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金融相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约束边界理论研究,一是基于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提出的;二是基于金融本质提出的;三是基于金融发展理论的完整性提出的。金融相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约束边界可以简称为金融边界,该理论研究的实质与核心内容是:作为特殊资源——金融资源的内核——货币和货币性金融资产是财富索取权的价值表现。因此,金融资源被配置的同时意味着配置了其他一切生产和生活等资源。金融资源配置能力的实现要求在特定条件下,在特定时期或时点上,币值稳定的前提下,货币和货币性金融资产价值总量具有受实体经济产出价值总量约束的客观要求,突破实体经济产出价值总量约束,不仅金融资源配置支持实体经济产出的效率受到影响,金融资源作为财富索取权的价值表现得不到足值实现,而且容易引发金融风险,导致金融危机甚至经济与社会危机。所以,实体经济产出价值总量成为金融资产价值总量膨胀的约束边界。基于这一核心思想,本书从金融资产价值与实体经济产出关系视角梳理了国内外接近金融边界思想的理论文献,在认识与再认识金融的本源、本质与归宿基础上,揭示和阐述了金融边界的客观性、质与量的规定性,金融边界的动态性、层次性和模糊性等特征,构建了金融边界理论假说模型,提出了边界视角的金融宏观调控与管理政策建议。金融边界的内涵,从质的规定性是指金融发展的适度性,即金融发展要以能够满足实体经济发展对金融最大限度的需求为约束边界;从量的规定性是指金融资产价值及其价值运动的约束边界。这一约束边界受实体经济产出的潜在可能性边界约束。可能性边界约束是指在潜在的GDP和经济社会可承受的通货膨胀率的限度内。研究的逻辑视角:一是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对实体经济拉动,即金融效率视角,金融过度与不足都是无效率的,表现在储蓄转化投资的货币供给总量上。二是金融资源的内核——货币和货币性金融资产作为财富的索取权,在给定的条件下,其价值总量要与实体经济产品和劳务价值总量相匹配,即金融资产总量边界视角,突破了总量边界,货币和货币性金融资产的索取权便得不到足值的实现。三是现代经济从货币资源配置出发,经过产出环节又以货币价值形态回归。出发形态的货币是以资源配置的价值形态表现的,货币配置自身的同时也配置了其他生产资源;回归形态的货币是以实体经济产出(GDP)的实物形态用货币价值计算,并以收入的形式,收入又用货币表示的形态出现。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就是以这种从货币出发又以货币结束,即货币资产实物化,实物资产货币化这种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形式运行。一方面体现了货币和货币性金融资产不仅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资源,另一方面反映了货币和货币性金融资产是社会财富(实物GDP)的索取权代表的本质。货币索取权行使体现在足值的实物商品和劳务购买能力上,否则是货币发行者的信用违约。在这个意义上,在给定的条件下,以货币形态表现的金融价值总量要与实体经济的实际产出以价值表示的总量相等。因此,金融偏离实体经济运行是有客观约束边界的,突破金融发展的约束边界,不仅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效率受影响,而且货币索取权不能得到实现。四是从金融发展理论完整性来说,金融发展理论应该包括金融边界理论。金融发展有无约束边界?理论上是必须回答的问题。如果有,边界在哪里?这是金融发展的“度”的问题。因此,金融边界理论课题的研究,是弥补金融发展理论在金融约束边界研究方面的空白而提出来的。本书共分八章。第一章主要阐述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总体框架、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点和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第二章从溯源的角度挖掘马克思货币信用和虚拟资本理论、现代金融发展理论、金融脆弱性理论、金融危机理论和白钦先以金融资源为基础的金融发展理论中的金融边界思想,对其他有关金融边界理论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概括性的梳理。第三章在认识与再认识金融范畴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实体经济对金融的基础地位,对金融来源于实体经济,又偏离实体经济,最终回归实体经济,进行了历史的、逻辑的论证;在深刻揭示金融产生于源于、依存于依赖于、服从于服务于并最终回归于实体经济的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提出金融边界理论范畴,并给出金融边界质与量的规定性的内涵。第四章基于金融的信用性、虚拟性、预期性等特征,以及基于金融自由化趋势、融资结构“倾斜逆转”、政策推动,金融产业地位强化和金融投资“脱实向虚”等趋势,论证金融偏离实体经济自我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外在动力。第五章基于国际和国内、存量和流量视角,运用国内外大量的数据和实例,对金融偏离实体经济进行了实证考察。第六章对金融过度偏离实体经济进行一般效应和极端效应分析。运用次贷危机经典案例,论证了金融过度偏离实体经济的危害。第七章基于宏观和微观、经济和金融理论相融合的统一视角,构建金融边界假说模型。并初步探析了金融边界的客观性、动态性、层次性和模糊性等特征。第八章从金融边界的视角,在金融监管、货币管理、金融制度建设、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管理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了对金融宏观调控与管理的对策。金融相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约束边界理论研究的创新点表现在首次对金融边界理论进行了较全面的、较系统的、较深入的探索性研究,从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两个方面尝试性地给出了金融边界的内涵,尝试性地构建了金融边界假说模型,某种程度上是对金融发展基础理论的创新、拓展和提升。本书的主旨是在金融发展日益凸显“脱实向虚”、金融资产价值膨胀相对实体经济产出以价值表示的总量日益偏离、金融风险日益聚集的趋势下,金融边界理论研究可以为国家坚守“实体经济更实,虚拟经济不虚”之铁律的金融发展战略决策的顶层设计提供新的更加有力的基础理论支撑。本书的尝试存在较多不完善之处,仅仅是最初步研究,作者期望通过本书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作用,期望更多同行加入这一研究行列,为金融基础理论研究与创新做出贡献。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研究
作者:杨圣明
图书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研究
-
2
图书 金融集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
作者:黄解宇 张秀娟 孙维峰
图书 金融集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
-
3
图书 金融宽度与区域金融发展
作者:姚星垣
图书 金融宽度与区域金融发展
-
4
图书 中国金融业高增长:逻辑与风险
作者:高广春 何德旭 王朝阳 汪川 王振霞 汪红驹 李原 李超
图书 中国金融业高增长:逻辑与风险
-
5
图书 中国金融报告.2023: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作者:张晓晶 张明
图书 中国金融报告.2023: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
6
图书 中国金融报告2020:新发展格局下的金融变革
作者:张晓晶 张明
图书 中国金融报告2020:新发展格局下的金融变革
-
7
图书 中国金融报告.2022:助力经济回归潜在增长水平
作者:张晓晶 张明
图书 中国金融报告.2022:助力经济回归潜在增长水平
-
8
图书 中国金融报告.2021:稳字当头擘画金融发展
作者:张晓晶 张明
图书 中国金融报告.2021:稳字当头擘画金融发展
-
9
图书 河南省金融发展指数报告2015卷
作者:李燕燕
图书 河南省金融发展指数报告2015卷
-
10
图书 金融转型、技术创新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作者:聂正彦
图书 金融转型、技术创新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