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通论(卷一)
图书简介
一个半世纪以来,世界社会主义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发展过程。尽管其间遭遇过大大小小的挫折,但社会主义的出现,总归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使世界的发展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社会主义作为理论、运动、制度的综合体,一经在历史中出现,其前进的步伐虽历经挫折,但却势不可挡,并正以自身所蕴含的客观必然性及巨大生命力,向世人展示着它的进步与未来。
人类社会是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开辟未来的,作为理性而自觉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更是如此。150多年来,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经历过高潮和低谷,包括革命胜利后的喜悦和建设过程的巨大成功,又有低谷的回旋甚至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制度性雪崩;既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推进,又有遍布世界的社会主义思潮、运动的遥相呼应;既有挫折后的沉沦,又有磨难中的奋起。社会主义经过150多年时间的洗礼,其丰富而深刻的经验教训积淀为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历史经验是社会主义推进的宝贵财富。可以说,在21世纪伊始,回视、总结、反思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是我们合理地把握社会主义未来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前提。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及四次历史性飞跃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发展过程和阶段的统一。在人类社会历史的演进中,社会主义作为理论、运动、制度的综合体,自有其所承担的历史使命,自有其产生、发展、终结的历史,因而表现为一个完整且又相对独立的动态过程。但在时代发展中,由于社会主义与时代特点的结合,使其发展过程在不同的时间坐标系统中呈现着不同特点,因而又具有了鲜明的阶段性。以发展过程与阶段统一的视角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曾发生了四次巨大的历史性飞跃。正是在这一飞跃中,凸现出科学社会主义与时俱进的品格与特征。
一 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阶段的统一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历来把人类社会视为过程的集合体,并具体阐明了人类社会通过过程转化向前发展的理论。人类社会是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不断转化的。不仅整个人类社会是一个服从于一定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而且每个社会阶段都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过程及其转化、过程阶段的统一,是人类社会内在联系的客观反映与必然趋势。
“过程”通常是指事物在空间上的扩展和时间上的推移,也即是事物产生、发展、转化及其灭亡的历史。它也是一个社会发展进化的概念。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从总体方面来说,包括两层意思:首先,从社会发展方面考察,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由于它自身所包含的矛盾,随着生命力的发展和社会的日益进步,它必然要发展到更高的阶段上去。从辩证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体现着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轨道,因而是一个过程。其次,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来考察,社会主义有一个由理论到实践,以及在实践发展中不断进行自我改革和自我完善的过程。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性,体现着它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呼应,折射出它在历史行程中存在与发展的必然性,以及左右着它自身发展进步的连续性。
所谓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可以作广义与狭义的理解,也可以作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的理解。从宏观上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首次阐明了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发展阶段的学说,分析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个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马克思认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需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的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社会主义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就此意义而言,社会主义阶段亦即上述所理解的社会主义的完整过程。微观理解即社会主义制度在与某些具体国家国情的结合中,对社会主义发展水平的客观把握。邓小平在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时,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
由于社会主义与时代有一个结合问题,因而使社会主义在世界发展的不同时期呈现出新的面貌和特征。这一特征,体现在人类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中,体现在这一理论指导上的社会主义运动中,更体现在社会主义现实制度的实践运行中。社会主义本身是一个“世界历史”进程,是人类社会必经的发展阶段,因而,以世界眼光审视全球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现实马克思主义者的一项使命。本书对社会主义的总体研究,就是依此而加以展开的。以世界眼光审视社会主义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其一,有助于人们理解社会主义的全球意义和巨大价值。在分析世界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制度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中,可以认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对现实世界的巨大解释力;其二,社会主义本身不是封闭性产物,它有着广阔的开放性胸襟,有着向实践、向人类、向未来敞开的品质。通过对全球性社会主义的研究,可以使不同的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社会主义理论、制度之间形成发展经验的互相吸收、互相借鉴,从而使社会主义在交流中获得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其三,有助于全球范围内社会主义的整体推进,使社会主义与人类历史形成科学的互律、互动。
二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四次历史性飞跃
自19世纪40年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世界社会主义理论、运动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社会主义学说实现了巨大的飞跃,社会主义运动得以蓬勃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转化为现实之后也在逐步巩固和完善。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第一次飞跃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之所以能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一方面是由于19世纪初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抨击现存社会的全部基础。因此,他们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
第一次理论飞跃完成的标志是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它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第一次完整的阐述,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部纲领性文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通过这一纲领性文件及其他科学社会主义著作,不仅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作了明确的回答和完整的表述,而且根据资本主义的矛盾冲突和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实践,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基本原理,构成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有力地指导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19世纪40年代之后,欧洲工人阶级从自发的阶级转化为自为的阶级,在批判资本主义、追求社会主义过程中掀起了一次次革命风暴。这就预示着,世界再也不会在原有轨道上推进了,人类社会从此展开了最生动最壮观的丰富历史。
