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虎年是我的本命年,今年我70余2了。过去说,人生70古来稀;现在说,60不算老,70、80满地跑,90、100也不少。两种说法综合起来,我现在这个年龄段既不稀少,但也已经进入老龄群体,则是不争的事实了。这就自然让我想起来要回顾一下走过的路,回读一下写过的东西,这算不算老龄心理反应,就要请教心理学家了。反正,我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加,回忆的心理越来越强烈了。在自己的这个本命年,自选自编一本文集的想法就是这样产生的,算是一种自我回忆、自我总结、自我慰藉吧。
哲学,按照马克思的理解,研究和回答的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时代性问题,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化的活的灵魂;按照毛泽东的说法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我是1957年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习哲学的,大学毕业后又在新疆大学从事哲学教学,1978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学的还是哲学,毕业后除了三年当编辑外,从事的还是哲学研究。所以,把我的职业定位于哲学,大概不会是有问题的。但是,我确实不敢把自己谈论的问题称为“时代问题”,也不敢把自己的文章称为“时代精神”、“文化灵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我这几十年中写下的文章,不过是一个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学哲学、用哲学过程中,对自己面临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某种思考和回答。如果用严格一点的标准来看,也许“某种思考和回答”还不够格,只能说是我对某个时期党的现行政策和理论的学习、理解、响应和宣传,是我“听话”过程的某种感想而已。
如果我们把“听话”理解为学习和继承,把思考理解为创造和发展。那么,这两方面既存在于人类的种系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于每个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种系发展中的每一代、个体发展中的每一个个体,都首先要学习、继承即“听话”人类前代或前人遗留下来的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前提和财富,然后再以此为基础,“思考”地发现、提出、解决面临的问题,通过各方面的创造,使自己获得新的发展。显然,善于处理这两方面的关系,对于种系或个体的发展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学习、继承、听话而没有思考、创造,就不会有发展,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学习、继承、听话,或不能善于学习、继承、听话,那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思考和创造,也同样不能实现发展。确实,从我懂事起,父母教育我的是听话,上学后老师教育我的是听话,入队入团入党后组织教育我的还是要听话。当然,通过听话,学习和继承了前人科学、知识和文化。但盲目地听话也使我犯过错误,“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写过错误的大批判文章、宣传过毛泽东晚年的某些错误理论。更为严重的是脑子长期专注于听话的结果是不会“思考”,脑子成了传声筒、扬声器,而不是思维的器官,写不出研究性的文章来,这种苦恼推动我认识到“思考”、特别是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推动我学会“思考”。我几十年的人生道路和哲学研究的道路就是学会“听话”和学会“思考”并学会处理好两者关系的道路。作为一个党员,当然应该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要“听话”;作为一个学者,则不能仅仅停留在宣传和重复现有的理论和政策上,而应该善于思考,独立地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论、新观点、新见解,研究要有预见性、前瞻性。这两方面在我的文章中都存在着。我承认,我写的文章具有很重的理论宣传色彩,但我也确实在独立思考上下了一些工夫,力图对我国当下现实采取一种建设性的批判态度,提出和分析了一些问题,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提出过一些自己的见解。
这本文集是按照文章撰写和发表的时间顺序集结编排的,其中绝大部分是发表过的,只有几篇是首次与读者见面的。从思考和理论创新的角度,我对《文集》内容进行了如下摘录:
(1)开展了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研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认为关于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在实践基础上统一的思想就是马克思的哲学本体论。指出,马克思这一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一种基础性、前提性、始源性即本体性的理论。从这一理论出发可以逻辑地到达其他理论分支。这一思想开辟了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新思路,可以得到社会结构理论,即唯物史观;从人的两重性存在理论还可以得到劳动两重性理论,从劳动两重性可以得到商品的两重性,而商品的两重性则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历史和逻辑的起点。人的两重性理论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就是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高度统一,就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随着人类实践的高度发展而实现的完美的统一。
(2)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实践标准作出了自己的阐述,认为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理论体系就是建立在实践观的基石之上的。有了科学的实践观才能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价值观、方法论。在论述真理的实践标准时指出,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解为实践活动开始之前不需要任何逻辑证明,理论证明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认为即将进行的实践活动越是复杂重大,依靠以往实践经验的、逻辑的、理论的证明越是重要,越是不可缺少。
(3)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应该概括当代科学技术革命成果,研究当代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问题、新特点、新规律,形成唯物史观的当代形态。
开展了社会系统论研究。主张把历史唯物主义和现代系统科学的社会系统论(社会系统工程)结合起来,论证了这种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认为结合的目的就是希望建立一种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吸收了现代系统科学中的社会系统思想的、利用现代系统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的新型的社会系统的理论—方法模型,并且期望这种新型的社会系统的理论—方法模型成为我们认识、分析、管理、控制、建设、改造现实社会系统的强有力的认识论、方法论工具。
