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青岛慈善史

ISBN:978-7-5161-4818-1

出版日期:2014-09

页数:342

字数:328.0千字

点击量:9553次

定价:59.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专题:
基金信息: 中国海洋大学“985工程”海洋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经费资助;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慈善通史”;(批准号:11&ZD091)系列成果之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近代以来我国应对海洋灾害机制变迁研究”;(批准号13YJA770002)阶段性成果。 展开

图书简介

青岛自19世纪末建置以来,已经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著名的港口城市和全国区域性经济中心。与城市发展和社会政治环境相联系,青岛慈善事业随着城市的建立而兴起,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兴盛,也随着政治的动荡而起伏。近代以来,青岛慈善事业曾有过稳步发展,也存在过几十年“断裂”。对近代以来青岛慈善事业进行全面深入的梳理和分析,找出其演变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总结近百年青岛慈善事业发展的经验和不足,对于今后青岛慈善事业的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学者对青岛慈善事业的一些研究成果,多是把青岛作为区域研究的一个参照,或把近代作为一个孤立的历史阶段,进行分段分专题研究。王林的《山东近代救济史》用一章篇幅对青岛近代慈善机构及其救济活动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总结出近代青岛慈善救济机构的几个特点。赵宝爱在《慈善救济事业与近代山东社会变迁》一书中,将青岛作为考察山东慈善救济事业的一部分,对1912—1937年青岛的政府与慈善组织在慈善救济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一番研究,不过,受研究的选题限制,对青岛的论述极为有限。另外,他近几年发表的文章如《道院组织在华北地区的慈善活动述论》、《近代社会救济事业与地方政府角色分析》、《抗战前青岛的社会保障事业》等,或专题或简略地对青岛在民国后抗战前这一阶段的慈善救济情况及社会保障情况进行了一些研究。李光伟的硕士论文《道院•道德社•世界红卍字会——新兴民间组织宗教慈善组织的历史考察(1916—1954)》,将世界红卍字会青岛分会纳入其研究范围,通过考察民国时期世界红卍字会在各个阶段的慈善救助活动,肯定了红卍字会的历史功绩。刘同昌的《和谐之理—中国民生问题的调查与研究》一书,以一节篇幅对青岛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发展与创新的现实机遇及发展目标进行了梳理、总结和前瞻,是为数不多的对当代青岛慈善进行学术思考的成果。近年来,随着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大环境的改善,青岛慈善事业研究的成果也随之增多,张家惠的《国民政府时期青岛慈善事业研究(1929—1937)》、谷德杰的《特殊时空条件下的城市民间社会自救——日占时期青岛的慈善事业研究(1938—1945)》、李娜的《北洋政府时期青岛慈善救济事业研究(1922—1929)》、张芝辉的《当代青岛慈善事业研究》、刘云飞的《青岛红十字会研究(1914—1949)》、刘沙沙的《善后救济总署鲁青分署研究》和于翠杰的《当代青岛慈善募捐研究》等硕士研究生论文,均以青岛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青岛慈善事业进行分时段、分专题研究,从而为我们能够系统深入地把握青岛慈善事业的发展脉络提供了可能,这些研究成果被充分吸收到本书中,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有力支撑。本书将在以往分时段研究的基础上,从更长的历史时段,将研究目标放在整个20世纪和21世纪初青岛发展和变革的大背景下来展开,从而能够全面展现青岛慈善事业从兴起、发展、停滞到复苏、兴盛的连续性,谱写青岛慈善事业发展的历史长卷。青岛慈善事业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青岛慈善事业发展稳步而健康,涌现了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慈善组织、慈善品牌、慈善人物、慈善项目,募集了大量慈善资金,救助了成千上万的弱势群体,仅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青岛慈善捐款就达6亿多元,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我们研究近百年青岛慈善事业,不仅要把上述慈善元素载入史册,更要通过对历史的关照,为今后青岛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借鉴和参考,从而更好地推动青岛慈善事业与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的联系与互动,推动“创慈善青岛,建和谐社会”及促进青岛各项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本书的学术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可以丰富地方区域史研究。青岛城市历史虽较短暂,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生动缩影。学界不乏从经济、政治、军事及现代化视角对青岛予以研究,但从社会角度研究者寥寥无几。本研究的开展可以弥补青岛慈善事业研究方面的缺憾,填补青岛区域史研究的一项空白。二是丰富社会发展史的理论研究。慈善事业被视为社会发展的“润滑剂”。慈善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问题进行补救和矫正,可以避免社会陷入交相循环的恶性运行状态。慈善事业通过第三次分配, 弥补了市场第一次分配和政府在第二次分配中产生的不足,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最后手段。本书通过揭示青岛慈善事业在社会变迁中发挥的社会调节功能,阐明慈善事业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动力,归纳近代以来青岛慈善事业发展变化的脉络、特点和规律及在社会变迁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从而推动青岛慈善事业研究向纵深发展。三是把握慈善事业的发展规律。慈善事业发展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功能在于扶贫济困,是通过慈善来解决各类贫困问题。第二个阶段主要是社会服务,是通过专业性社会组织来提供专业服务。第三个阶段是文化教育,通过兴办大学和图书馆,等等,来提升社会文明。第四个阶段是办社会企业促成慈善教育,主要是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这四个阶段不是互相排斥的,也不是互相替代的,它每一个阶段都保留着前一个阶段的成果。王振耀:《慈善的社会功能分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1期。青岛慈善史是中国慈善史的缩影,通过青岛慈善史可以看到中国慈善在近代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化,了解影响慈善事业发展的环境和因素,把握慈善事业发展的未来和方向,为青岛乃至中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最后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本书所纳入的慈善内容,不纯粹是专业民间慈善组织和从事慈善事业的同乡、同业、宗教等带有慈善功能的民间组织,还包括政府兴办而有社会捐赠支持的官办民助救济组织。之所以将这类组织也纳入慈善范畴,是因为其资金和物资来源已经不是单一的政府公共财政支出,而是包含了许多社会公众出于爱心自愿地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的多种形式的捐助。民国将这类组织称为公立性慈善组织,将前述的民间兴办的称为私立慈善组织,是有一定道理的。本书基于这样的历史事实,将其一并纳入研究范围,既是出于对慈善内涵的认识,也是基于国家与社会的“胶合”而非对立的中国历史实情。当然,政府的救济在本研究中会有所涉及,它与民间慈善或融合或分离,我们难以像庖丁解牛般准确地进行分类,望读者见谅。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蔡勤禹,张家惠.青岛慈善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蔡勤禹,张家惠.青岛慈善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蔡勤禹和张家惠(2014).青岛慈善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