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中国城乡社会变迁研究

ISBN:978-7-5161-2518-2

出版日期:2013-06

页数:902

字数:1037.0千字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

点击量:12552次

定价:148.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中国城乡社会变迁研究的缘起及其意义

沈崇麟

1.研究的缘起及研究设计的基本思想

“中国城乡社会变迁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立项的重大课题。研究试图通过多次横断面调查,了解社会变化的轨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而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多次横断面调查的关键在于通过不同时点的调查,取得不同时期具有可比性的调查数据。因为只有通过对不同时期数据的分析比较,才可以使了解变化轨迹和把握发展方向成为可能。按原设计调查以五年为一期,每一期包括两次抽样调查,两次调查之间的间隔为两年等,每次调查除涉及人口学的调查项目,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等保持不变外,每次调查都有一两个不同且与社会结构变迁有关的主题。

社会变迁多次横断面的抽样调查,是一个国家了解和把握自己的社会结构变迁的基础调查,多数发达国家都利用这样的调查作为多学科研究的基础资料。社会学虽然已经进行过大量的社会专题性调查,但由于经费分散,还没有这样的调查,而各为主体的专题调查,资料和资金的利用率很低,且缺乏进行长期比较研究的可能性。社会变迁多次横断面调查课题的提出,正是为了克服以前研究方法的不足,使调查的资料能够为更广泛的研究使用,为把握社会变迁的长期发展规律和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基础资料。确切地讲,我们将整个社会变迁调查设想为在时序上前后相继的在不同时期进行的同主题,或不同主题的一系列调查。进而通过不同时期资料的分析比较,把握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并以此为依据预测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变迁多次横断面的跟踪调查研究几乎成为所有国家和地区了解社会结构变化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基础性调查。这种调查不仅对社会学的研究有很大促进,而且对整个社会科学的研究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与此同时,这些调查对政府的决策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许多结果成为了政府有关部门决策的重要依据。诸如此类调查,比较著名的有:美国芝加哥大学全国民意调查中心(NATIONAL OPNION RESEARCH CENTBR,简称NORC)的“社会综合调查”(GENBRAL SOCIAL SURVEY,简称GSS),英国Essex大学调查中心进行的“全国家庭生活和社会变迁调查”,法国经济和社会调查所进行的“全国经济社会调查”,日本社会学会组织进行的“全国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调查”。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也每两年进行一次“台湾社会变迁基本研究”。美国的“社会综合(GSS)调查”,现在已成为年度性的调查项目,它是美国国家基金会目前资助的最大的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以上这些调查,除美国的调查外,一般均因经费原因采用纵向的间隔性重复调查法。即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全国规模的抽样调查。每次调查除保留社会研究所需的基本项目外,都有不同的主题,在间隔若干时间后,再重复同一主题的调查,这样的研究设计,使社会变迁研究在可以涉及更为广泛的研究领域的同时,具有更好的积累性和可比性。多年来,这些基础性调查资料培育了大批的社会科学研究者,有时一项调查资料就有上百名博士生和硕士生用来写博士论文,以此所取得的研究成就,其可靠性受到社会科学界的广泛认同。1997年出版的,以台湾社会变迁基本研究数据为基础的研究报告集《90年代的台湾社会,社会变迁基本研究系列二》收录论文16篇,内容涉及社会研究的各个方面,在台湾引起极大的反响。实践证明,社会变迁横断面跟踪调查,是应用社会科学的一项非常基础性的工作,虽然这种调查通常是由社会学家来进行,但对调查资料的使用和分析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社会科学经验学科。这是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使社会科学的调查数据和研究成果为学界和有关人士共享的有效途径。这也许是本研究的第一个渊源。

研究的第二个渊源则是课题组成员以往主持实施的大规模调查,其中主要有两个:

1.城乡家庭变迁系列调查:该课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牵头,联合北京大学和地方社科院的研究人员展开的一项类似多次横断面调查的城乡家庭变迁调查。这一调查始于1981年的“中国五城市婚姻家庭调查”,而后有1988年的“中国农村家庭调查”、1991年的“中国七城市家庭调查”、1998年的“中国城乡家庭变迁调查”。

2.百县市户情调查及相关调查:该课题由社会学研究所组织实施,申请本课题的负责人具体负责。调查始于1991年的“第二批国情调查,然后有1992年的“中国城乡居民生活调查”、1993年的“第三批国情调查”、1995年的“第四批国情调查”和1997年的“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社会变迁调查”。上述调查虽然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多次横断面的纵贯研究,但已在研究设计中尽量考虑到纵贯研究的基本原则,如调查队伍的稳定、指标的可比性和样本空间的延续性等。