认为从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新学科中,概括出如生态系统、生态意识、生态价值、社会系统、社会信息、社会控制、社会管理、社会组织结构、社会信息结构、社会控制结构等范畴。把这些新范畴引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把社会描述为控制系统、信息系统、复杂动态系统、开放系统,把社会描述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无疑丰富了我们对于社会系统一般性质和特点的认识,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历史观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也会丰富和扩大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功能。
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吸收当代系统科学的新思想,论述了社会系统的特征。认为社会系统是一种自组织系统,开放系统,复杂系统,是一种历史地形成和发展着的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人类实践活动、特别是在劳动的基础上进行的。社会系统通过这种扬弃前提,更换发展主导因素的机制,使它的发展成为一种从前提出发而不断地进步、上升的过程,使得组成它的要素、关系、结构都具有在人类实践过程中历史地形成又历史地改变的性质。而随着社会系统的因素、关系、结构的变化,社会系统在整体上就会得到更新。人类实践活动的历史特点、社会系统的因素、关系、结构的历史性质决定了社会系统的历史面貌。社会系统的整体性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历史地生成和演变的。
(4)认为当代社会生活中有一个很明显的事实,管理活动正在从各种具体活动中分化独立出来。这种管理活动除了受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影响之外,还取决于社会生产的技术工艺性质,社会的技术—组织—管理结构越来越清楚地显示出来了。因此主张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结构学说作出新的概括,提出了社会结构两重性理论,认为:生产力的社会性质—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这三者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了一种社会结构,这个结构是我们过去经常阐述和说明的。我们还可以指出社会还存在着另一种结构,即生产力的技术工艺性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因分工而形成和发生的技术组织关系—社会的非政治上层建筑(组织管理的形式、体制、设施)和社会科学。前一结构造成了人们在社会利益上的差别、对立,在私有制条件下,形成利益彼此对立的社会各阶级;后一结构是由社会对自然的关系、生产力的技术工艺性质决定的,它造成人们之间的职业区分。这一结构将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控制和利用的程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前一结构是利益性的社会结构,后一结构是功能性的社会结构。社会的这两种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存在的。生产力的社会性质和技术工艺性质互相关联着,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和生产过程中人们因分工而发生的技术组织关系互相制约着,政治上层建筑和非政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和社会科学也互相联系着,由此形成了社会系统的整体。社会系统的上述两种结构揭示了社会的二重性质,社会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这两个彼此区别又彼此联系的不同方面。忽视了哪一方面,都不可能对社会系统这种物质运动形式作出科学的分析。实际上,我们还可以把社会结构进一步概括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现实关系—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形式及其观念表现。于是,我们可以以最概括的形式把社会内在矛盾表述为人们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人们的社会结合形式及其观念表现之间的矛盾,而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人们会不断改变相互间的关系、改变人们间的社会结合形式及其观念表现,这种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
社会系统的性质表明它既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同时又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自然科学家转入社会领域大有用武之地。社会领域已经成为并且还将进一步成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彼此渗透、互相结合的领域,成为生长一系列交叉学科的肥田沃土。是不是我们还可以预计,社会还存在着我们至今没有认识的结构系统。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结构学说除了揭示社会系统中起基础和决定作用的因素外,还应该揭示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社会结构的多重性、层次性,充分显示当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多样性、有机性、生成性、整体性。
(5)开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研究。系统地研究和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认为社会形态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社会有机体,就是历史地演变着的社会系统,论述了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当代意义。指出,理论研究上真正重要的事情,不是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具体论述去抽象地争论它们姓社还是姓资,而应该去分析它们自身中所存在的社会基本矛盾,通过对现实矛盾的分析去寻找它们前进的现实途径,从今天的现实条件出发,对未来社会的新形态、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及其实现道路作出新的探索和论证。主张根据变化了的当代社会去丰富发展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
(6)开展了社会整体性研究,认为社会整体性是人类社会所具有的一种根本的存在特性,历史唯物主义也是一种社会整体论,是一种实践的、唯物的、辩证的、历史的社会整体论。论述了社会整体性的实践特性、辩证特性、时空特性。现在我们要对那种社会主义实践模式进行改革,在哲学上就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整体论去否定那种绝对整体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科学地处理社会整体性中的各种相互关系。
论述了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的发展和贡献。在论述过程中指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理论中实际上存在着建构社会整体性的两种思路、两种逻辑结构:一种是人—活动—社会整体,一种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形成的社会整体。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两个逻辑结构的理论前提也是不同的。但两者又是联系的、互补的,经过一定的解释和说明是可以互相转换的。科学地理解和综合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对人和社会所作的不同分析的理论思路、理论逻辑,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的理论本质,建构一个适应当代实践要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就成为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7)提出和开展了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规律性的研究。认为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规律是作为主体的人类社会和作为客体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辩证地统一的规律。这一规律实际上综合了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两个层次上的规律。以这一规律作为人类实践的指导性规律,就要探讨生态环境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相互关系。这不仅要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起来协同工作,而且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课题。