(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第二次飞跃
人类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与实践发生第二次飞跃的代表人物是列宁,其标志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在于他把这一科学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揭示了俄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规律,率先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实体,使科学社会主义获得了崭新的内容,并获得了巨大发展。从此,人类历史开始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的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制度在俄国出现之后,即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和探索。从1917年到1921年,俄共实行的是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路线,是用“强攻”战术领导苏维埃国家。其主要目标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自上而下地建立一个涵盖整个社会的生活消费公社,按照一个全国性的计划把全国所有经济活动最大限度地联合起来,使生产最大限度地得以集中,对劳动尺度和消费尺度实行严格的计算和监督。1921年后,列宁在不断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形成了新的构想,探索并实行了“新经济政策”。按照列宁的说法:“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
在俄国社会主义理论与制度建设形成巨大飞跃的同时,世界性社会主义运动亦开展得如火如荼。20世纪上半叶,世界各地共产党组织如雨后春笋,并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开展着多种形式的斗争。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政党在为“自己政权”的形成探索着各种社会主义道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共产党则为了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而进行着解放斗争。同时,共产国际对世界性社会主义也曾发挥过指导作用。如果说,第一次飞跃时期,“共产主义的幽灵”主要的是在欧洲上空游荡,而第二次飞跃时期,科学社会主义的“幽灵”则在世界的大地上漂移。
(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第三次飞跃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到1959年古巴革命成功时,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已有15个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体系。各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进行了自己的探索,使社会主义事业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重大发展。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继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在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性地应用于中国革命的实践,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国情这一具体条件下,它成功地解决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创立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并形成世界社会主义体系时期的科学社会主义。
“二战”之后所建立的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在艰难的环境中都有程度不同的发展。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影响,一些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也通过不同的斗争方式,证明和扩展着社会主义的影响。世界性社会主义运动形成了空前的高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在新的环境中寻求自身存在合法性的根据,开始选择不同于传统的斗争形式。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由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参与,在反殖民主义斗争中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虽然历经坎坷,但却在世界更为广阔的领域中取得了历史性进步。虽然由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破裂,共产党之间发生了争论,产生了消极影响,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事实是不容否定的。
(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第四次飞跃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相对世界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建设中走了弯路,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面临着当代资本主义的严峻挑战。在这一现实面前,许多国家先后认识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纷纷进行改革。至20世纪70年代后期,正当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冲破苏联模式的束缚,寻求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为实现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飞跃而苦苦探索的时候,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改革的大潮中,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迎着风浪前进的典型代表。在实践中,邓小平围绕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依靠力量和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进行探索,在新的形势下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基本问题形成了全新意义的答案,并在这一探索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探索的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是实现现实社会主义由单一模式向模式多样化过渡时期新的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总结。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改旗易帜,使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遭受重大挫折。但是,社会主义并没有在这一复杂局面中沉沦。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使社会主义制度在完善中迸发出无穷生机,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捍卫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在理论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等方面的重大创新性认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把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本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走出了新的路子。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也随着形势的变化,探索斗争形式,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多样化发展的积极态势。
社会主义发展的四个阶段、四次飞跃、四个高潮,说明社会主义虽然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但迎难而上,在世界发展中开拓出自身的新境界、新天地。这既初步证实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又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强大生命力。
