而后先如出一辙之事,亦往往而有。故学者不泥古可也,不高唱复古可也,而不知往事覆辙则不可,废弃史事不观则尤不可。历史进化为一事,因果定律别为一事,而历史所以昭示吾人者,永永不可忘,则又为一事。姑以外患论之,二千年来,外患未尝一日或息,轩黄冑裔,危而复安、弱而能存、灭而再兴者,何莫非由群力群策得来?其艰难经历,非史事何由征之?故欲知先民缔造之迹,莫如读史;诚欲读史,莫如注重事实,先编通史。通史编纂,莫如由国家特开史局,妙选通才,商订体裁、类例、史材、文字,然后分撰长编,务期以数年之力,删削而成,使读者无浩博难穷之叹,亦无浅薄谬误之讥,岂非嘉惠来学之盛事。虽然,此愿何时可偿,何人能偿,以意度之,正恐非易事也。斯编之作,若遽目为通史,是亦僭妄之甚矣。然区区之经营,盖已历十六七年。当民国六年,国史馆初改为国史编纂处,隶于教育部,以北京大学校长蔡孑民元培先生,兼为处长,礼聘屠敬山寄、刘申叔师培、叶浩吾瀚、童亦韩学琦、蒯耕崖寿田、孙季芃诒棫诸先生,任通史纂辑。之诚年少无学,亦羼其列,与张蔚西相文先生,任民国史纂辑。蔡先生手订条例,纂通史者缀辑正史名词,先编词典,次第始及通史。是后三年间,童、蒯、孙三先生,即从事缀辑《史记》及《两汉书》,而屠先生则自著其《蒙兀史》,刘先生著《南北史补志》,叶先生著《美术史》,皆未成书。之诚默念编纂通史,曷若先定体例,再为长编,否则不如依本末之体,区分事实、制度、学术、文学、风俗等等,亦可为通史底簿,终以非其所职,未敢遽以语人。后于编纂民国史之余,私撰《南北朝风俗志》,多读乙部书,因以暇日裒录,汇为一编,是即斯编经创之始。自后时作时辍,至民国十六年,专任北京大学史学课程,乃并力为之,以为教本。得友人孙君爽秋之助,又历六七寒暑,始克粗就。计前后修改已不下六七次。今年复畀燕京大学重印,方在病中,未遑细为整比,只略刊讹敚,史书鱼豕最多,辽金元人名,一书之中,前后互异,皆一仍其旧,不敢妄改。小有增省。初意以七八十万言了之,不欲过多,多则恐人不易读。及其成也,篇幅乃几倍之,然已屡经删削,弃余之稿,尚盈箱箧。 尝以史事最难于详略取舍,不难于详而难于略,不难于略而难于略得其当。斯编排比失次,取舍异宜,固自知之。诸生日以重印为请,遂亦不容终秘。然其据依,亦有可得而言者。一曰体裁。略依纪事本末之例,先之以世系,著明年代,稍及统系,以存“通”之本义,兼使读者得以与本书互参。次之以一代大事,尤重民族变迁,其无关得失,不必详者则略之,非必事尽于此,以详于此者自有诸史在。次之以制度,制度为一代典则,不仅观其因革损益,及政治良窳,实欲借以测其影响于社会者安在。尤重地理、官制者,读史本以二者为基础。述地理止于州郡,述官制止于台阁寺监者,特疏举其要,以较详者自有诸志在。次之以学术、文学、艺术,期以著学术之渊源,思想之变迁,亦以见时代递变递进之迹。学术、文学、艺术,亦但举可以代表当时者,即如佛老见于释、道藏者何限、书画自有专书,尽入通史,势不能容,故遂从略。他皆仿此。终之以生计,以为读史意义,根本在此,民族兴亡,无不关乎生计之盈绌,今后经济关系,或牵于外,或变于内,必更繁复,故欲参证史实,以一较其得失。自信斯编颇重事实,特所重者非一人之事,琐细之事,以为制度文章,莫非事也。其事有一代分述,或数代合述者,纯为纪述之便,非有微意存于其间,亦非体例不纯。