(8)提出并论述了总结和概括当代科学技术革命成果,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认为人和科学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和自然、社会的关系,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都属于人和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权利、责任,人应该追求怎样的价值,社会应该有怎样的发展模式等问题也都起源于并归结于人和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只是人和外部世界关系问题的一个侧面。我们只有抓住人和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来思考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使它适应于当前时代的要求。提出把唯物辩证法和现代系统科学结合起来,形成唯物的、辩证的、系统的发展观。提出概括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深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论述了当代社会结构在科学技术革命影响下所发生的各种变化,如,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形成了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方式、新的市场交换方式、新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新的财产占有方式和社会分层结构、新的权力和组织管理结构等,主张总结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影响下的现代社会发展规律,创建唯物史观的新形态。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开放的思想体系,理应随社会实践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理应回答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研究和回答过的问题,理应吸收当年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提出过的20世纪哲学发展中的积极成果,理应建构既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精神实质,又体现当代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体系、新形态。
(9)在讨论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1世纪中得到更大的发展、更广泛的传播,如何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哲学边缘化、哲学研究队伍萎缩、哲学教育和宣传缺乏吸引力等问题时,认为准确捕捉和回答时代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1世纪发展的根本途径。认为,围绕这些问题的捕捉和解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进行新的研究、发掘、解释、总结和概括,不断总结正在进行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新经验,不断概括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注意研究当代社会发展的新规律,努力吸收当代外国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积极成果,同时根据问题解决的需要进行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和哲学理论创新,建构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反映当今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在21世纪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10)提出并论述了当前推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新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①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性和当代性问题;②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意识形态性和哲学性、理论性、学术性问题;③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的关系问题;④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领袖哲学与学者哲学的关系问题;⑤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表现形态多样性之间的关系问题;⑥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新形态与问题研究的关系问题;⑦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与吸收其他哲学成果的关系问题;⑧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与概括具体科学成果的关系问题;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关系问题;⑩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问题。
(11)针对哲学界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称谓的争论,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称谓既要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唯心主义哲学和直观唯物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也要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不同组成部分的划分。综合上述两方面的要求,我们倾向于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实践性、辩证性、历史性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思维观都具有的共同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社会历史观)、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观(人生观、伦理观)具有的共同特征。当然,不要把这一称谓和其他称谓绝对地排斥和对立起来,在目前情况下仍然可使用诸如“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辩证法”,也可以使用“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哲学”、“实践史观”、“实践辩证法”。称谓毕竟只是称谓,重要的是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和指南,而不要把它变成一种“套语”和教条。
