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榜样教育研究

ISBN:978-7-5161-7376-3

出版日期:2015-12

页数:247

字数:232.0千字

点击量:9758次

定价:55.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专题:
基金信息: 本书为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解构与重建:榜样教育的实效性》最终成果项目批准号为(12YJC710075) 展开

图书简介

——为杨婷专著作序

项久雨1695623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全国道德模范是中央文明委在道德领域授予公民的最高荣誉称号。这一重大活动以榜样力量为引领点亮思想道德之灯,前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共评出214名全国道德模范和933名提名奖获得者。2015年又评出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这些榜样为全社会开展榜样教育树立了价值标尺和道德标杆。因此,榜样教育对树立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道德风尚,引领更多群体行动起来,积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等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为与人类相伴生的一种实践活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榜样教育在革命时期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由传统同质性社会向现代异质性社会的转化,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状态,使得榜样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榜样教育的高投入和高期望值与低“产出”低实效之间的巨大反差,榜样教育表面上的轰轰烈烈掩盖了其“弱效”的现实。这一趋势严重影响着榜样教育示范、引导价值的彰显,制约着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从另外一个层面讲,榜样教育实效性的缺失暗藏着榜样教育的合理性危机。尽管如此,我国悠久的榜样教育传统和新时期道德模范人物的呈现再次彰显了榜样教育的生命力价值,再次昭示榜样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榜样教育作为一种精神价值载体,承担价值传播功能。目前,说理教育的局限性已逐步显露。榜样教育通过无言之教承载中国精神内容,潜移默化地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正在彰显。如何讲好故事,构建中国式话语?在新媒体视域中如何实现榜样教育的创新?成为榜样教育当前面临的时代性课题。时代性的要求给榜样教育实效性的增强带了机遇和挑战。如何从理论深度上、人性视域下呈现榜样教育的合理性、合法性依据将成为榜样教育的生存之源;如何从现实层面回应时代误读和质疑,借助多种力量,挖掘多种资源获取榜样教育的成长之本。

榜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开放性的关系。榜样教育实效性的增强,不能没有科学的教育理论的指导,同样,理论的丰富、发展和完善,也只有在榜样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因此,无论是对于榜样教育的理论回应还是现实回应,均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与社会发展对榜样教育的需要相一致的一个持续敞开的互动过程。

社会和人类发展史表明:无论榜样教育现实期遭遇怎样的尴尬,它对社会、个人的价值和贡献仍不可小觑。特别在我国社会高速发展、人们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个体主体能力不断增强的今天,榜样教育的价值不应该也不会褪色。但是,面对榜样教育与现实需要的矛盾,我们亟需对榜样教育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给予积极的理论和实践回应,这就成为杨婷选题的初衷。

杨婷是我2007年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她勇于创新,勤奋好学,思维敏锐,治学严谨,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历经近十年写作、修改和完善,即将付梓出版这本学术专著,作为他的导师,我感到十分欣慰。

早在硕士阶段,杨婷就开始研究榜样教育,她的硕士论文《雷锋精神教育研究》为她的博士论文《榜样教育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对榜样教育的探索要放在更宽、更广的视域中,立于更深、更远的历史长河里。因为只有具备历史的厚度和研究的广域度才能深入探索榜样教育的概念、本质、要素、结构、过程、规律、资源、社会依靠力量等问题。这是一个比较浩大的工程,可喜的是,杨婷的《榜样教育研究》吸纳了许多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跨学科领域的学者关于榜样教育的理论探讨成果,梳理了榜样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初步构建了榜样教育研究的理论体系,形成了现在这个样本。

纵览全书,我以为有以下几点创新:

一是研究视角的创新。目前,关于榜样教育问题的研究尚处于经验总结阶段和停留在分散研究的层面,对于榜样教育的系统研究付之阙如。鉴于当前这种研究现状,本书以榜样教育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以增强榜样教育实效性、实现榜样教育科学化为归宿,对榜样教育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在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关于榜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基础上,作出积极的理论和现实回应,形成了较新的视角和学术观点。