其所以造端于秦者,以秦以前六经即史,至说经偏于考据,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若论远古,则杨朱所谓三皇之事,若存若亡,五帝之事,若明若暗,经传所传,宋人尚有故意翻案者,求证于金石甲骨,所得既渺,毋宁付之阙如。马端临不有言乎,“乖异传疑者不录”,故遂决然不作,庶几窃比司马光不作《通鉴》前纪之意。至秦以后,制度文化一贯,约而分之,则秦汉三国为一时代,两晋南北朝为一时代,隋唐五代为一时代,宋辽金夏元为一时代,明清为一时代,共厘为五卷,粗本于所见所闻所传闻之义云尔。二曰取材。斯编取材,首重正史,次及政书,次始及于杂史,再次始及于其他。近人著述,耳目所接,未遑甄录。排比之法,皆撮录原文,以类相次,明著所本。苏轼谓“天地间事物散于六经诸史,惟恃一物以摄之,此物维何,即意是也”,盖谓当善于识别。今人重视野史,斯编乃多取正史者,非谓正史以外无史,亦非轻信前人所信,诚以自来史职甚尊,断代之书,所以累代不废,即由无以相易。自唐修《晋书》,李延寿修《南北史》,多取琐闻小记;宋人宋、欧之于《新唐》,司马之于《通鉴》,采摭杂史,多至数百余种。此后私家撰述益富,然野史多尊所闻。沈括身在朝列,所纪宋事不实,遂为洪迈纠摘。明季野史,果一按其时地与人,则互相违迕,莫可究诘,故顾炎武以野史为谬悠之谈,而万斯同独重实录。正史为体例所限,往往不详,且成于后人,自不能尽得当时真相,野史佳者,多足以补史阙。然正史据官书,其出入微;野史据所闻,其出入大。正史讳尊亲,野史挟恩怨。讳尊亲不过有书有不书,挟恩怨则无所不至矣。故取材野史务须审慎,否则必至以伪为真,甚者以真为伪。之诚亦尝欲纪民国以来事,二十年间祸乱相寻,皆身亲目击,或且预知隐秘,然属笔而后,以质正于当事者,则曲折尽异,且其所言,人各不同,然后信纪载之难。当时报章所纪载者,若函电,若宣言,若命令,非不实也,果细究之,不唯事情曲折,无此单简,甚且有与事实相反者。异代之后,谓之为信史不可也,谓之为非信史亦不可也。杂史所载,委曲详尽,正如报章纪事。然报章有闻必录,尚有许人更正之例,杂史传之异代,则并此而无之。若学识不充,不能别择,妄加援引,诬蔑古人,其事尚小;贻误后学,其罪实大。张孟劬先生谓史书纪事,固贵直笔,然正史具存其迹,使有识者自能寻求微意,以昭实事。故之诚以为读史修史,皆贵有识。史贵求真,正不当独取野史而忽略正史也。又今人治史,多重金石。金石足贵,此亦诚然。特其所以足贵者,亦只官阶、地理、姓名、世系、年月,或足以补证史阙而已。至于行实则蔡邕作碑,唯郭林宗不愧,韩愈不免谀墓。南朝禁止立碑,亦正厌其虚美。人情所向,子孙万无丑其尊亲之理。况史家蒐罗旧事,谱谍志状,未尝屏弃不观,今之所贵,未必非昔之所贱。故以金石为旁证可也,闰位代嫡,谓金石以外无史,窃以为稍过矣,故斯编所取金石文字甚少。又今人喜胪前人实物,宝为重要史料。实物较金石,种类尤多,且关于制作,其足以发千古之秘,正未有艾。特凡此种种,不过证史而已。史若可废,考证奚施?且实物发现,较之史书所纪,固已多少不侔矣。斯编为求前后一贯,窃亦未取,非敢苟为异同也。时贤著书,兼综博采,既偏重新发现,复矜尚孤本秘籍。采山之铜,岂不可贵?若之诚不敏,妄欲寝馈取求于二十四史之中,则所谓废铜耳。然废铜不为人所重也久矣,若能给冶铸之用,未始不与采山之铜等,否则亦终愈于非铜。区区之意,以为金石之学,古器物之学,日新月异,将来必臻广大,蔚为专科,特易见之书。