(12)开展了如何繁荣和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论述哲学社会科学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21世纪中的任务,就如何完成任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对社会科学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作出了独特的论述,明确提出强调从实际出发丝毫不意味着否定社会科学理论的重要性,它所反对的不是社会科学理论,而是对以往理论的教条主义态度和对以往经验的经验主义态度。
(13)开展了科学方法论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总结和论述了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方法论特征。就我国理论界如何开展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应在总结20世纪社会科学发展中的方法论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的研究逻辑以及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的逻辑。要进一步阐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进一步研究和回答当代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潮流中出现的方法论问题;进一步揭示人和社会的深层的基本结构,建构理论体系的元理论、元语言,把各门社会科学更有机、更完整地联合为一个逻辑上严密的整体;进一步揭示社会认识的特点,总结当代社会认识的新经验,发现新方法,进一步阐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论基础;进一步研究社会科学中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之间的关系,特别要研究它们各自应用的范围及彼此结合的形式和方法;进一步总结社会科学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关系,进一步阐明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逻辑以及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中介环节。认为开展社会问题研究是繁荣和发展我国社会科学的必由之路,论述了开展社会问题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14)开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研究。运用系统论观点对人的精神系统作出了科学分析,论述了其要素结构及其系统的整体性质,揭示了精神系统的规律。在第一个层次上,将人的精神系统划分为潜意识、意识、行为三大子系统;在第二个层次上,再把这三大子系统分别划分为若干子子系统;在第三个层次上,则把各个子子系统再划分为若干个子子子系统。在分析过程中厘清各要素、系统、层次之间的关系,揭示人的精神活动的若干特点和规律,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践进行了基本的理论思考。
(15)开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研究。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为新的生产力本身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化,至于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经济关系、新的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都意味着一种新的文化,新的社会形态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既是生产经济的发展史,也是基于生产实践基础上的文化发展史。新社会形态的优越性不仅表现在可以比旧社会形态更多更快更好地创造物质财富,还表现在它的新文化为人的发展开辟了更好的社会的精神的条件。新社会形态的优越性不仅表现在生产上、经济上,也表现在文化上。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主张探索文化建设发展规律,要正确分析和处理好十个方面的关系,解决好怎样建设的问题。
为了回答文化事业能不能市场化,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进行文化建设等问题,研究和论述了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和市场交换价值。认为文化价值、知识价值、信息价值不同于物质价值的生产,在市场交换中也应该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如何根据这种特点建立有利于文化、知识、信息事业发展而又体现等价交换原则的理论和形式,是市场交换理论面临的新课题。经济学家们已经提出这类问题,也形成了若干理论,当然形成成熟的理论还需做出很大的努力。
(16)提出并论述了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营利事业在目的、性质和功能上都是不同的两类事业,认为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营利事业是现代商品社会的两大支柱,不论缺少了哪一根,现代商品社会都会倒塌、崩溃。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实际上是现代商品社会中经济和社会、经济和文化、个人和社会、局部和整体、现实和未来之间复杂关系的结果。两者之间的协调可以使社会稳定持续地发展。认为社会公益事业中有一类事业是很难有市场销路的事业。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事业和高雅文学艺术事业历来是一种非营利事业;虽然举办这类事业的主体有个人、社团、国家的区别,但不同的主体在举办这类事业的时候,都不是为了营利,而是为了发展人类的科学文化事业,即把这类事业视为社会公益性事业;社会公益事业中有一类事业如教育、新闻、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设施,它们都是同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紧密相连的,人人都需要受教育、听新闻、接受医疗保健和获得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人们的这种需求在相应的经济条件的支持下也会形成具有规模的市场需求,就是说这类事业在客观上具备着进入市场成为营利事业的可能性,也确有一些经营者力图把这类事业变成营利事业。但是,把这类事业变成社会营利事业的做法却经常遭到这类事业内外的大多数人的反对,原因就在于这类事业就其内在本质来说是一种非营利的社会公益事业;社会公益事业中还有一类是慈善事业。认为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营利事业遵循着不同的价值规律。支配社会营利事业的价值规律是经济价值规律。支配社会公益事业的价值规律是社会价值规律,即对人自身的发展和社会整体上的发展所具有的价值。如评价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时,看它对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对人类未来技术开发的价值;评价文学艺术作品时,看它在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社会效益的价值;评价医疗卫生工作时,看它在提高人的体质和治病保健上的价值;等等。科学价值、学术价值、文学艺术价值、医学价值、社会规范和组织价值、文化价值都是非经济的价值,我们把这类价值统称为社会价值。人们就是用这种价值去评价科学家、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及其他社会公益事业家的活动成果对人类和社会的贡献大小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也不是由市场判定的,而是由相应的科学、文化、艺术等社会实践的长期发展判定的。