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问题
图书简介
编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问题》文集之际,看到一篇文章:“抛弃‘唯市场经济论’”1487317。这篇文章指出,极力鼓吹全面实现市场经济的某些人士,依据强加于邓小平头上的伪市场经济理论,在中国推行实际上以削弱公有制经济为目的,全面实现私有化的市场经济。该文作者用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最集中、最明确的两处论述”为例,作了分析。第一处是:“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第二处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从这两处分析,都“得不出社会主义一定要搞市场经济的结论”。“既然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而手段不是体制,所谓‘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违背邓小平原意的。”该文作者认为,从邓小平上引两处集中论述市场经济的经济话语中,分析不出“社会主义一定要搞市场经济的结论”,似乎可以自圆其说。但是,他又说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违背邓的原意,则与事实不符。据《邓小平年谱》载,中共十四大前夕,1992年6月12日,邓小平“同江泽民谈话,赞成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并说,“如果大家都同意,十四大就以这个为主题。”148731810月19日,“看了中共十四大闭幕的有关报道后说:真是群情振奋!下午和出席十四大的全体代表会面,对江泽民说:这次大会开得很好”。1487319这些情况表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并非违背邓小平的原意,而是在他积极支持下由十四大制定通过的。这里要注意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点。即在邓小平所赞成的和十四大提出的“市场经济体制”前面,有一个极重要的定语:“社会主义”。上述文章的作者也认定,按照小平同志社会主义也可以搞搞市场经济来理解,首要的前提也是“社会主义”,其次才是“市场经济”,其目的是为了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而不是削弱“社会主义”。1487320这个理解是正确的,本文作者赞同这一见解。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市场经济的前面要不要加上“社会主义”几个字,这不是一个小问题。它关系到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的性质,关系到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后,有些人老是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搞市场经济好啊,可是为什么还要在前面加上‘社会主义’几个字?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几个字是多余的,总是感到有点不顺眼,不舒服。”这句话是1994年12月当时一位中央领导人在天津考察工作时讲的,可是到现在,他指出的现象,还在不断地反复。有些人认定,市场经济就是普世的市场经济,没有什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分。中国只要有“市场化改革”就行了,反对市场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还是那次天津讲话正确地指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1487321。有些人反对讲姓“社”姓“资”,是打着邓小平的旗号,说什么思想解放就是要从姓“社”姓“资”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歪曲了邓小平讲话的原意。邓小平不是不讲姓“社”姓“资”,他只是在提出计划、市场问题时,讲到“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都是手段”,意思是在这个问题上,不要纠缠姓“社”姓“资”。仅此而已,哪里是一般地讲不要讲姓“社”姓“资”?在提到“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之后,他接着还特别强调判断改革开放是非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等。在这些原则问题上,邓小平分明是讲姓“社”姓“资”的。他一再强调(据查至少讲过五次)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两个根本原则,即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他怎么会一般地反对区别姓“社”姓“资”呢。邓小平还尖锐地指出过:“有一些人打着拥护改革开放的旗号,想把中国引导到资本主义,他是要改变我们社会的性质。”那些反对在“市场经济”前面加上“社会主义”,反对讲姓“社”姓“资”的人士,不正好可以列入邓这个讲话所指“一些人”的队伍中去么?以上的随笔,并不是这本文集题外之语。这本文集选辑的文章,围绕的主题,就是要阐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即借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来完善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本专题文集选辑的文章,都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作品。最早的两篇写于中共十四大前(1991、1992年),当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正式提出,或者正在酝酿提出;两篇文章分别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问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几个问题》为题,具有全书“导论”的味道。这两篇以后的文章,除了第三篇《实现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转轨》一文以外,其他全部都是2000年以后的作品。此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了若干年的试行和发展,其获得的巨大成就与积累的众多问题,已经到了可以初步总结的地步。在对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理论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缘起进行回顾之后,本文集第三篇展开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统一这一主题的分析,明确我国市场取向政策的目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演化转变为资本主义。接着在以下诸篇,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三个基本特征,逐一分析说明。这三个基本特征是: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其制度基础的。第二,在经济运行机制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计划的,即在国家宏观计划调控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第三,在追求目标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力求效率与公平并重,更加重视社会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十分明显,多年来理论界在这三个方面的纷争,与在“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要不要结合统一起来这一根本问题上的纷争,是同样的激烈。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上述正好相反,从反对方向来的意见也是三条:第一,反对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主张私有化;第二,反对国家宏观计划调控和政府对经济的监督管理,主张完全的自由化;第三,反对共同富裕,主张两极分化。当然,这是就其实质倾向而言。可想而知,没有人敢于公开提出反对共同富裕,宣扬两极分化的主张。但是确有某种既得利益集团势力及其在政界的代理人和学界的代言人,变相宣扬他们抵制共同富裕和推行两极分化的理论和政策。针锋相对的理论纷争,当然有理论是非问题,需要辨别清楚。但是更大程度上这是当今中国社会不同利益集团势力的对决。反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主张私有化、自由化和两极分化的声音,虽然有雄厚的财富和权力的实力背景,但毕竟只代表极少数人的利益。而主张“市场经济”必须与“社会主义”相结合,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国家宏观计划调控为指导和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声音,则代表了工农大众和知识分子群体的期望。中国经济改革的前景,不取决于争论双方一时的胜负,最终将取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本书的最后部分附录了九篇文章;其中前五篇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十四大以前)作者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理解。后四篇近几年写的文章涉及的问题较为广泛,与本文集主体部分讨论的问题,有密切关系,但不好列入各篇分类标题所属范围。谨附录于此,供研究参考。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作者:刘祝平 刘学
图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
2
图书 忧思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理念到实践的跨越
作者:于祖尧
图书 忧思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理念到实践的跨越
-
3
图书 潘石文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企改革研究(第二卷)
作者:潘石
图书 潘石文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企改革研究(第二卷)
-
4
图书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作者:〔波兰〕奥斯卡·兰格
图书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
5
图书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概论
作者:[苏]Д.M.卡扎克维奇 马文奇 张黎犁
图书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概论
-
6
图书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概论
作者:[苏]Д.M.卡扎克维奇
图书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概论
-
7
图书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暨刘国光经济思想研讨会文集
作者:程恩富
图书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暨刘国光经济思想研讨会文集
-
8
图书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百题释疑
作者:《经济研究》编辑部
图书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百题释疑
-
9
图书 人的发展悖论及其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研究
作者:王霞
图书 人的发展悖论及其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研究
-
10
图书 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理论与实践
作者:〔捷克〕吉里·考斯塔
图书 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理论与实践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