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走向开放的象牙塔:“公共性”视野下高等学校信息公开研究

ISBN:978-7-5161-2876-3

出版日期:2014-01

页数:255

字数:267.0千字

点击量:10836次

定价:48.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高校的公共性是在高校办学过程中所蕴含的一种价值诉求,指导高校教育管理的理念,规范高校教育管理的行为,并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物化形式以公共利益为中介。高校的公共性要求高校产生、存在的目的是谋求公共利益,实现公共目标,提供公共服务。

在当代,信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所有的国家都高度关注信息社会中公共信息资源的利用问题。高校信息资源作为公共信息资源,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具有公共性。高校作为履行公共职能的公权力主体,是国家公共信息资源的重要来源机构之一。在高校的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实践中,由于工作的需要建立了多路径的信息收集系统并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高校是社会高等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的重要主体,进行信息资源配置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整个社会最大限度的高校办学信息资源的共享,是要实现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投入上的效用性和高等教育机会上的公平性。经费上的效用性是指要用尽可能小的高等教育配置成本取得尽可能大的配置效益。因此,不管以何种方式、采取何种手段参与高校信息资源配置,都是为了实现高校信息资源配置的目标,即实现高校信息的合理配置。机会上的公平性是指必须保证社会各阶层平等利用高校信息资源的机会与权利。

目前国内外以“公共性视野下高校信息公开”为主题的研究还较为罕见,但与此相关联的系列研究却已蓬勃开展。本书的写作得益于如下四个方面的研究及其最新进展:

其一,高等教育的公共性和高校办学权的公权力属性研究。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高等教育和高校办学权的基本性质研究取得了持续的进展。美国的Roger L.Geiger,德国的O.Mayer,英国的Gerald Grace,我国的秦惠民、熊庆年、申素平等学者是该理论研究的领军人物,他们认为公共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高校办学权是以公权力让渡的形式“授予”高校的,具有显著的公共属性,并就办学权的起因、渊源、内涵、价值等进行了研究;还有劳凯声、湛中乐、谭晓玉、周光礼等学者对高校办学权设置目的的“社会公益性”、行使方式的“公共行政性”、司法审查的“行政诉讼性”等进行了探讨。

其二,公权力行使的规制研究。本书的写作离不开公权力规制研究提供的资源支撑,得益于公共机构权力治理理论的不断深化与拓展。目前,从事该问题研究的学者已提出了一系列颇为人关注的研究视角和观点,如马向平就公权力规制与信息公开透明、应飞虎就信息工具之于公权规制的价值及选择、柯佑祥就强化监督与教育公权规制等都有较为深入的阐述。此类相关研究在价值取向和基本理念上呈现出日趋融合的倾向,对于公权力规制法治化的社会价值意义普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其三,公共机构信息公开研究。一直以来,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的信息公开是国内外学者们所持续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呈现为如下方面:政府公共性与信息公开、公共机构信息公开的价值意义(尤其是反腐功能)、信息公开的实体规范与程序规则等。在各方学者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条例把包括高校等在内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作为信息公开的重要主体。这些理论成果是本书写作得以展开的重要支撑。

其四,《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研究。2010年4月6日,教育部以第29号令发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10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自《办法》颁行以来,部分学者对新法出台后高校如何把握信息资源管理的变革向度、如何依实体与程序法的相应规范实施信息公开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由于《办法》的实施迄今只逾数载,学者们的探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这些富于时效性的探索无疑对本书的研究的开展具有充分的借鉴意义。

上述研究成果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过,既有研究也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一,是对于“公共性视野下的高校信息公开”缺乏专题性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定位于对一般社会公共机构尤其是以政府作为典型主体的公权力规制和信息公开的法治化、规范化研究,而对于公共性视野下高校信息公开和以办学自主权为核心的高校公权力规制的研究仍很少有人涉及。二,是随着《办法》的施行,学者们虽已开始关注高校信息公开问题,但是对于如何切实推进高校信息公开的策略性研究仍然停留在较为宏观的法规层面上,缺乏微观层面的具体方案,对于高校信息公开实践操作层面的研究还相当薄弱。

基于此,本书力图开垦公共性视野下高校信息公开这一专项性研究的“洼地”,清晰地揭示高校贯彻实施信息公开法律规范、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规章制度、克服信息公开过程中的人治化与随意性的倾向,是切实维护学生、教职工和公众的知情权利,促进高校依法治校,保证高校公权力合法、正当运行的根本要求。

本书以高等教育的公共性与高校信息的公共性为切入视角,以发达国家高校信息公开的实践经验为参照,深入探讨彰显公共性的高校信息公开的时代背景、理论与实践基础、基本原则与价值意义,进而以《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为核心对高校信息公开的实体规范、程序规则、监督保障和以提升公共性为旨归的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的推进路径等进行系统化解析与专题性研究,试图搭建起“阳光高校”视阈下高校信息公开的理想图景。

全书共分八章。

第一章包括高等教育公共性的界定、高校信息的性质与分类、公共性与高校信息公开三个部分。

第二章包括信息公开时代的“民主图景”、社会呼唤高校信息公开的尽快“起锚”、国家开始将反腐触角深入到被誉为“净土”的高校三个部分。

第三章包括高校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人民主权理论、知情权理论、表达自由权理论)和高校信息公开的实践基础——校务公开的生动实践两个部分。

第四章包括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建构的先行之路、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建构的基本原则(权利原则、公开原则、利益平衡原则、公平公正原则、便民原则)、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建构的价值意义(提升高等教育公平程度、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规制高等学校公共权力、有效遏制教育系统腐败、积极应对高校突发事件、切实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三个部分。

第五章包括高校信息公开的主体、高校信息公开的权利和义务、高校信息公开的范围三个部分。

第六章包括高校信息公开的程序之治、信息公开的方式和程序、彰显过程正义的高校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程序规则(高校主动公开信息的程序规则和高校依申请公开信息的程序规范)三个部分。

第七章包括高校信息公开的监督检查机制、高校信息公开的考核评估机制、高校信息公开的年度报告机制、高校信息公开的社会评议机制、高校信息公开的责任追究机制五个部分。

第八章包括“关注当下”——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的现实图景和“共创未来”——以提升公共性为旨归的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的推进路径(依据公共性原则规制公权力、确立高校信息公开正确理念、培育高校信息公开舆论文化、推进高校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两个部分。

应当认识到,在一个以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为时代标签的现代社会,公开的原则几乎被推及于所有的社会生活领域。随着高等学校日渐走出象牙塔并迅速地融入社会的中心,公众对高校信息公开的实践热情与制度期待日趋高涨,对事关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及其他与公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他们希望知情出力,企盼公平公正。而且,我国高等学校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亟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按照市场化的思路、国际化的眼光、现代化的理念,谋求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时刻。在这一关键时刻,高校通过切实推进信息公开,主动释放办学信息,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交流,能够集思广益、吸纳民智,真正落实“问需于民、问智于民、问计于民”,提升高校决策的质量和公信度,为高校发展寻求新的“突破点”。因为高校发展战略性规划和决策的生成,离不开“公众的敏锐嗅觉、主动参与和大声呼吁”,惟其如此,才可能更好地发挥公众的认同和提示作用。期待本书的研究有助于推动“象牙塔”这一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和显著公共性的社会机构因开放、透明而不断趋于进步。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推荐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尹晓敏.走向开放的象牙塔:“公共性”视野下高等学校信息公开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尹晓敏.走向开放的象牙塔:“公共性”视野下高等学校信息公开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尹晓敏(2014).走向开放的象牙塔:“公共性”视野下高等学校信息公开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