因此,在各类社会公益事业中,人们之间的竞争,是以社会价值为基础、为标准的竞争。因此在当前改革的大潮中,从各类公益事业自身价值特点出发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并据此建立竞争机制,确实是一件非常重要而又紧迫的工作,建立这样的竞争机制一定会对我国各类公益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17)开展了经济伦理研究。论述了开展经济伦理研究的重要性、紧迫性,主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要的经济伦理观念,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伦理学。论述了经济伦理的产生、经济伦理的现实基础和哲学基础、经济伦理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其基本内容。论述了企业伦理的重要性,认为企业伦理建设是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所不可缺少的基础建设、软件建设,企业伦理中的根本原则应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理论基础中的重要构件,企业伦理中的各种具体规范、规则应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部分,从事企业伦理建设的组织机构应成为现代企业组织管理机构的组成部分。
论述了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影响,认为必须辩证地、历史地看待市场经济的道德影响。市场经济基础上形成的道德相对于前市场经济基础上的道德来说是一种道德的进步。认为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18)开展了市场经济的哲学研究。认为从往昔的中央集权的行政计划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巨大的历史性变革,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要求人们的思想、行为、相互关系作出调整和变革,而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又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解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问题,还要解决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对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唯物的、辩证的、历史的分析,使改革实践建立在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更加科学的认识基础上,是极为重要的。论述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容的前提和现实道路,辩证地分析了市场经济体制的调节功能,论述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质。
(19)开展了发展理论、发展哲学、发展观研究,批判了单纯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指出片面发展观是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当年工业化过程的产物,在当时并不是全无其历史根据,在推动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方面也不是全无历史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种发展观的片面性、局限性和各种弊端则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和突出。现在,国外提出的持续发展观,就是对过去那种片面发展观的克服和超越。但这种新发展观不应该局限于解决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而应该扩大为解决人和社会的发展模式问题。这种新发展观不是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目标,而是以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未来人类可持续生存为目标。它在处理各种关系的时候具有实践性、系统性、辩证性和协调性。因此,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语言把这种新发展观称为实践唯物的、辩证历史的、系统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论述了发展观与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关系,认为不同的发展观会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道路,会得到不同的发展结果。不同的发展观对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也会采取不同的态度。因此,只有实现发展观的转变,才能从指导思想的高度,根本解决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批评了我国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单纯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述了新发展观。认为只有这种新发展观及其所体现的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道路,才能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在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中所起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才能根据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提出更新、更高、更丰富、更多样的要求,才能把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放到越来越重要和突出的地位,才能为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日益扩大的经济的、精神的、社会的条件和空间。
(20)及时总结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成果,就如何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马哲史研究上,提出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和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和传播的规律,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形态的演变历史和规律。
(21)开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研究。论述了邓小平理论对时代特征、时代主题、时代本质的科学把握,论述了邓小平解决问题的新理论、新思路、新战略、新方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具有独到视角的论述,强调指出必须用唯物史观即用实践的、历史的、辩证的观点,科学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一理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与当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对社会主义的设想、突破了社会主义实践的苏联模式,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的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是有私有制、资本和市场的社会主义,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利用资本主义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是存在着阶级矛盾和阶级对抗的社会主义。如果一定要用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标准来衡量,那么,它是一种还不够格的社会主义。近30年来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所取得的成绩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也确实证明了这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实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社会化、市场化的正确道路。但认为这一理论并没有回答我们如何从初级的社会主义阶段过渡到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阶段的问题。