三 科学社会主义与时俱进的特点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是凝固不变的,同样,以其所指导的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也不是静止的。江泽民认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社会主义与时俱进,要求社会主义在发展中,必须跟踪时代的特点,必须反映世界发展的总体特点。迄今为止,社会主义制度是最能体现效率与公正的社会制度,它应该在不同的时代站在历史的最高处,在世界之发展背景中置于制高点。时代发展到何种程度,社会主义也应该发展到何种程度,社会主义必须体现时代特征,成为时代精神的体现者和时代潮流的领先者。社会主义是世界性的运动或制度,是“世界历史”推动中所孕育、产生的新生事物,因此,它必须深刻反映世界发展的特点,总结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的新鲜经验,跟随世界的发展而进步。社会主义的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才能在时代和世界的推进中实现自己的历史任务及最终理想。否则,社会主义就会成为时代和世界的落伍者,就会在历史的发展中丧失自身存在的根据。
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150年的历史行程看,在不同的阶段,无论理论、运动还是制度,都围绕一个主题来进行,这一主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社会主义所面临的环境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世界发生重大变化,各国的实际也在发生重大变化,无产阶级政党本身也发生着重大变化。人类社会发展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期待新的理论创新,社会主义运动实践有赖于在新条件下对新道路的开辟。因此。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基本问题,不可能形成一劳永逸的答案。对这一问题的求索,是一个长期性课题,也是一个异常艰巨的任务。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前提下发现、提出了社会主义理论。他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作了谨慎而科学的初步构想。列宁所处的时代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在这一时代中,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指导世界革命的过程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作出了新的回答,并在此基础上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形成了新的理解。如社会主义从“共同革命胜利论”向一国革命胜利论的转化,社会主义必须充分发挥商品经济的作用,社会主义建设有建立在国情基础上的特殊性,社会主义是一个改革开放的社会,等等。这一系列的新思想、新判断,使科学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崭新阶段——列宁主义阶段。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结合时代特色和中国国情,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形成了具有新时代特点和中国气派的答案。邓小平结合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特征,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出了进一步的回答。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等问题上的理解,产生了全新意义,充分地体现着20世纪末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实践水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是立于21世纪的更高起点,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所形成的新的理论概括。
当代世界,已呈现出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特点。这一时代的变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丰富性理解和飞跃性发展,提供了前提与根据。当前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制度在世界上形成了多种探索形式、多种发展道路,都说明了这个特点。面对当代世界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面对风云激荡、瞬息万变的世界,面对社会主义运动提出的一系列新课题,社会主义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上不断进行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才能奋发有为、前景灿烂。这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其生命力的本质之所在,更是走向未来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结合实践的变化而变化,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品质。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内容的多维性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从内容上看,有着“一”与“多”相结合的特点,这一特点可以具体地诠释为“一总三分”。所谓一总,即指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内含着严密的逻辑,是一个科学的整体;所谓“三分”,指科学社会主义包括理论、运动、制度建设三个方面的内容。把握其“一总三分”的特点,对于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运动与发展,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一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是一个整体运行过程
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及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理论体系,它研究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目的,更关注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道路和实践问题。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恰恰蕴含在其内容的丰富性之中。科学社会主义有着多方面的理论观点,这些观点有着相对独立的价值。但这些观点并不仅仅是一棵棵孤立的“大树”,而是由多种“树木”构成的“森林”,其严密逻辑把这一个个观点缀连成不可分割的整体。科学社会主义丰富的内容,构成了统一的一块“整钢”。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整体”,其含义是要求人们在研究、实践这一理论体系时,必须实事求是地把握住这一理论体系的真谛和精髓。否则,“为我所用”式的乱引“语录”,或是抓住一个观点进行僵死的理解,就会肢解科学社会主义,销蚀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历史价值。这当然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之所为。
邓小平针对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对毛泽东思想任意加以割裂和歪曲的做法,进行了严肃的批判。就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他指出:“毛泽东思想有丰富的内容,是完整的一套,怎么能够只把‘老三篇’、‘老五篇’叫作毛泽东思想,而把毛泽东的其他著作都抛开呢?怎么能够抓住一两个观点,就片面的进行宣传呢?”
科学社会主义的完整性,不仅体现在理论方面,也体现在运动和制度方面。这一完整性在运动和制度方面的体现,即指世界社会主义有着相互学习、借鉴的品质,又指社会主义运动、制度的发展中充分反映、体现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这是因为,科学社会主义不只是一种一般的理论学说,而且还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必经的一个阶段,是一种社会形态。作为描述社会形态的社会主义,必然有着总体性要求。这种要求在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中充分地得到了体现。回顾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这一问题。由于历史上曾有过空想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以及其他各种面貌的“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与科学社会主义可能有着某些“话语”的相似,但从总体上看则是相异、相悖的,如果不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完整理解,就可能导致科学社会主义与杂七杂八“社会主义”的混淆。20世纪60至70年代,当时自称社会主义国家的有数十个之多,但大多与科学社会主义貌合神离。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虽然也对马克思主义的“幽灵”很推崇,但由于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肢解,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任意诠释,我们也并不认为其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总之,科学社会主义是完整性的理论和整体性推进运动形式的总括。任何对其的肢解或断章取义,都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质,在实践上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背离。