在这些调查中,本研究的主要成员主持了问卷设计、抽样设计、组织实施和数据处理。这固然为本研究做了扎实的理论和技术准备,但更重要的是它为本研究的实施提供了高效和诚信的调查系统。本研究的调查实施,正是依赖于我们在百县市社会经济调查中,初步建立起来的调查系统。正是有赖于这样一个系统,本研究在研究设计中特别强调与调查地的调查研究人员进行广泛的合作。在本研究中,地方调查者,不仅是调查者,同时也是研究的参与者。在每完成一次横断面调查之后,他们也可利用调查得到的数据撰写研究报告,与总课题组一起分享调查的成果。换言之,本研究不仅试图在社会变迁和数据收集上有所建树,而且还试图在调查队伍的建设上有所突破,通过研究建立一个适合社会研究的社会调查系统,从而结束社会研究没有自己调查系统的时代,使社会调查更科学、规范和迅捷。

质而言之,多次横断面社会变迁调查,实质上是一种跨学科、多时点和多维度的综合性调查。因此它可以在每次横断面调查研究中根据现实和学术的需要,重新配置研究力量,推动不同学科在社会变迁研究方面的交流和互补。本研究的实施,也许在推动跨学科的研究开展会有所收获。

此外,本研究还有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以本研究和中国百县市社会经济调查为基础,建立起一个规范、科学和有条理的社会调查数据库,实现社会科学领域内的调查资料的共享。资料共享的意义不仅在于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已经收集到的调查资料,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闲置以及带来的浪费,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使课题组的工作质量置于整个社会科学界的监督之下,即整个学界可根据调查的数据质量,来判断研究结果的可信程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随意性。

就抽样方法而言,本研究采用的是分层多段的P.P.S.抽样。按原计划,研究将全国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区,每一地区抽取2000户样本,共6000户样本,根据每次横断面研究的不同研究内容,用随机方法在样本户中抽取调查对象。但由于经费的限制,取消了中部地区,改为在我国的东西地区各选取三个城市,每一城市调查800人(户)。同一期的两次调查将采用同一抽样框架和抽样方案,在完成一期调查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抽样框和抽样方案。调查采用入户访谈式的问卷调查,调查完成后数据由课题组统一处理。

2.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本研究首先要了解的是被调查者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其中主要项目有被调查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民族、宗教信仰、出生地、工作和职业、收入、消费、婚姻和生育、父母的情况等,这部分资料是我们研究社会变迁所需的基本资料,特别是职业构成和流动、收入和消费、家庭婚姻和生育状况的基本资料。因此,这部分是个人和家庭经济社会情况的基础性调查,这些指标设计将纵贯每一次横断面调查。因此,对于整个跟踪研究来讲,它们是我们用以观察社会基本结构变迁的基本指标。而对每一次横断面的调查来讲,它们将成为主要研究变量的自变量或中介变量和前置变量。

本研究涉及的第二个方面的问题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改变了资源的配置方式,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经济快速成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些成就受到全世界研究发展的学者的瞩目。与此同时,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阶级阶层结构、职业结构、收入分配形式、生活和消费方式、社会地位获得渠道、社会流动趋向、价值观念以及个人行为方式等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发展问题,如收入差距扩大、就业形势严峻、城市低收入群体人数增多、生态环境恶化、社会治安秩序恶化等等。对于中国在加速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社会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在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中国的学者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无论是采取制度分析、结构分析还是个体行动分析的视角,都存在着调查数据支持不足和缺乏长期跟踪比较研究的缺憾。依靠统计数据的研究,也往往为统计指标多半限于经济领域、缺乏社会指标统计所苦恼。目前这方面的社会学研究,一般主要依赖于专题性调查。如侧重于制度变迁分析的《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李强,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着眼于双重二元结构下职业流动分析的《职业结构与流动》(陈婴婴,东方出版社,1995年);从利益分配格局变化的角度对目前社会分层进行分析的《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李培林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从市场过渡理论出发研究城镇社会流动的《中国城镇社会流动》(李春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从结构性分割的角度对流动进行研究的《中国城市中的工作和不平等问题》(边燕杰,1994)等等。这些研究依据的理论和切入的角度不同、用于量度分层与流动的指标各异,虽然都取得了很大的研究上的进展,但由于所依据的经验调查资料不同,我们无从判断他们研究结果的差异,究竟是资料的差异还是分析角度的差异。

