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水浒传》研究史

ISBN:978-7-5203-0482-5

出版日期:2017-05

页数:421

字数:429.0千字

丛书名:《中华文化传承学术丛书》

点击量:9452次

定价:118.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石麟(中国水浒学会副会长)

勇强、蕊芹伉俪,均为项楚先生和沈伯俊先生门下弟子,也是近年来在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界崛起的新生代杰出人才。他们以小说研究为中心,旁及方志文学研究和道教文化研究等领域,硕果累累,令人刮目相看。

我与勇强认识并成为忘年交,已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前几年,他还为我的一本拙著写过书评。他们夫妻二人合著《〈水浒传〉研究史》一事,我早就听说过,一直恭候此书的问世。前年,在江西上饶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勇强曾经希望我给这本书写个序言,当时我未敢答应。个中原因有三:一来,他是沈伯俊先生弟子,而沈先生是蜚声文坛的小说研究专家,此篇序言理应劳烦沈先生大驾。二来,我虽然也写过几篇关于《水浒传》的文章,但那只是管中窥豹或盲人摸象,对于“《水浒传》研究史”这样的大题目,我实在缺少研究,不敢置喙。三来,那时我还在“延聘”期间,一切工作如同未退休,每周有课程二十多节,还得写那些完成考核任务的文章、参加大大小小的会议、填写形形色色的表格以及对二十多位本科生和硕士生进行论文指导。恐怕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认真阅读被“序”的佳作,生怕坏了别人的大事。因此,只有狠下心来谢绝了勇强的要求。今年十月,在陕西汉中的三国会上我又碰到勇强,他说这本《〈水浒传〉研究史》即将出版,再次要求我写篇序言。盛情难却,我觉得实在不好意思再推辞了,于是觍颜答应下来。接下来,就是在上面三点顾虑并未完全消除的前提下,认真阅读《〈水浒传〉研究史》,旋即勉力敷衍出以下文字。不当之处,还望勇强夫妇和读者批评指正。

《〈水浒传〉研究史》一书在占有大量原始文献的基础上,以时间为经,以《水浒传》研究专题为纬,将明代嘉靖迄今四百多年的《水浒》研究情况做了系统梳理。全书分为以下几部分:“绪论”部分交代了选题的原因和当前的研究状况。第一章为“明清时期《水浒传》研究”,主要对容与堂本和金圣叹评点本及明清时期文人笔记中有关《水浒传》的研究进行了探讨。第二章乃“近现代《水浒传》研究”,主要对近现代学者尤其是胡适、鲁迅、郑振铎等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介绍。第三章至第五章则是对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水浒传》研究情况的介绍,从成书、作者、版本、文本和评点五个方面进行了颇为详细的回顾和分析。最后,“附录”部分简单介绍了大陆以外的《水浒传》研究情况,“余论”则对四百余年的《水浒传》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21世纪的“水浒”研究进行了展望。

据我看来,《〈水浒传〉研究史》一书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学术史的贯通意识。

《〈水浒传〉研究史》以学术史的眼光对四百余年的《水浒传》研究情况从成书、作者、版本、文本和评点五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考察,力求站在历史的高度,从纵横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具有十分明确的学术史贯通意识。如该书第五章“当代《水浒传》研究(下)”,除第一节“近二十年《水浒传》研究概述”而外,以下各节为:“第二节近二十年《水浒传》成书与传播接受研究”,“第三节近二十年《水浒传》作者研究”,“第四节近二十年《水浒传》版本研究”,“第五节近二十年《水浒传》文本研究”,“第六节近二十年《水浒传》评点研究”。

第二,扎实的文献梳理。

《〈水浒传〉研究史》的研究材料上起嘉靖时期的文人笔记和小说序跋,下至2014年为止的当代学人最新研究成果,既包括大陆学者的研究,还将目光投射到了海外学人的成果。全书涉及《水浒传》原著文本八种,古籍书目三十多种,现代海内外学者论著、编著一百五十多种,论文数以百计。材料比较宏富,大致囊括了数百年来《水浒传》研究的基本文献,是当前已经出版的关于《水浒传》学术史方面文献最为丰富的著作之一。