二 社会主义发展:理论、运动与制度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虽体现着整体性特征,但在社会主义的推进过程中,又是沿着理论、运动、制度三个维度而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内涵结构本身就包含理论、运动、制度三个层面。首先,它是一种运动——“共产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运动。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
科学社会主义首先是一种学说,一种理论体系。恩格斯在1847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草案《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就明确指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理论,其产生几乎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同步的。任何思想体系的产生都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受到历史条件所制约、决定的。科学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无产阶级形成为独立政治力量的条件下才有可能产生出来。正如毛泽东所说:“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还有另一个维度,即社会主义制度。科学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列宁领导下实现的。这是20世纪初世界舞台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是科学社会主义所结出的第一个现实果实,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使命和理想追求进行的实践验证。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等也进行过谨慎的预想,但总归是在理论中的体现。“十月革命”的成功,才使这一预想的实践作用得到发挥。自社会主义制度出现之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内容又开辟出一个新的阵地,并成为人们理解、检测社会主义水平的最主要的“参照系”。社会主义制度出现后,历经曲折,逐步发展,一直到20世纪中叶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其取得的成绩令世人瞩目。但后来由于内部发展的动力不足,再加上外部干扰因素过多,导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系列社会主义制度的崩坍。但中国、越南、古巴、朝鲜、老挝等社会主义国家在艰难中奋起,通过改革使社会主义胜利地挺进到21世纪,并在新世纪的起点上焕发出社会主义的生机。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仍然在向未来世界展示着。
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制度三者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一般来说,在社会主义运动和制度建设中,由于时代条件的新变化,社会主义理论又在不断地被修正、发展着。当然,由于具体国情的不同,对于社会主义的探索中也呈现出理解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但是,在对社会主义基本本质的维护上,都有着共同的立场和原则。比如,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社会主义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始终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始终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等。否则,就违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主旨,也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当代,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正呈现出理论、运动、制度良性互动的推进态势。针对20世纪末期的社会主义动荡和挫折,各国共产党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经验教训的反思,进行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解读、重新理解,并结合当代世界发展特点和本国实际,在实践中发展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运动通过动荡洗礼和分化组合,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消沉之后,重新活跃,并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步骤、新举措。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虽然经过了大浪淘沙,仅存少数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但却在新的起点上,通过改革举措的实施,使社会主义制度日趋完善,并在历史的潮头向着未来昂首阔步,奋勇前进。
三 社会主义发展多维性分析的方法论意义
社会主义发展具有“一总三分”的特点,对于社会主义的研究,也应体现出总、分结合的思路。否则,就会使科学社会主义或者归之于抽象的窠臼,或者形成相对主义的理解,很难展现其真实内容与生命力。对社会主义发展进行多维性分析,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从理论上看,坚持对社会主义多维性分析,可以激发理论的活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其永葆与时俱进的品格。以往理解或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往往是从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的内在逻辑出发,想当然的引出其结论,这就使社会主义不可避免地具有了抽象意义。实际上,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后的150多年间,其理论始终处在发展进程中。这一发展,与社会主义运动和制度建设的推进如影相随。时代的转换及其新特点的出现,使社会主义运动及其制度建设,必须在对现实实践的观照中,形成新的特点。而在运动与制度更新的基础上,又推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以往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主要教训,恰恰在于忽视运动和制度的现实更新要求,用抽象理论评判、分割现实,导致理论的停滞,并进而影响社会主义运动和制度的应有创新,以至于在实践上对社会主义造成不良后果。历史上,我们曾把世界上一些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理解为修正主义而大加挞伐,总以其某些理解因与马克思的个别结论没有保持“一致”而冠之以“离经叛道”的帽子。而社会主义国家,没有从时代变化的基础上认识到社会主义运动、制度更新的必要性,只是从马克思的个别理论出发来确定社会主义的现实步骤,进而造成教条主义的泛滥。这一教训是深刻的。从社会主义运动和制度建设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实践都是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的。社会主义理论与运动和制度的结合各有其特点。在世界性社会主义运动和制度的发展过程中,既有过对理论理解的教条主义化方向,也有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而导致实践发生扭曲、变形的问题。由于忽视了对理论、运动、制度综合性研究,对社会主义实践造成的损害是多方面的:首先,从社会主义国家自身的发展来看,由于在时代进步中不能协调制度与理论发展的同步,相当多的国家都经历过“左”的思想的蹂躏,从而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方面呈现出僵化色彩,致使社会主义活力不足,最终导致发展上的困难。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理论与制度拉开距离并出现挫折时,苏东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走向另一极端,即干脆摆脱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而转向民主社会主义,以致在实践上与社会主义道路分道扬镳,最终使共产党丢掉了执政地位,使社会主义制度灰飞烟灭。其次,对科学社会主义作分割理论、运动、制度式的理解,导致视野闭塞和对社会主义运动和制度评价标准的自以为是。由于大多数政党只是以自身的运动和制度特征来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因而在认识其他政党的社会主义运动或社会主义制度时,如果和自己的不同,往往便认为是教条主义或修正主义,因而造成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体系内部的争论、分裂和互相攻击,甚至一些国家有着不同或对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这种分裂,既削弱了社会主义理论在世界的影响,同时对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也造成严重的伤害。
