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媒介、传播与文化系列之五

ISBN:978-7-5161-9883-4

出版日期:2016-12

页数:212

字数:200.0千字

丛书名:《全球媒介与文化软实力研究系列丛书》

点击量:9511次

定价:56.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专题:
基金信息: 本丛书受北京市教委“2014促进人才培养综合改革项目科研—全球媒介发展与文化软实力建构研究”项目资助 展开

图书简介

新媒介形式的出现必然会带来新的媒介文化并对整体社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当前,就技术而言,数字化不仅带来了互联网等新媒介,同样也为传统媒介带来一个转型契机和发展机遇,制作传输手段的数字化最终将实现传播的网络化。在数字平台上,各媒介的传播内容和形式得以融合,文字、视音频的接受终端多元化,电视机、电脑、手机等不一而足;就受众而言,媒介融合后产生的扩散受众,在弥漫的媒介景象中,即便没有直接接触媒介,却不可避免和媒介相关的话题,终究会间接接触到媒介形象,受众被包裹在各种直接或辗转的媒介形象中;就社会因素而言,经济全球化、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等与媒介融合相互促进,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当代媒介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也不再有以往的媒介界限,而是文字主导媒介、视听主导媒介和交往主导媒介交融一体,其中很难也没有必要将某一媒介与其他文化形式、科技和媒介体验区分开来。可以说,融合媒介环境下的全球传播正在并将继续构建其全新的媒介体系,也即以数字技术为推动,以互联网为基础,以文字主导媒介、视听主导媒介和交往主导媒介的交融为传播渠道,以报纸、电视机、电脑、移动终端及各类传感器等为接收终端的数字全球传播媒介体系,换言之,全球传播的传播介质并不局限于某一单一媒介,传播介质具有流动性、高渗透性、私人化、智能化等特征。通过流媒体传输方式,文字、照片和不同格式的视音频可以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传播平台上进行同步或异步传播,受众可以同步或异步通过各种数字化终端接收,传播介质以不同形式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媒体景观与现实世界水乳交融;同时由于电脑、手机等新媒体或视频接收端的高普及率,便携性等,传播介质也具有私人化的特征,以一种感官的直接交流而凸显,尤其是手机媒体,点对点信息即时传送的不仅是人际间的窃窃私语,更有大众信息、娱乐,人际交流与大众传播融于一体,固定时间和地点的大众媒介传播,正转换为高渗透的、私人化、智能化的信息传播。以此为基础和平台的全球传播在广度、深度、密度及向度上均有延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全球传播的本质,改变了我们获取知识传播文化的方式,有论者即称人文主义获取知识的公式是知识=体验*敏感性,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文化:社交网络以其自身的自中心、解构性、即时互动性等特质对社会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在智能技术发展万物相联关系重构的过程中,新的技术催生了新的新闻方式、娱乐方式和交往方式。科技与人文的关联前所未有的紧密,由此更对当代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也正是在对这一发展态势的思考过程中,全球影视与文化软实力实验室推出了此一系列论文集。回顾来看,2012年11月16日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语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宣布成立全球影视与文化软实力实验室。执行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媒介研究室(广播影视研究中心)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美国传媒文化研究中心)。作为国内首个影视与文化软实力实验室,“全球影视与文化软实力实验室”是从事媒介与文化集成研究和创新实践的学术机构,同时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建设和科研教学平台。实验室目标在于发挥媒体研究和多语种优势,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关注全球重大媒介和文化现象,推进媒介内容的创新和孵化,推动媒介与文化相关政策制定,促进中国文化内容形式的创新与丰富,注重学术资源的实践与应用,引导学科建设科研方向,服务高校文化传播的人才培养,并为满足国家的文化战略决策和国际传播需要以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做些尝试和探索。几年来,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验室和数据库建设:进行实验室的软硬件建设;关注影视等媒介传播和文化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前沿问题,追踪并分析全球影视发展态势和文化思潮,共同开展相关领域的学科建设及学术研究,进行跨学科研究和探索,分析全球文化传播样式并进行创新研发,调查分析受众媒介消费习惯及需求,为传媒业和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咨询服务。同时也致力于建立实训基地,为在校学生提供语言学习、翻译、媒介分析、文化研究的实践机会。

从出版来看,目前主要有两个系列,一是“全球媒介发展与文化软实力建构研究”系列论文集,二是“数字时代全球媒介、传播与文化前沿”译丛。实验室自2016年始承担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三方合作搭建“文化传播前沿研究与翻译实践平台”搭建工作,目前已经引进几本著作的版权并正在翻译中。

无论是原创论文集还是译丛,主要意图有三,一是以小模块拼构大视野。着眼于媒介的变迁与社会、文化的变迁,或宏观或微观,希图以一块块小拼图的积累,假时光之力拼构大视野;二是关注现实,服务于国家的文化发展和对外传播战略;三是回应变革,推进多学科贯通融合。当下全球语境下的文化传播和相关产业正在发生着剧烈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正在改变文化与传播产业的技术、受众与业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之前在文化与传播研究上的知识积累和理论建树。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交叉融汇,相互影响,技术和人文的力量越来越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目前正在编撰的论文集和已经引进版权的几本书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们的这个融合追求:技术与人文、理论与方法、思考与实证。总之,关注现实问题、关注前沿问题、为国家的对外传播战略服务,为新的学科集群建设服务,

目前已经陆续进入出版流程的有《美国文化二元性的电影呈现》《男性气质危机—美国类型片中男性主体的身份建构》《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国际传播研究》《媒体视角下的世界文化》《社交媒体环境中的国际英语频道研究》《电视模式与文化影响研究》等,视角多元、方法有别,文字各有旨趣亦不乏不足之处,以管窥当下全球媒介与文化之发展,见叶见林自在人心。感谢诸位专家、同仁、同学的支持和参与,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优秀的出版编辑团队,稍缺其中任何一人的付出便无今日之出版,亦渴盼诸位读者的交流与商讨,如是方能实现此一系列论集的意义所在。

社会学家Peter Berger曾说:社会学最好不要僵化为一种没有幽默感的科学主义的态度,因为这会使我们错失社会景观的诙谐;古语亦有云,学者有段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几年行来,有收获有缺憾,学术不易,创新尤艰,让我们继续严谨并诙谐着,兢业并潇洒着走下去,如何?

梁虹 殷乐

全球影视与文化软实力实验室

2016年11月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李国庆,芈岚,顾国平.媒介、传播与文化系列之五[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李国庆,芈岚,顾国平.媒介、传播与文化系列之五.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李国庆,芈岚和顾国平(2016).媒介、传播与文化系列之五.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