本研究还将设计一些相对固定的基础性指标,来反映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利用这些资料从多种分析框架加以开发,将会使中国这方面的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也就是说,本研究的研究设计思想使理论和方法并重,调查和测量并重。特别希望能在测量——适用于中国社会经济指标和指标体系的建立上有所突破。

第三,本研究还想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资本的作用的研究。社会资本是近年来社会学中的一个研究热点,这种分析的视角是,在社会和个人的发展中,人们主要依赖三种资本,一是土地、技术设备、资金等物质资本,二是知识、教育、技能和个人素养等人力资本,三是由社会交往、信息获得、机会获得、社会支持等社会网络构成的社会资本。过去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证明,单纯和过度的资源开发会带来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造成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西部大开发目前已成为中央决策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但显然这次不能走过去以垦荒和工业迁入为主的西部开发的老路,要特别注意构建启动西部发展的内部机制。为此,我们设计了这个专题研究,希望通过西部调查点资料与东部和中部调查点资料的对比,发现不同的资本形式在不同的地区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特别是希望发现社会资本上的差异,以便为开发西部的社会资源设计一个方案。西部大开发的目标,应是生态和社会环境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缺乏的情况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更有效地配置资源、利用劳动,所以,这项专题研究将从就业、创业和求职过程入手,考察社会资本的运行和构建机制,从这个观察角度出发提出一个西部开发的思路。

第四是社会发展中的个人现代性研究,是另一个社会变迁横断面调查中配合的专题性调查研究。国际上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基本上分成两类,一类是以经济指标为主体的指标体系,如世界银行在年度的发展报告中使用的评价体系,另一类是采用更多的有关收入分配、消费、健康、城市化、社会保障、贫困救助、教育、生态等社会指标的评价体系,如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在其年度的人类发展报告中使用的评价体系。而关于社会现代化和个人现代性的评价,自英格尔斯富有开创性的研究之后,基本上达成某种共识,即社会现代化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个人现代性。例如,英格尔斯使用10个经济社会指标来衡量社会现代化程度,即人均GDP3000美元、农业产值比重15%以下、第三产业产值比重45%以上、城市人口比重50%以上、非农业就业人口比重70%以上、成人识字率80%以上、大学生占人口(20—40岁)比重10%—15%、人口净增率1%以下、平均预期寿命70岁以上、每一名医生服务1000人以下等。但是,即便在达到这些指标的国家中,个人现代性的差异很大,一些石油输出国已经非常富裕,但个人现代性的指标却较低,说明这些国家对出卖资源过分依赖,缺乏现代化的内部动力和公众基础。对个人现代性的测定,一般是通过一个对主观指标调查的量表,来考察人们的开放意识、创新意识、职业概念、社会参与程度、宗教态度、消费态度、生活方式、行为取向、价值观念、社会心态等等,但中国的城乡和地区差异很大,有很多国情特殊性,我们将设计一个既考虑到可比性又从中国实际出发的量表。这项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发现中国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区在个人现代性上的差距,认识到差距的真实所在,以便使我们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从塑造个人现代性的角度推动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3.研究希望在哪些问题上有所突破

按照研究设计,本研究希望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1)客观社会本身存在着时空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形成了社会发展研究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视角。社会研究在考虑时间维度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空间这一维度。社会变迁多次横断面调查在收集研究所需资料时,同时考虑到时空两个维度,以使资料在时空两个维度上都具有累积性和可比性,从而避免了以往单时点研究所存在的各种弊病。与此同时,本研究将按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建立起一个社会调查网络系统和一个社会调查数据库,使其能够适合承担多种社会科学研究计划。这一系统的建立,其本身对于将社会研究在方法上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社会学界多年来所盼望的。能够建立这样一个调查系统,对于研究方法的改善和获得资料的有效开发,都可以说是一个突破性的进展。这为我们的社会变迁研究达到国际平均水平提供了基础性的保证。