只有从理论、运动、制度统一的高度把握科学社会主义,才能使社会主义形成整体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更重要的,坚持这一科学的认识方法,在三者统一中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整体性,对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制度发展的价值整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提示人们:只有在三者的结合中,才能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健康发展,只有在社会主义运动、制度之间通过相互参照和借鉴才能推进社会主义的发展。
第三节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社会主义发展,既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普遍、共同的“本质”,又有着特殊性要求。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规律性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和统一趋势,在具体实践中则表现为模式的多样性与特殊性。
一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一重大原则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深刻表现了事物自身矛盾的本质,揭示了事物内在矛盾及其发展的丰富内容。研究事物的矛盾,归根到底都是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正如毛泽东所说,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社会主义普遍本质的形成和体现,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社会形态演进中的一个必经阶段。社会主义绝不是主观臆想的产物,而是人类社会规律通过自身的客观力量所反映出的必然。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依据社会发展规律的提示,并从当时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环境的研究入手,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细胞——商品,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奥秘”及其存在的暂时性,把握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和资本主义的特殊运动规律,阐明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特殊运动规律,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般原理。这一原理,成为各国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的战斗旗帜和行动指南。科学社会主义一经产生,其中所包含的普遍性原则及理论意义,便吸引着世界无产阶级为之而奋斗。随即,理论的科学性转化为实践层面上的科学性,在20世纪,欧美及亚洲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开展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并从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
科学社会主义包括的基本原则和普遍性特征,有着丰富的内容,如承认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必然替代物,并把这一替代过程视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展示;社会主义社会承认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在国家政权、经济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有追求公有制和最终消灭剥削的意向;社会主义具有按劳分配的发展趋向;社会主义在物质、精神、政治三个文明建设中必须有相对资本主义的更高速度和质量,等等。同时,这种普遍性,还包括研究、推进社会主义的科学方法,如:社会主义研究和建设,不是从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是从客观事实出发,从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出发,社会主义要在保持与时俱进的姿态中始终寻求着新的发展动力和发展前景。对此,马克思认为:“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
认识矛盾的普遍性,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有着重要意义,同样,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特殊性,亦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一个事物之所以能够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就在于其内部包含的矛盾具有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不了解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就不能发现事物运动和发展的特殊原因,也就谈不上正确处理事物的矛盾。科学社会主义蕴含着普遍性特点,但在实践推进过程中,它最终又通过一个个具体而特殊的运动、制度来体现。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在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的结合中,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体现出不同的“特质”。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明确指出,不管世界历史发生了多大变化,《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对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一条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原则,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根本保证。回顾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社会主义运动和制度建设遵循这一原则,就会成长、壮大;违背这一原则,就会导致挫折甚至失败。列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在帝国主义条件下,根据其发展不平衡规律,抓住其统治的薄弱环节,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少数几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这就与马克思的革命共同胜利论有了理解上的差异,并在实践上一举取得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时,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但又结合中国国情,对革命道路作出了不同于俄国中心城市武装起义的形式,而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式道路,并取得了革命成功。在20世纪末期,针对中国社会主义如何发展,邓小平从时代精神、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这一客观条件的变化出发,指出:“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具体实践的统一,是一个整体性原则,决不允许割裂。如果在理论和实践上割裂了二者的统一关系,将会发生重大的失误。脱离具体实践,科学社会主义就会转化为抽象、僵滞的东西,就会在理论和实践上犯教条主义与“左”的错误。在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中,之所以长期存在教条主义习气,并在实践上妨碍了社会主义活力和优越性的迸发,关键的就是割裂了二者的统一关系。这表现为在社会主义的推进过程上,不照顾时代变化和国情所体现的新特点,只是从书本出发,从理论出发,使社会主义带着经济、政治体制的偏失而匆忙上路,从而阻碍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对科学社会主义能否做到坚信而不迷信,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生死存亡。正如邓小平在反思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之后所指出的那样:“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二 社会主义发展的多样性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原则本身就内含着对社会主义发展多样性特点的确认。这是因为,各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历史诸因素有着与他国不同的特点,因而在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发展形式的选择上,都有着某种程度的“自我”特点。在原则和实际的结合中,社会主义必然呈现出丰富性、多样性的品质。
