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历史上的萧太后

ISBN:978-7-5004-8542-1

出版日期:2013-04

页数:302

字数:210.0千字

丛书名:《历史知识小丛书》

点击量:9095次

定价:35.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景爱先生继《历史上的金兀朮》之后,又撰写了《历史上的萧太后》,金兀朮和萧太后都是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的著名人物,一个是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名将,一个是契丹族建立的辽国皇太后。但在历史上对他们的评价是不同的。

金兀朮是金太祖阿骨打的儿子,年轻时是一员骁勇的战将,在灭亡北宋的战争中十分英勇。宋高宗即位后,他率领金军追击宋高宗迫使其入海,后又占领陕西,因功被提升为右副元帅。晚年的兀朮,长期担任左丞相兼都元帅,出将入相,主持朝政,继续对宋用兵,曾与岳飞在郾城大战,被岳家军打得大败。继而,兀朮接受宋的请求,休战讲和,双方达成和议,史称“绍兴和议”。“绍兴和议”结束了宋金长期征战的局面,客观上有益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生产的发展,也有益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兀朮直至临终,仍“坚守和好之说”1662266。兀朮死后“谥忠烈,配享太宗庙庭”1662267。民间也为他在金中都的玉虚观里修建祠堂1662268,旧址在今北京宣武区。这说明他无论在金的朝廷,还是在金的民间都享有极高的荣誉。对女真族和金朝来说,兀朮是英雄人物;但对汉族和宋朝来说,他是纵兵抢掠的敌将,是岳飞手下的败将,自然不会称他为英雄。

萧太后是辽景宗的皇后,辽圣宗的生母,早年聪慧,有才干。辽景宗身体不好,鉴于契丹社会留下的母权遗俗,萧皇后参与军国要事决策,更“以女主临朝”,“境内刑赏、政事、用兵追讨,皆皇后决之”1662269。萧皇后倾向汉化,主张革新,景宗时期的一些改革,如重用汉官、对宋用兵等,都与她分不开。她的政治、军事才能那时已经初露头角。圣宗即位时年仅12岁,萧皇后晋升为太后,奉遗诏摄政,“临朝称制凡二十七年”1662270。圣宗初即位,辽朝处于“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1662271的局面。萧太后以她卓越的政治才能,整顿吏治,提拔有治国之才的人担任要职,大胆重用汉官韩德让等,加强对宗室的约束和对吏民的管理,使政局渐趋稳定。她“善驭左右大臣,多得其死力”1662272。她还注意改善契丹族和汉族的关系。辽国旧例,契丹人和汉人相殴致死,契丹人轻处,汉人重处;她当政时改为依汉律论断,同罪处罚。她通晓军事,经常出入疆场,“澶渊之役,亲御戎车,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用命”1662273。继而,她赞成宋朝提出的议和要求,双方订立“澶渊之盟”,长达一个世纪,基本维持和平局面。这就有利于双方百姓生产、生活的安定,也促进了契丹族和汉族的友好交往。经过萧太后多年治理,辽朝不仅扭转了穆宗以来的“中衰”局面和圣宗初年不稳定的局势,而且开始步入全盛时期,为圣宗时期的进一步改革和辽朝的盛世奠定了基础。她死后,辽朝对她的功绩给予充分肯定,民间也广泛流传着有关她的美好传说。综观萧太后摄政的所作所为,称得上是辽代有才略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恰如景爱先生在《历史上的萧太后》中所说:“她是一位古代少见的女政治家、女军事家。”不过,由于小说《杨家将》里对萧太后描写的错误导向,在许多汉族人的心目中,萧太后凶残、好战,形象很不好。实际上并非如此,公元986年,宋军三路大举攻辽,战争初期,宋军捷报频传,但很快由于兵力分散、相互不能很好配合,辽军获胜,辽将耶律奚达捉住宋军大将杨业。在此之前,萧太后曾密令统帅耶律斜轸切勿用暗箭伤害杨业,务必活捉。耶律奚低恰恰是用暗箭射伤杨业而捉住的,又没能劝降。为此,他不但没有得到萧太后的嘉奖,反而受了处分1662274。由此可见萧太后对杨业的钦佩和重视。从景爱先生的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没有任何偏见的、真实的萧太后,可以说《历史上的萧太后》还了她的本来面目。