若正史之类,果能不畏烦难而细读之,亦未始非求新之一助也。三曰文字。今后编述史事,宜用何等文字,将尽改白话乎?抑宜先引原文再加翻译乎?夫史学贵真贵简,故刘子玄不废口语,而未尝谓史不必有文,孙樵竟致讥俚言,谓非史法。夫史书文饰未必皆真,特出于后来追述。而乃以今时之文,纪古时之事,其不中程,亦犹之乎以古时之文,纪今时之事也。前人追纪古事,唯字句略有异同者,司马迁之于六经,班固之于《史记》是也;加以修改,自出机抒,则宋祁之于《旧唐书》是也;略去重复之词,则李延寿之于八书,司马光之于诸史是也。《通鉴》文字,首尾一律,最为难及。诚以史贵求真,苟文字改易,将必去真愈远。况白话、文言,差违已甚,何能对译?苟以繁易简,必失之支蔓。平情而论,白话可纪今事,似未尽能述古。至若翻译外史,自不拘此。故纪载今后之事,用白话文,正可存实;若追述古事,用意虽在使众人易晓,而求真之义不磨,则原文似不当改。若夫制度,更难以今时文字释之,孙樵谓史家纪职官、山川、地理、礼乐、衣服,亦宜直书一时制度,使后人知某时如此,某时如彼,不当以秃屑浅俗,则取前代名品,以就简编。故斯编之作,全录原书,一字不易,荀悦所谓“省约易习,无妨本书者”是也。亦以大学诸生,沉酣典籍,不必再假通俗之文。而斯编职在排比,与撰述殊科,直录旧文,体则然耳。所据依者如此,语其缺失,尚有二端。其一考证。近来考证之风盛行,一事一物,必穷究原委,网罗众籍。斯编独略而不备者,意本提示纲要,俾学者循类以求,多读原书,姑以此为劝诱之资云尔。史学本贵考证,惟通史则有间,所重在乎系统沿革,所要在乎事实纲领。若有待于考证,则研读专史者,固优为之;且史之为用,岂仅仅在此?斯编于异同取舍,亦间有考订,而不欲明著之。明著之则篇幅愈侈,与“省约易习”之义,盖相违矣。其二论断。在中国史学,本有史评一派,积久流为空疏,遂不为人所重。诚以见解随时而异,随地而异,今日之所见,已异于昔日,则来日之所见,未必不异于今日。况往古之人与事多矣,论人当观其一生,论事当究其终始,而得也失也未必尽当。盖书缺有间者多矣,其涉疑似之间者,未能一一论定。故斯编各标题目,略分片段,诚不欲轻下断语,徒滋空论,致贻他日悔恨;亦以排比之责已尽,任读者随时随事,自能以其见解解之。盖读史若能比较综合而观,则事理详晰,因果分明。斯编排比,颇事综合,自不必费词解说,而后微意乃见。然斯编也,于民族消长,生计盈绌,二者纪之独详,以为今后立国立人所关至大,读者不容忽视,则于历史效用,未尝不致其最后之希望也。草创既竟,每持以就教通人。燕都旧为学术渊薮,谈史学者尤众。幸不蒙其所薄,凡有纠弹,无不虚受。编后附以通检,即承洪煨莲先生之教。尤受张孟劬先生过分奖许,谓“取舍排比,足当一‘洁’字”。然得失自知,始终不敢满假,或待后来补苴。若海内魁硕,能出其专门名家之学,以诏一世,则不独区区之至愿而已。 民国二十二年八月十二日,邓之诚。此书原名《中国通史讲义》,期于纠集史材,稍具系统而已。昔年先后在北京各大学讲授通史,即以之供诸生参考。后由商务印书馆印行,为更名《中华二千年史》,非本志也。二十年来,久已绝版。今日史学大昌,名著如林,不意采及陋劣,谓取材皆有出处,或可省翻检之劳,乃由中华书局就原板重印。凡属显然错误,略皆改正。其明清史部分,亦正整理旧稿,即将继此付印,俾成完本。壮年经始,晚幸观成,不可言劳,历时则甚久矣。