社会主义发展的多样性特点,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中不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也不允许照搬别国的模式。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各国都要走向社会主义,但是由于时代和国情的不同,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模式又是多种多样的。正如列宁所说:“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都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主义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社会主义发展的多样化,这是一个朴素而实在的真理。而在认识并承认这一真理的过程中,许多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种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长期束缚着人们的思想,把苏联的经验神圣化,把权力过分集中的体制与社会主义制度划等号,这不仅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的发展,而且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声誉。实际上,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都照搬了苏联模式。这一照搬的后果是:首先,照搬本身就说明社会主义脱离了自己的国情,使社会主义成为没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这就难免使社会主义具有抽象、僵化特征。其次,从照搬的模式来看,苏联社会主义本身没有适时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时代条件相结合的原则,因而有着明显的僵滞特点。这种特点随着模式的输出无疑感染了他国社会主义,这就使社会主义国家的抽象性特征雪上加霜。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形成改革浪潮,其实践指向即是对苏联模式的否定和放弃,尤其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改革,更是在放弃模式照搬的前提下对中国式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邓小平通过科学地分析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明确指出:“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和制度发展中,多样化的趋势日渐明朗。这一多样化,既是科学社会主义与本国实际结合的产物,又是时代发展形成的必然。当代世界和时代的发展,其多样化特点非常鲜明。对此,江泽民认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应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三 科学社会主义多样化发展的未来趋势
进入21世纪之后,在20世纪兴起又在20世纪遭遇重大挫折的社会主义,其前景如何,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西方一些政治家预言,在20世纪崛起的社会主义在21世纪将会灭亡,并将作为最反常的政治和理性畸形物被载入史册。社会民主党预言,21世纪将是社会民主主义战胜科学社会主义的世纪,社会民主党人将是传播“社会主义”的唯一力量。上述有关对社会主义未来的理解,由于脱离了历史,缺少了科学,因而是主观随意、一厢情愿的。关于对社会主义未来的畅想,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持十分谨慎的态度。恩格斯在回答记者关于共产党人将提出什么样的最终目标这一问题时,指出:“我们没有最终目标。我们是不断发展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吗?您在我们这里连它们的影子也找不到。”
21世纪,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将会在互相依存、和平竞争中成熟和壮大。全球化是随着资本主义而出现的。在以往的发展中,资本主义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但全球化并不是资本主义的独属物。从发展的空间角度分析,资本主义随着交往的扩大,而形成了自身的发展。但当资本主义的触角凭借全球化这一载体而渗入到世界各个空间时,它的发展的极限已经到来。当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已不能外移、转嫁时,其各种弊病就会暴露无遗。从当代来看,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开始放缓,资本主义社会结构明显活力不足,全球化对资本主义所形成的“限制”已日渐端倪。在全球化进程开展如火如荼的20世纪80—90年代,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崩塌局面,完全是因为社会主义从封闭转向开放,在全球化的冲击下而形成了一个“不安定”区间,由于经受不住震荡而使社会主义遭遇“临时性”挫折。可以说,在全球化的竞争中,社会主义制度以其自身的活力和公正性,将有着更大的赢面。社会主义有着充满希望的未来和辉煌的前景。
21世纪的时代特点,将使多样化的社会主义发展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21世纪,时代的主题仍是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特征,为社会主义营造出空前的机会和外部条件。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环境中,社会主义在应付错综复杂的内外条件下尚取得重大发展;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社会主义国家应用经济增长、社会公正、社会全面发展的优越性吸引群众,并向人类证明:社会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理论是最完善的思想体系,社会主义运动是向最美好理想追求的环节与过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是走向美好未来的载体并为理想的实现开辟着道路;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制度不仅不会在21世纪沉沦,反而会赢得自己的未来与胜利。
第四节 《科学社会主义通论》的理论性质及其意义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由于它的科学性与影响力,吸引了众多人的广泛研究。即使在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类的教材、专著就有上百种之多。本书之所以称为《科学社会主义通论》,自有其与以往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不同之处,其独特之点,即突出了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框架体系方面的创新性和系统性。
一 《科学社会主义通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制度的基本观点、内在规律、主要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科学社会主义通论》,即是通过对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制度的综合考察,在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揭示社会主义产生、演变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专著。《科学社会主义通论》就其特征而言,具有包容着社会主义原理、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制度的综合性,同时它又有理论、运动、制度各自纵向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横向涵盖贯通而又交叉辐射的立体性分析与探索。《科学社会主义通论》之所以称为通论,就在于它在时间上打通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所代表的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形成了社会主义从历史到现实的“过渡”;在空间上打通了理论、运动、制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其形成为整体性活动;在内容上打通了社会主义普遍原则和具体“现实”的互动,从而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生动性。而这类问题恰恰是以往研究中所忽视的,但又恰恰是研究社会主义所必需的。我们之所以迎难而上,把其作为研究课题,其动力就在这里。
《科学社会主义通论》与社会主义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不同。社会主义思想史是研究社会主义思想或学说产生、演变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它要考察的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这就要求人们通过按照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来了解社会主义是什么。它一般不把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包容入自己的视野。而《科学社会主义通论》则不同,其研究对象不仅仅是思想史,而且还包括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实践进程。它从多侧面、多角度考察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过程。它所涉及的内容比社会主义思想史要宽泛得多。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通论》浓缩着社会主义理论、实践发展的整个进程。