二是研究内容的创新。研究视角的创新为榜样教育研究构建了宏观上的框架,而研究内容的创新使得本书获得了勃勃生机。本书不仅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榜样教育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充分的论证,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在榜样教育的理论回应方面:本书从静态的角度,揭示、分析榜样教育的基本要素、内容与结构,从动态的角度,考察、探索榜样教育的发展过程和规律。面对传统榜样教育的经验模式缺乏科学理论支撑的现实,在继承普通教育学之共性要素的基础上,结合榜样教育的具体特点,突出了榜样要素在榜样教育中的核心地位;针对传统榜样教育对内在运行主体忽视的弊端,将榜样教育视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双向互动的动态过程,彰显了榜样教育接受过程的价值与意义;在全面分析榜样教育各要素之间矛盾运动的基础上,通过对榜样教育总体过程和具体过程的深入分析,揭示了榜样教育应遵循的基本规律,为实现榜样教育的科学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榜样教育的现实回应方面:榜样教育作用的发挥不仅有赖理论准备,也离不开对现实条件的整合开发和利用。而在现实条件中,榜样教育的各种资源和依靠力量,成为榜样教育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成为榜样教育持续有效开展的动力基础。资源是榜样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支撑,而传统榜样教育对资源的利用缺乏全面性思考,导致榜样教育后天动力不足,发展空间受阻。本书通过对传统资源和现实资源的有效认定,在利用传统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榜样教育的理论资源,优化榜样教育的人力资源,开发榜样教育的信息资源和红色资源。同时,榜样教育作为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其活动的顺利开展有赖于多种力量的共同支撑。但由于在榜样教育过程中各种力量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因此,对于各不同力量主次地位、作用的界分与整合,使之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就成为必要。对此,本书不仅全面分析了家庭、社会和学校等榜样教育力量的具体地位与作用,而且运用交互决定理论,对有效整合各种力量的途径和方法,尝试性地进行了探讨。

在此基础上,本书一方面通过对榜样教育的内部要素、结构、过程、规律进行较深入探讨,清晰呈现了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画面和逻辑关系、组合方式,为榜样教育活动的科学开展和增强榜样教育实效性科学对策的探讨奠定了较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我们寻求榜样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一定的逻辑前提。另一方面通过对榜样教育的资源、力量、模式的较深入挖掘和有效整合,为拓宽榜样教育视野和寻找榜样教育有效路径,形成全面发展的新局面创造了条件。

三是研究方法的创新。史论结合是本书在研究方法上的一大创新。专著坚持从客观历史实际出发的原则。即以史实为出发点,而不是从概念或原则出发,搞单纯的概念演绎或逻辑推理,而是注重采取以论中有史,史中有论——史论结合的方法。全书坚持以史为线、以史为据,即以榜样教育历史发展的阶段、顺序、线索等为依据去作理论的概括、分析和论证。这种史论结合的方法,不但注重深入地挖掘了榜样教育的史料,讲究精当的分析,而且还注重把榜样教育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史实按一定论题的主旨加以聚焦,深入地展开论证和总结,最终理路出榜样教育的特点和本质。

当然,这部即将面世的专著,对于作者而言只是她学术研究的开端。毫无疑问,该书中仍有许多需要加强研究和完善的地方。比如对榜样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的研究和把握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榜样教育的规律研究也需要提升等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榜样教育研究来说也不例外。所以,作为学术研究,应正视榜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否则学术的科学性将受到置疑。好在杨婷已经意识到上述种种存在的问题,希望她在今后继续发扬在攻博期间的刻苦钻研精神,把已经意识到但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继续深入研究下去,争取在榜样教育的研究中取得新的突破。

是为序。

2015年10月28日于珞珈山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杨婷.榜样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杨婷.榜样教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杨婷(2015).榜样教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