开展了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理论创新、基本要求及其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认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的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新概括、当代人类发展文明成果的中国化运用、新世纪新阶段新问题的新回答。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传统中所使用的发展和发展观概念,可以区分为三个对象域(或三个论域、三个层次)。第一种意义上的发展和发展观,是指世界观、宇宙观意义上的发展和发展观。第二种意义上的发展和发展观,是指社会历史观意义上的发展和发展观。我们党今天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既不是第一种意义上的发展观,也不是第二种意义上的发展观,是以社会形态处于量变阶段上的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发展观,是一种建设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第三种层次和意义上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的当代形态。
论述了民主的悖论,认为民主的悖论首先表现为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内在地包含着民主和专政的矛盾。民主政体还不可避免地内在地包含着多数人和少数人的矛盾,即名义上的多数和在实际上往往是少数的悖论。在现代民族国家范围内实行民主政体时,代议制的民主政体解决了古代直接民主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但同时形成了新的矛盾和悖论。主权在民和民实际上不掌握主权,或者说主权者和代表者的异化所造成的矛盾,就是现代代议制民主政体无法摆脱的一种矛盾。主张我们应该如实地承认民主内在地存在的矛盾和悖论,不应该不切实际地希望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解决所有矛盾,而应该从现实的具体条件出发,从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的解决方案中,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22)认为从特定角度看,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学会用和平民主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是20世纪人类社会的三大创造。但20世纪人类社会并没有完全解决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社会矛盾,而且还形成了若干突出的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如人口、生态环境、资源能源、贫富悬殊、南北不平衡、民族冲突等问题。21世纪将继承20世纪的文明成果,同时要解决20世纪的问题,探索利用市场经济体制去实现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新途径、新形式,不管人们主观上承认与否,都将实际上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时代课题。
把当代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究竟会走向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竟又会怎样发展,整个人类在21世纪又会经历怎样的命运,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想究竟怎样实现,概括为当代发展之谜。
认为我们应该正视现实、正视问题,发扬马克思恩格斯那种终生都在批判现实,捕捉问题,进行学术积累,不断自我超越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探索、研究和回答今天我们面临的时代性课题。既然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在破解历史之谜的过程中创建了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那么,今天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我们,就有理由有责任破解当代社会发展之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通过实践和理论研究,探索出一条在未来实现马克思恩格斯理想的新道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丰富、发展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中国化形态,让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成为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重新焕发出它的吸引力、号召力、凝聚力,成为工人阶级及其他劳动人民乃至全人类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
上面的简述不过是我自己在编这本《文集》过程中的一种自我回顾、自我检阅、自我点评,究竟算不算独到的思考和理论创造,还得由理论界和读者来认定。至于我提出的问题和观点有什么意义和价值,这就更要由后人来评点了。虽然自古文人都希望自己的文章永垂丹青,但实际上随着时间的脚步远去,绝大多数的文章都会被历史波涛卷入海底,或被封存在图书馆的角落里。我的这种命运也许比别人会来的更快更早些,过不了几年,曾经发表过文章的这个杂志那个报纸,就会找也找不到。所以,趁现在自己精力许可,选编这本《文集》,对自己的哲学研究做个总结,这不仅是聊以自慰,也是为了把分散发表的文章集中起来,方便翻阅。哲学和生活是有联系的,《附录》中提供的我的生活和经历的一些片断和侧面,可以作为我的哲学研究的某种背景和说明。
2010年7月31日于农光里202号楼2008号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来自共属的经验:现象学与哲学文集
作者:王凌云
图书 来自共属的经验:现象学与哲学文集
-
2
图书 屈学文集
作者:谭家斌
图书 屈学文集
-
3
图书 王学文《资本论》研究文集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辑部
图书 王学文《资本论》研究文集
-
4
图书 认识拉丁美洲——江时学文集
作者:江时学
图书 认识拉丁美洲——江时学文集
-
5
图书 文化社会学文集(1986—2014)
作者:刘云德
图书 文化社会学文集(1986—2014)
-
6
图书 当代哲学研究文集
作者:李建群
图书 当代哲学研究文集
-
7
图书 汤用彤集:近现代著名学者佛学文集
作者:汤用彤 黄夏年
图书 汤用彤集:近现代著名学者佛学文集
-
8
图书 彭立勋美学文集:全四卷(第一卷)
作者:彭立勋
图书 彭立勋美学文集:全四卷(第一卷)
-
9
图书 彭立勋美学文集:全四卷(第四卷)
作者:彭立勋
图书 彭立勋美学文集:全四卷(第四卷)
-
10
图书 彭立勋美学文集:全四卷(第二卷)
作者:彭立勋
图书 彭立勋美学文集:全四卷(第二卷)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