《科学社会主义通论》与社会主义运动史、社会主义制度史等学科的研究对象也不同。后者研究的是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的发展史。尽管它也涉及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问题,但不可能揭示理论的发展全貌和与时俱进的特点。它是对理论“背景”的借用,而不是对理论发展的关切。而《科学社会主义通论》则贯通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把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通融为一个历史轨道从而把社会主义的发展特征一览无余地展示出来。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合理性,在二者的互动、互证中而加以体现。思想史的合理性因缺乏实践的支撑往往具有某些虚幻的意义;实践史的描述如果没有理论的结合也就具有了“不确定性”和“自发性”色彩。就此意义而言,科学社会主义通论的研究对象,对此学科的建设有着更大的科学性、严谨性要求,对研究者的自身素养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科学社会主义通论,对于社会主义思想史、社会主义运动史而言,更具有综合意义。
《科学社会主义通论》与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学科的研究对象亦不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是研究变革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新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关于“变革”和“建设”的基本原理,仍属于理论学科。它虽然也关注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但更重视的是理论逻辑的推进,实践逻辑只不过作为辅线而隐蕴于其学科的背后。而《科学社会主义通论》则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逻辑”,它在二者统一的基础上展示社会主义的整体性。如果说,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是从“静态”的角度把社会主义变革和发展中的经验通过历史的沉淀而在思想中固定下来,而《科学社会主义通论》则是动态的把社会主义描述为一个连续不断的前进过程,是从历史的视角把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还原为活生生的产生和运用过程;原理性研究揭示的是社会主义侧面,《科学社会主义通论》展示的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全貌。
《科学社会主义通论》既然有着独特的研究对象,也就要求相应的研究方法与之适应。其研究方法体现着如下特点:
首先,史论结合。《科学社会主义通论》既是对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的展示,又是通过理论、运动、制度的综合分析而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提炼。史论相互映照,相互促进,相互佐证,成为本书的一个特色。被研究的激情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内蕴的科学精神所支配,研究者身不由己地“回到”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时代,身临其境般的与“马克思”对话,就当时的社会主义运动、制度发展的特点进行意见“交换”。我们在聆听了伟人的“教诲”后,又结合不同时代社会主义运动、制度发展的实际,形成了我们自认为的“不易之论”。
其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巨大历史意义和实践价值,就产生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脱离了实践的理论易“虚”,脱离了理论的实践则“盲”,这是千古不变之论。为了既克服以往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中的一些“纸上谈兵”倾向,又克服社会主义的“非理性”特点,我们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作为《科学社会主义通论》研究中的主要原则。我们之所以把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制度的推进纳入统一视野进行整体研究,即是我们力图对这一原则的实际贯彻。
再次,时间坐标与空间坐标的统一。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过程。其发展的连续性,使我们可以把握社会主义的历史感,其发展的阶段性使我们认识了社会主义的创新意义和时代感。从时间坐标上分析,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来的150多年,是一面飘扬的旗帜,而在不同的历史过程,科学社会主义面对不同的环境和历史任务,其在发展中又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揭示出这种阶段性,可以向人们展示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持续性、创新性及与时俱进的特点。从空间坐标上分析,社会主义本身是“世界历史”性产物,作为理论、运动、制度发展的结晶体,体现着统、分结合的显著特点。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时代背景与世界大势,也构成了新的审视社会主义的宏观背景。空间坐标的定位,使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少了一些笼统性,使不同阶段的社会主义成为人们可感觉、可理解的活生生的客体。时间与空间统一坐标的构造,是《科学社会主义通论》所要求的,在实际操作中,它也确实是我们顺利完成此书的方法论条件。
二 《科学社会主义通论》的框架体系
《科学社会主义通论》有着独特的研究对象,有这一对象所决定的方法论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们形成了此书的框架体系。全书共分四卷,每卷包含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制度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与19世纪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19世纪40年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本卷从发展意义上,分析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理论前提,并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过程。从理论上,阐述了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关于资本主义的一般理论、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与历史使命、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革命、过渡时期和无产阶级专政、共产主义社会及发展阶段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之后,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形成互动作用。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到1848年欧洲革命、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巴黎公社,半个世纪的革命运动过程及经验在书中得到反映。社会主义制度由于还没有建立,因此没有专设篇目。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构想,在本卷有所体现。
第二卷,列宁主义、社会主义在一国胜利与20世纪前半期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以列宁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捍卫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并把这个学说转化为社会现实,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本卷揭示了列宁在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丰富和发展,展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及得失。20世纪前半期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
第三卷,毛泽东思想、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社会主义在多国胜利时期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二战”之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开始出现,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扩展到多国实践,形成为一种世界性体系。这一阶段,对科学社会主义作出巨大建树和贡献的代表人物是毛泽东。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极大地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经济、政治、文化、政党、法律等具体制度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苏联模式”曾对各社会主义国家产生影响。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共产党通过各种形式为实现社会主义目标在进行斗争,与此同时,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在20世纪50—70年代形成高潮。社会主义理论和运动在世界上渐成燎原之势。