此书缺点,自序已详言之。老病侵寻,精力日减,不及照覆,尚多疏漏。明知之而不能弥补其阙失,固由学力有限,而史学甚难,实不胜望洋之叹云。一九五四年五月,邓之诚识。此明清史部分,脱稿于二十年前。采撰体例,一仍《二千年史》之旧。唯时代较近,所述宜较详,故篇幅加多,不止倍蓰;而合述明清两朝政治经济文化因革递嬗之迹,隶于编末。昔曾印作讲义,惜铅椠未竟而太平洋战起,不幸为敌羁系,稿草多佚。自后无暇补苴,遂置之不顾。近始略事纂辑,期于复故,尚不可能,至于博综整齐,何敢妄拟。比其粗就,殊嫌不能包举,有宜详而反漏略者,有宜简而反烦复者。语其致此,盖亦有由。初以论事宜先知人,故录列传叙事稍详。又以近数百年间,多战争之事,若各为细述,则累牍难穷,不述又嫌失关照,故编为年表,俾诸方事迹,并列一表,庶可通观其成败进退。从来史表之作最难,今强效之,以致疵颣,固由近事难明,抑亦识力有限。再则近代实录正史官书档案以及其他撰录,浩博无垠,纠集驾驭,甚非易事。即如《明史》,号为佳作,而列传中一事散见,轻重无别,往往顾此失彼,以较唐以前史,迥不相侔;《清史稿》成于仓卒,更不足以语此。明清实录之修,由不学者任之,首尾不相连贯,盖缺而不载者多矣,是非更可不论。然后知昔贤谓作史莫难于当代之史,诚为不易之论。盖史材愈多,甚费抉择,其难乃倍于往古也。时贤正深研明清经济,其见于书史者,率为官文书,所习用语句,出于胥吏,当时易知易行,今乃不得其解,若望文生训,不免毫厘千里之差。故斯编诠释稍慎,有不知者,未敢强为比附,唯录其事,以待解人而已。凡此诸端,非求宽假,实出自状,阅者谅之。一九五五年七月,邓之诚识。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中华二千年史(一)
作者:邓之诚
图书 中华二千年史(一)
-
2
图书 中华二千年史(三)
作者:邓之诚
图书 中华二千年史(三)
-
3
图书 中华二千年史(二)
作者:邓之诚
图书 中华二千年史(二)
-
4
图书 新编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第四卷)
作者:武斌
图书 新编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第四卷)
-
5
图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四卷·1992年以来
作者:顾海良 张雷声 袁银传
图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四卷·1992年以来
-
6
图书 当代维京文化:关于瑞典人的历史、心理与习俗
作者:[瑞典]罗宾诺维兹 [美]卡尔 肖琼
图书 当代维京文化:关于瑞典人的历史、心理与习俗
-
7
图书 中华思想通史绪论
作者:王伟光
图书 中华思想通史绪论
-
8
图书 中国风俗史(外一种)
作者:(清)张亮采 尚秉和
图书 中国风俗史(外一种)
-
9
图书 章太炎学术史论集
作者:傅杰
图书 章太炎学术史论集
-
10
图书 宋代文学评论.第4辑
作者:钱建状 刘京臣
图书 宋代文学评论.第4辑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