第三,“点”与“面”的结合。

在全书的结构布局上,《〈水浒传〉研究史》既顾及史的全面概述,又考虑到对重要文献进行个案剖析。如对鲁迅评论《水浒》的分析就是如此。作者在第二章第三节中说:“鲁迅研究《水浒传》的成果主要是《中国小说史略》的第十五篇《元明传来之讲史(下)》和《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的相关文字。另外在鲁迅的杂文、序记和书信等文字中,涉及《水浒》的大约还有三十五篇之多,这还不包括《小说旧闻钞》中有关《水浒传》的资料和鲁迅的按语以及《鲁迅日记》中的有关文字在内。有的研究者将这三十五篇涉及《水浒传》的文字归纳分类,发现涉及《水浒传》的思想和《水浒传》人物的思想的有十一篇、涉及艺术的八篇、涉及图像的九篇、涉及书的性质的一篇、涉及资料的一篇、涉及目录的一篇、涉及书名的一篇、涉及版本的一篇、胡适作《水浒传》序的两篇。在这些专著和文章中,鲁迅对《水浒传》的源流、版本、作者和思想艺术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当然,由于有的文章系杂文,其中个别的提法与《中国小说史略》和《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的相关文字可能不一致,我们下面探讨鲁迅对《水浒传》的研究主要还是以学术专著为主,个别地方涉及杂文。”这样,就尽力做到了“点”“面”结合,并以此为基础建构一个系统的《水浒传》研究史。

第四,不盲从,有主见。

作者在罗列学术界已有观点的基础上,并没有盲目服从于某一种观点,而是在罗列、分析前人观点、材料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例如书中第一章第二节在涉及“明代署名李卓吾评点本的作者问题”时,作者写道:“关于署名李卓吾评本的真伪问题自晚明开始就已经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了。概言之有四种观点:一是认为两者都是真的,如容肇祖《李贽年谱》;二是认为都是假的,如鲁迅、胡适和黄霖;三是认为容本是真,袁本是假,如郑振铎、马蹄疾、肖伍等;四是认为袁本是真的,容本是假的,如戴望舒、何心、王利器、叶朗等。由于李贽著作屡次遭到统治者的焚毁,流传于世的《水浒传》评点已经不能确保是李氏亲手所作了。根据目前学界研究的情况,笔者比较倾向于容本系叶昼伪托的观点。”

从以上几点,我们已经可以大致领略到这本《〈水浒传〉研究史》的学术价值,当然,还有很多我没有看到的地方,只好请读者诸君睁开慧眼去发现之、评说之了。下面,我想对作者提两点建议:

其一,全书在体制方面还可以作进一步的调整,如可以将书中的第三、第四、第五章的材料进行整合,从成书、作者、版本、文本、评点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如果觉得一章难以容纳,可以分为两到三章进行。

其二,“附录”和“余论”的位置不太恰当,最好是先有“余论”,后有“附录”。因为“余论”属于著作本身的范畴,而“附录”中的有些内容则可以是著作内容范围之外的,甚至作者发表过的文章也可以收入其间。

以上评价也罢、建议也罢,都只是供作者和读者参考的。但笔者的一点感受还是要发表出来:对于喜爱《水浒传》并希望研究这一世界名著的读者诸君而言,勇强、蕊芹伉俪所奉献的这本《〈水浒传〉研究史》应该是打开那座辉煌而又永恒的艺术迷宫的一把金钥匙!

2015年10月26日于湖北黄石大地花城寓所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许勇强,李蕊芹.《水浒传》研究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许勇强,李蕊芹.《水浒传》研究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许勇强和李蕊芹(2017).《水浒传》研究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