如何评价少数民族的历史人物,最重要的是应当明确少数民族的历史人物,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员。正如著名史学家翦伯赞所说:“作为一个民族,他们都是各为一个民族;但作为多民族国家的一个成员,他们都是中国人。”1662275然而,几千年来统治者宣扬大民族主义,汉族即中国,歧视少数民族及其政权,这种旧的传统观念影响至今。对少数民族的看法,一些人仍沿用封建史学观点,称少数民族为“异族”、“外族”,称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为“异民族王朝”,对他们入主中原,说成是“外患当头”,甚至作为敌国看待;把少数民族领袖人物加以丑化,比之于外国侵略者。以这种观点评价少数民族及其历史人物,就必然会把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如辽、夏、金、元、清等,打入了“外国”行列。我国文化名人李一氓先生说过:如果今天仍然“把少数民族视为外族,把他们建立的国家或政权看作外国,就会犯时代的错误、地理的错误和道德规范的错误”。他还说:“假如把少数民族视为异族外国,那么,西汉时的匈奴和西域各族,隋唐时的突厥、回纥、吐蕃、南诏,宋朝时的辽、西夏、金、大理等就都成了外国,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生息繁衍的地区,将因当地有过时兴时灭的民族政权,时而是、时而又不是中国的领土,这岂不是荒唐可笑?”1662276其实,这不仅荒唐可笑,而且更适合那些别有用心的外国学者口胃,他们处心积虑地要从历史上分裂中国。近代以来,为配合本国统治者侵略中国,他们提出许多谬论,说什么“中国人仅指汉族”,“中国东北除汉族以外的各民族不是中国人”;“中国的范围仅指长城以南,以北的土地不是中国领土”,等等。在今天,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彻底摆脱旧的传统观念,不能让从历史上分裂中国的企图得逞。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汉族以外,还有很多民族。汉族和众多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不仅联系密切,其中有些还出于共同的祖先。而且,我国古代的各个民族建立的政权,不论纳入汉族王朝统治范围之内或独立于中央王朝之外,都是祖国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中国的历代疆域既包括中原王朝也包括少数民族独立建立的国家或政权的辖区。萧太后所在的辽国,就是我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契丹建立的国家,它的统治范围自然也是历史上中国疆域的一部分。

契丹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东胡族系,后来成为鲜卑的一支,北朝的史籍里,始有契丹之名。他们原本在西辽河流域过着游牧渔猎生活,处在部落联盟阶段。从北朝开始,契丹族活跃在我国北方的历史舞台上,并与中原王朝有了较多的联系,时战时和,不断壮大。到唐朝末年,不少中原人躲避战乱来到契丹境内,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契丹人逐步学会种植庄稼、纺织、冶铁和建筑城郭、房屋等,开始了农耕定居生活。契丹社会也因此飞速发展,公元916年建立了国家,成为我国北方强大的民族政权。它存在的时间长达二百多年,开发了北方,又进入中原,南北得以进一步沟通,为祖国南北统一奠定了基础。契丹这个民族后来虽然消逝了,但它在祖国历史上的作用和贡献,是永远不能磨灭的。我国辽史专家陈述先生早在1939年就说过:“契丹为中华民族一支,故契丹威名之广溢,亦吾中华民族之光荣。”1662277契丹族在祖国历史上有着重要贡献。萧太后就是契丹历史上有杰出贡献的人物,景爱先生把她的事迹介绍给读者,改变传统的错误导向,以促进民族团结,我认为很有必要。盼望此书早日与读者见面。

王宏志写于2009年12月20日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景爱.历史上的萧太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景爱.历史上的萧太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景爱(2013).历史上的萧太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