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高校精品课程传播共享研究

ISBN:978-7-5161-7371-8

出版日期:2015-12

页数:347

字数:364.0千字

丛书名:《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

点击量:10262次

定价:80.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任平1895303

2013年江苏师范大学文库即将问世,校社科处的同志建议以原序为基础略作修改,我欣然同意。文库虽三年,但她作为江苏师大学术的创新之声,已名播于世。任何真正的创新学术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文明的活的灵魂。大学是传承文明、创新思想、引领社会的文化先锋,江苏师大更肩负着培育大批“学高身正”的师德精英的重责,因此,植根于逾两千年悠久历史的两汉文化沃土,在全球化思想撞击、文明对话的语境中,与科学发展的创新时代同行,我们的人文学科应当是高端的,我们的学者应当是优秀的,我们的学术视阈应当是先锋的,我们的研究成果应当是创新的。作为这一切综合结果的文化表达,本文库每年择精品力作数种而成集出版,更应当具有独特的学术风格和高雅的学术品位,有用理论穿透时代、思想表达人生的大境界和大情怀。

我真诚地希望本文库能够成为江苏师大底蕴深厚、学养深沉的人文传统的学术象征。江苏师大是苏北大地上第一所本科大学,文理兼容,犹文见长。学校1956年创始于江苏无锡,1958年迁址徐州,1959年招收本科生,为苏北大地最高学府。20世纪60年代初,全国高校布局调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指示:“徐州地区地域辽阔,要有大学。”学校不仅因此得以保留,而且以此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得到迅速发展。在50多年办学历史上,学校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先后涌现出著名的汉语言学家廖序东教授,著名诗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吴奔星教授,戏剧家、中国古代文学史家王进珊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吴汝煜教授,教育家刘百川教授,心理学家张焕庭教授,历史学家臧云浦教授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人文学者。50多年来,全校师生秉承先辈们创立的“崇德厚学、励志敏行”的校训,发扬“厚重笃实,艰苦创业”的校园精神,经过不懈努力,江苏师大成为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2年,经过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并开启了江苏师范大学的新征程。作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首批有资格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目前有87个本科专业,覆盖十大学科门类。有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50多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并具有教育、体育、对外汉语、翻译等5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以优异建设水平通过江苏省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验收。学校拥有一期4个省优势学科和9个重点学科。语言研究所、淮海发展研究院、汉文化研究院等成为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文化创意为特色的省级大学科技园通过省级验收并积极申报国家大学科技园;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在内的一批国家级项目数量大幅度增长,获得教育部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多项。拥有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一批高端人才。现有在校研究生近3000人,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6000余人。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2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以举办国际课程实验班和互认学分等方式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接收17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校学习。学校在美国、澳大利亚建立了两个孔子学院。半个世纪以来,学校已向社会输送了十万余名毕业生,一大批做出突出成就的江苏师范大学校友活跃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今日江苏师大呈现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交相辉映,基础研究、文化产业双向繁荣的良好格局。扎根于这一文化沃土,本着推出理论精品、塑造学术品牌的精神,文库将在多层次、多向度上集中表现和反映学校的人文精神与学术成就,展示师大学者风采。本文库的宗旨之一:既是我校学者研究成果自然表达的平台,更是读者理解我校学科和学术状况的一个重要窗口。

努力与时代同行、穿透时代问题、表征时代情感、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本文库选编的基本努力方向。大学不仅需要文化传承,更需要创新学术,用心灵感悟现实,用思想击中时代。任何思想都应当成为时代的思想,任何学术都应当寻找自己时代的出场语境。我们的时代是全球资本、科技、经济和文化激烈竞争的时代,是我国大力实施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走向中国新现代化的时代,更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推动更加公正、生态和安全的全球秩序建立和完善的时代。从以工业资本为主导走向以知识资本为主导,新旧全球化时代历史图景的大转换需要我们去深度描述和理论反思;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遭遇时空倒错,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共时出场,因而中国现代性命运既不同于欧美和本土“五四”时期的经典现代性,也不同于后现代,甚至不同于吉登斯、贝克和哈贝马斯所说的西方(反思)的新现代性,而是中国新现代性。在这一阶段,中国模式的新阶段新特征就不同于“华盛顿共识”、“欧洲共识”甚至“圣地亚哥共识”,而是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生态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新发展道路。深度阐释这一道路、这一模式的世界意义,需要整个世界学界共同努力,当然,需要本土大学的学者的加倍努力。中国正站在历史的大转折点上,向前追溯,五千年中国史、百余年近现代史、六十余年共和国史和三十余年改革开放史的无数经验教训需要再总结、再反思;深析社会,多元利益、差异社会、种种矛盾需要我们去科学把握;未来展望,有众多前景和蓝图需要我们有选择地绘就。历史、当代、未来将多维地展开我们的研究思绪、批判地反思各种问题,建设性地提出若干创新理论和方案,文库无疑应当成为当代人的文化智库、未来人的精神家园。