第四卷,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与社会主义模式多样化时期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各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对苏联模式的反思,开始了新一轮改革热潮。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创造了邓小平理论。江泽民继续推进这一理论的发展,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日趋完善和发展。审视世界性社会主义运动,由于苏东社会主义的坍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析。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新形势下继续进行着自己的探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共产党,结合新的实践形成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社会主义运动多样化发展趋势日见明朗。
《科学社会主义通论》的结构体系,有着总、分结合的特点:从四个阶段体现社会主义的总体进程;从理论、运动、制度三个层面展示社会主义内容的丰富性。
三 《科学社会主义通论》研究的现实意义
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展开进行全景式的综合性研究,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这一工程的开展,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开阔视野,把握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进程。社会主义不是封闭性的产物,而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性特点的、波澜壮阔的宏大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他们一开始就以世界眼光理解社会主义理论与运动。150多年来,科学社会主义以其内在的科学价值,向世界展示了自身的合理性,并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推进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改写了世界发展的格局与面貌。因此,对科学社会主义综合性研究,既可以通过了解社会主义在世界各地的发展,加深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又可以使人跳出地域性局限,在一个广阔的平台上审视和感受社会主义运行过程,并在社会主义与各地实际的结合中体味到社会主义的多样性特征。
以史为鉴,深化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一切现实的社会现象和思想观念都是历史的产物。世界的今天是过去历史的延续,而今天的奋斗又描绘着未来丰富的画卷。不懂得过去的历史就不懂得今天的现实,也就不懂得未来世界究竟走向何处。人们应该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从唯物主义历史观中引出对现实和未来的分析。当把科学社会主义总体过程作为研究对象时,历史唯物主义要求我们把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结在一起,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历史运动来看待。了解历史,是为了把握现实,把握现实则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近年来,面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制度的消失,有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丧失了信心,认为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难以保持优势。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通论性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150多年来,以自己的生命力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如此清晰的轨线,这本身即是社会主义内在力量的深刻表现。社会主义在推进过程中,虽然也遭遇到失误与挫折,但任何社会形态的发展,都是以挫折的出现为代价的。社会主义出现问题,是任何社会发展都所经历过的“常态”。面对困难和挫折,社会主义没有沉沦,而是义无返顾地奋身而起,继续在人类历史的演进中承担着自己应有的角色。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制度发展的历史,是社会主义创造、走向辉煌的历史。
立足现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21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向着未来继续推进改革和建设大业。中国是世界发展和全球化进程中的一部分,中国的发展必须融入世界;中国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也必须放置于世界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中加以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这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宝贵财富,其影响深远,有着理论与实践的多重意义。从理论上说,作为指导思想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要真正把这一理论学懂、学透,必须“沿流溯源,究其首尾”。具体地说,只有通过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通过对社会主义的历史比较和国际观察,才能认识和理解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才能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和实质,并提高在实践中贯彻这一理论的自觉性。从实践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规律性”的推进过程。江泽民认为:“只要我们站在时代的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住时代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吸取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我们就能够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明辨方向,划清科学与非科学社会主义的界限。15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时,就曾对当时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进行清理和批判。在科学社会主义150多年的发展中,各种非科学社会主义总是如影相随。非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潮和流派,大多是从科学社会主义内部所滋生和演变的。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流派五花八门,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新共产主义等等,不一而足。通过《科学社会主义通论》的研究,可以了解这些“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与非科学社会主义斗争的过程。同时,通过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主义的比较性认识,可以使人们真正认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性。当然,对于非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也不能采取以往教条主义的做法而予以“一棍子打死”,在社会主义发展多样化的当代,不能一概否定非科学社会主义探索中的某些合理因素。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和立场必须坚持,值得坚持。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科学社会主义通论(卷四)
作者:宋士昌
图书 科学社会主义通论(卷四)
-
2
图书 科学社会主义通论(卷二)
作者:宋士昌
图书 科学社会主义通论(卷二)
-
3
图书 科学社会主义通论(卷三)
作者:宋士昌
图书 科学社会主义通论(卷三)
-
4
图书 科学社会主义新视野
作者:张丽君
图书 科学社会主义新视野
-
5
图书 大国征途: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战略
作者:徐实 秦博
图书 大国征途: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战略
-
6
图书 科学社会主义的经济学论证
作者:袁斌昌
图书 科学社会主义的经济学论证
-
7
图书 科学社会主义基础理论研究
作者:杨耕 秦宣
图书 科学社会主义基础理论研究
-
8
图书 科学社会主义热点问题研究
作者:金建萍
图书 科学社会主义热点问题研究
-
9
图书 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邓小平思想研究
作者:刘忠礼
图书 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邓小平思想研究
-
10
图书 论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李崇富
图书 论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