(2)中国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社会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国际上很多学者都在探讨中国进入起飞加速阶段的秘密,他们试图说明,人口负担如此之重和人均资源如此短缺的中国,其增长和发展的机制是什么?也有许多学者以对实际资料的分析表示了对中国发展前景的担忧。实际上,国内外的学者都看到,中国的深刻变化有其特殊性,既在从高度集中的计划再分配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Institutional Transition),同时也在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的转变(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过去对东亚发展模式的研究,多采用工业化的角度来考察社会结构的变化,而近十几年来对经济体制转变国家的研究,多采用市场化的角度来考察体制变迁的影响。但是,从长期的社会发展和结构变迁来看,体制变量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衡常的还是间断性的,它的作用和作用强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是否存在着差异,更基础更恒久的发展动力来自什么等等,过去虽然已有很多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缺乏长期的多次横断面的社会调查资料,使这些研究的判断缺乏可比的实证资料的支持。我们这次研究的基本假设是,蕴藏在亿万民众心里的求生存、求发展的内在冲动和外在行动,是社会变迁的更基础和衡常的推动力量,由此而带来的社会结构变迁,会产生对体制改革和创新的衡常压力,而体制改革和创新会成为一种独立的对社会发展和结构变迁的影响力量,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影响的程度和表现的形式不同,有时会释放出强大的体制能量,而有时则伴随着体制摩擦和冲突带来各种社会问题。记录、分析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过程的“中国特色”,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变迁理论及分析框架,是时代给我们中国社会学工作者提出的任务。努力完成这一任务既是本课题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们对以西方社会为中心的经典社会变迁理论,以及以这些理论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变迁分析模型提出的挑战。换言之,这也是本研究在理论上的突破点。

(3)对于社会分层与流动问题理论思考。在现代化过程中,社会结构变迁是通过资源与人员的一系列流动实现的,因而,通过流动实现的资源配置与转移,即所谓“谁得到了什么及如何得到”这样一个问题,一直是社会变迁研究中最令人关注的问题。在社会学研究中,可以用于量度人在社会位置的指标有很多,但其中最有效,且最易操作的非职业莫属。正因为如此,我们将职业与工作作为此次调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希望用职业及与职业密切相关的各个指标,对目前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的现状做出比较准确的描述,同时以中国的资料,对前述的各种社会分层与流动理论进行验证。更确切的讲,我们之所以用职业作为研究分层与流动的主要维度,主要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职业分化是社会分工最主要的标志,职业结构的变化与社会变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往的研究表明,与其他分层的指标相比,职业与个人的社会地位有较强的相关性,在现代高度分工和专业化的社会里,无论是经济阶层还是政治阶层,实际上都建立在职业的基础之上。其次,职业又是联结个人与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媒介物,这样职业的分化与职业流动就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个人与社会结构间的关系及关系的变迁。同时职业结构又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迁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职业分化与职业结构的变迁能够直接或间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对社会变迁的影响。通过产业化过程中的职业结构与职业流动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观察到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产业化的社会影响,对社会结构进行动态的研究。第三,通过分析职业这一变量来进行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在实际的调查中,相对于收入、权力等其他各种分层变量来说,职业资料的取得最为简单。一般来说,职业不受特定的社区环境的局限,在较长的时间里和较大的范围内有相对稳定的含义。在对于社会结构进行动态研究的时候,这种相对稳定的含义是十分重要的,否则就难以对不同结构进行比较及对结构的变迁作出判断。因此,尽管在某些场合,如社会分层结构非阶层化或非结晶化的场合,这种方法存在一定危险,但是许多研究者还是选择了职业变量作为社会阶层分析的基本单位,并且采用其他的一些补救措施,防止因职业结构与分层结构不完全重合带来的错误判断。在社会学领域,职业被作为标志个人社会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因而社会学中的职业流动研究将职业位置的变动视为社会流动的主要方式,侧重于研究通过职业改变而实现的社会地位的改变,即探讨个人在社会分层结构中流动的规律。本课题组部分成员在此方面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希望通过这次课题使研究在验证和完善地位获得理论方面有新的突破。

(4)近几年来,社会科学界对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和维护社会良性运行条件的研究有很多新的发现,特别是对促进社会发展的非物质资本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人们对教育、对创新意识、对机会选择、对信息传递过程、对社会资本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发展。加深了人们对促进社会发展因素的理解和认识,开阔了人们在这方面的视野。中国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总体上仍然处于研究探索的初步阶段,在实际生活当中,重视物质资本、轻视非物质资本的现象还非常突出。在本次社会变迁多次横断面的调查研究方案中,我们设计了西部大开发中社会资本的作用和社会发展中人的现代性研究两个专题研究,它们的共同关注点,就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非物质资本的构成、积累方式、运行机制和发挥作用的条件。我们希望通过这项课题,能够在这方面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解释和分析框架,使这方面的研究在某些方面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4.本书的结构