我也希望:文库在全球文明对话、思想撞击的开放语境中努力成为创新学术的平台。开放的中国不仅让物象的世界走进中国、物象的中国走向世界,而且也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阔胸襟让文化的世界走进中国,让中国精神走向世界。今天,在新全球化时代,在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强力推动下,全球核心竞争领域已经逐步从物质生产力的角逐渐次转向文化力的比拼。民族的文化精神与核心价值从竞争的边缘走向中心。发现、培育和完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优秀的思想观念、文化精神和价值体系,成为各个民族、国家和地区自立、自强、自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路径和精神保障。文化力是一种软实力,更是一种持久影响世界的力量或权力(power)。本文库弘扬的中国汉代精神与文化,就是培育、弘扬这种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对世界有巨大穿透力和影响力的本土文化。

新全球化具有“全球结构的本土化”(glaocalization)效应。就全球来看,发展模式、道路始终与一种精神文化内在关联。昨天的发展模式必然在今天展现出它的文化价值维度,而今天的文化价值体系必然成为明天的发展模式。因此,发展模式的博弈和比拼,说到底就必然包含着价值取向的对话和思想的撞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出现了三种发展模式,分别发生在拉美国家、俄罗斯与中国,具体的道路均不相同,结果也大不一样。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是新自由主义价值观支撑下的发展模式,它给拉美和俄罗斯的改革带来了严重后果,替代性发展价值观层出不穷。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更证明了这一模式的破产。1998年4月,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的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明确提出了以“圣地亚哥共识”替代“华盛顿共识”的主张。但是,“拉美社会主义”至今依然还没有把南美洲从“拉美陷阱”中完全拔出。从欧洲社会民主主义价值理论出发的“欧洲价值观”,在强调经济增长的同时,倡导人权、环保、社会保障和公平分配;但是,这一价值并没有成为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有效“防火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因此,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形成“中国模式”,堪称很好的经济学教材。1895304美国高盛公司高级顾问、清华大学兼职教授乔舒亚·库珀·拉莫(Joshua Cooper Ramo)在2004年5月发表的论文中,把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概括为“北京共识”。通过这种发展模式,人们看到了中国崛起的力量源泉。1895305不管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G2”之一的中国如何,人们不可否认“中国经验”实质上就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新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它必然包含着中华民族自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合发展的共同体主义。而它的文化脉络和源泉,就是“中国精神”这一理想境界和精神价值,与努力创造自己风范的汉文化精神有着不解之缘。文库陆续推出的相关著作,将在认真挖掘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与世界各种文化对话中努力秉持一种影响全球的文化力,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增添一个窗口。

文库也是扶持青年学者成长的阶梯。出版专著是一个青年人文学者学术思想出场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他学问人生的主要符码。学者与著作,不仅是作者与作品、思想与文本的关系,而且是有机互动、相互造就的关系。学者不是天生的,都有一个学术思想成长的过程。而在成长过程中,都得到过来自许许多多资助出版作品机构的支持、鼓励、帮助甚至提携和推崇,“一举成名天下知”。大学培育自己的青年理论团队,打造学术创新平台,需要有这样一种文库。从我的学术人生经历可以体会:每个青年深铭于心、没齿难忘的,肯定是当年那些敢于提携后学、热荐新人,出版作为一个稚嫩学子无名小辈处女作的著作的出版社和文库;慧眼识才,资助出版奠定青年学者一生学术路向的成名作,以及具有前沿学术眼光、发表能够影响甚至引领学界学术发展的创新之作。我相信,文库应当热情地帮助那些读书种子破土发芽,细心地呵护他们茁壮成长,极力地推崇他们长成参天大树。文库不断发力助威,在他们的学问人生中,成为学术成长的人梯,学人贴心的圣坛,学者心中的精神家园。

是为序。

2011年2月28日原序

2013年11月5日修改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娟.高校精品课程传播共享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王娟.高校精品课程传播共享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王娟(2015).高校精品课程传播共享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