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弁言本书对于诗赋的研究总体上基于语用的本位,首先阐明了中国诗学的体用之思。诗的作用落实于句法的讲求,因为字法指向造语,篇法是诗句的组合,属对是上下两句的配合,用事是诗语关于故实的联系,脱化则是化用前人诗语。凡此诗法的讲求都以“工力”的锻炼被统摄于“诗本”层面的“自然”之旨,所谓体用的思维就展开为自然与工力的相成相即。而中国诗由于汉语单音独字组合的韵律节奏形成稳定的句式如四言、五言、七言并各成一体,这是中国诗语用讲求的体制表现。进而关于诗道高雅的讨论也在成辞、借代、用事、脱化的语用层面展开,而类推思维的文学推衍之于比兴的运用、对偶的类属,并诗赋用事的古今联通,也莫不落实于语用的讲求。就如意境的玄虚莫测,也必定是在体制的限定、尤其是属对上下句之间以及篇法结句“宕开”的语用上才具有切实的把握。对于诗之历史的个案研究如乐府与古诗十九首的关系,至为切要的也在于体制风调和语辞的递相祖述,甚至乐府一题如《陌上桑》的主题演变,也必定在语辞的祖述中才有确切的所指。直到黄庭坚诗学及其受其深刻影响的宋人诗话,更以“所说常在字句间”反映对于诗之语用的普遍谈说,这在中国诗学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直到晚近的深远影响,道咸“宋诗派”诸人学韩、学黄,就是宋人语用讲求的异代回响。无论是程恩泽,还是黔中郑珍、莫友芝,都是韩愈以文为诗及宋人尤其是黄庭坚以学问为诗、以议论为诗的一脉相承,突出表现为散语的敷衍、经籍难僻字的运用等方面。关于赋体的讨论,也一样坚持着语用的本位,这是由于本人在中国诗法学的长期研究中形成了语用考察的独特路向。无疑诗是“语言的艺术”,诗赋及其他文学体制的区别,甚至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最为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语言的运用。而且由于一己的爱好驱使诗赋的创作,其间字句的琢炼让人体味过程的艰辛和快乐,于是在语用的研究上从诗到赋的体制过渡似乎就是某种命定。关于诗法学的研究,实际上从一开始就与“诗学理论”的阐发不同,就因为具有语用的角度。诗赋都是语言的写作,在本人看来,文学研究必应具有语言的关联,至少如社会学、历史学、文献学的文学研究路向一样,语言的角度是不可缺少,尽管不必像俄国“形式主义”那样将“诗歌语言”研究认定为唯一正确的方法和模式。我的想法是,无论何种研究路向或角度与方法,都不应当脱离诗赋的文本,而文本当然就是语言的构结。本人开始中国文学的研究是批评史,从来并不惮于人们对于“理论”空虚的鄙夷,就如“体用”的相即,却必然走向语用的路数。近来也有部分精力用在赋用联绵字和《马融集》的校注方面,感觉颇为艰难,但对于未知的学习却是积极的,本书中的赋学部分也是最近几年学习的结果。关于赋颂的关系和汉赋“凭虚”的探讨,都是基于语用的本位,至于谢灵运诗赋的讨论,则正好反映了诗赋二体语用的同异。最后说明一下例如类推问题所运用考据、诗论、诗法以及名辩、哲学的角度和方法,则是长时间不断学习的综合。对于所谓“学术”的操作,唯有未知才能不断激发兴趣,这只是一个过程,在过程中体验焦虑和快乐。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郭璞诗赋研究
作者:赵沛霖
图书 郭璞诗赋研究
-
2
图书 新闻语用研究
作者:赵宏
图书 新闻语用研究
-
3
图书 语用认知视角下的指称研究
作者:陈静
图书 语用认知视角下的指称研究
-
4
图书 汉语语用词缀系统研究
作者:马彪
图书 汉语语用词缀系统研究
-
5
图书 现代汉语语用否定研究
作者:王志英
图书 现代汉语语用否定研究
-
6
图书 汉语短语语义语用研究
作者:张先亮
图书 汉语短语语义语用研究
-
7
图书 社会语用学视角下的东乡语语用研究
作者:刘思 杨益 李宗宏
图书 社会语用学视角下的东乡语语用研究
-
8
图书 二语语用能力研究
作者:李民 肖雁
图书 二语语用能力研究
-
9
图书 孔孟语用学思想研究
作者:施麟麒
图书 孔孟语用学思想研究
-
10
图书 选择与适应:汉语隐喻的语用综观研究
作者:徐慈华
图书 选择与适应:汉语隐喻的语用综观研究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