由于课题组诸位同仁的努力和地方调查队的协助,历时10年,我们的耕耘终于有了回报——我们终于迎来了研究成果的面世。全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调查报告,共收入报告七篇:第一篇《工作报告——调查设计和组织实施》。系对本次调查的研究设计,抽样设计、调查的组织实施和数据质量的概括介绍。因为总体研究设计思想(TOTAL RESEARCH DESIGHN)告诉我们,研究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从研究设计,抽样设计、调查的组织实施到数据处理的全过程。使用调查数据做统计分析决不仅仅是将数目代入公式,再用一个计算机程序统计数据这样一件简单的事。高质量的分析固然有赖于它基于的分析理念、模型的建立和设定,及适当的分析软件的选择,但这一切都必须以高质量的数据为前提。而工作报告的目的正是让各位读者对本次调查的数据质量能有一个大致了解。

第二篇《社会变迁与个人心理变迁:变迁与文化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第三篇《社会资本论——对中国近三十年社会变迁的初步探讨》和第四篇《社会流动与社会樊篱——中国城市代际流动问题研究》的作者分别是杨宜音、夏传玲和高勇。这三篇报告是关系本次研究三个主题:个人现代性、社会资本和社会流动的三篇主报告。

杨宜音的报告探讨了在人的发展中心理发展的意义。她认为个人心理变迁,不是指发展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的成熟过程引起的心理上的发展,而是特指人在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后,人的心理上的改变。社会发展和变迁与个人心理的变迁息息相关、相辅相成。报告把她和她的同事设计的现代性—传统性量表,用于实际的测量和分析。

夏传玲的报告则把社会资本的变化看作是推动改革开放30年的主要动力之一。认为社会资本不是关注人们的行动意愿(帕森斯,2003),而是关注人们社会行动的物质条件,以及这些物质条件进入社会行动领域的条件、途径和效应。这一关注对应一个事实:任何社会行动都需要并耗费物质资源。他用本期调查第二次调查的资料,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自己的观点做了验证。

高勇的报告涉及一个非常经典的社会学主题——社会流动。题目虽然经典,但并非老生常谈。报告不仅对流动的樊篱进行了探讨,而且对樊篱的流动也做了独到的分析,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所建树。与前两篇报告的分析只依据本期调查两次调查中的一次调查的数据不同,高勇的分析所依据的数据涉及了本期调查的两次调查的数据。

三位研究者在各自的领域中做了出色的工作。但是令人感到惋惜的是,三位正当盛年,且富有才华的研究者给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报告,似乎言犹未尽,字里行间看到他们忙碌于各种课题,无法专注于自己钟情的研究的无奈。当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上下正在掀起创新的高潮,我衷心的希望创新的高潮能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能继续专注于他们的研究。

最后三篇报告,《消费水平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初探》、《个人心理现代性/传统性/后现代性/量表评析》和《消费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再探——个人和家庭层次对比的视角》。这三篇报告都关系本研究的另一个主题——测量。很长时间以来,我国的社会研究领域一直存在着一种重调查,轻测量的倾向,很多用于调查,甚至大规模调查的量表,或直接从国外现存的量表中摘取,或仅凭研究人员的主观想象,很少有经过研究者精心设计,且经过精心测试的量表。本研究力图改变这种状况,在研究领域所涉范围内,对理论有所建树之外,也能在测量上有所建树。三篇报告中,第一篇是对本期调查第一次调查涉及的消费水平量表所做的评析和实际应用。第二篇是用统计方法对现代性/传统性量表所做的评析。最后一篇,则是第一篇的姐妹篇或续篇。是本期调查第二次调查中使用的,对第一次调查的消费水平量表做了改进的量表的评析和应用。按照多次横断面调查的原设计思想,本来也想在第二次调查中使用改进的现代性/传统性量表,然后再对之做进一步的评析,但是由于在第二次调查之前,我们无法完成对第一次使用的量表的修改,这一想法只得付诸阙如。

本书第二部分的第一篇和第二篇是本期调查第一和第二次调查的调查数据的单变量统计数据汇编。根据本次调查的抽样设计的特点,调查资料分六个调查点(市)列出。合计数字是六个调查点的算术均值,而非加权均值。所有表格中的个案数都是有效个案数,及去除了丢失和非应用个案数之后的个案数。它不仅可以帮助大家了解本次调查所涉及的各个项目的基本分布,而且可以是大家对本次调查的数据质量——每一调查项目(原变量)的质量——每一题项(变量)的成功率有所了解!

本书的附录中收录了本期调查两次调查使用的问卷。

最后,我愿借此机会,向给本课题的立项和实施给予帮助的人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沈崇麟.中国城乡社会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沈崇麟.中国城乡社会变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沈崇麟(2013).中国城乡社会变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