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雪泥鸿爪:潘纪平自选集

ISBN:978-7-5161-7148-6

出版日期:2015-12

页数:341

字数:358.0千字

点击量:7905次

定价:76.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白云苍狗,过眼云烟。我没想过会把自己已发表的文章编成一个集子,因此,也不太注意整理这方面的材料。以为文章发表了,就实现了交流与传递,因而大多数文章都没有保留电子版材料。选编这本集子,从查找文章出处,到复印、打印、校对,花了不少的时间与精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对自己教学研究的一次回顾与检讨。

1982年从武汉师范学院毕业后,就留校任教,教授“中学语文教学法”这门课程(后又改为语文学科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法在师范院校是一门不可缺少的课程,但又是一个不被重视的“小学科”。这个学科有句行话,“好汉不愿教,懒汉教不了”,我大概就是介于“好汉”与“懒汉”之间的“教书汉”了。从毕业至今已逾三十年,这三十多年,我坚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教书,二是做编辑。先哲说过,“一个人不能同时骑两匹马,骑了这一匹,而丢了另一匹”。对这句话,我感受颇深。我时常徘徊于两者之间,工作重心无规律地变换,常常使我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中断,缺乏深入的探究。尽管对教学与编辑工作都有些想法,但两方面的工作都做得不尽如人意,乏善可陈。应该说两者之间也有联系,可以相互为补,相辅相成,不管是教书,还是编辑《中学语文》杂志,都与语文基础教育密切相关。许多语文名师对语文教育的深入思考及教学案例,又成为我的教学资源,可促进教学研究工作。

这30多年,语文教育改革起伏跌宕,步履维艰。从语文教学大纲的修订到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从“文道之争”“知识与能力之争”到“科学性”“人文性”的讨论,从语感问题的思辨到教学效率的实践,从“泛人文”到“真语文”,语文教学在波峰浪谷中蹒跚前行。设置“语文教改研究”这一编,主要是我对这些问题的所思所感。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应试教育的不断强化,语文教育已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这一时期,语文教育界的许多有识之士发表了不少正本清源、返璞归真、回归本体的力作,而语感问题就成为这一阶段的热门话题。实践语感的代表人物洪镇涛于1993年在《中学语文》上发表了他的代表性论文《是学习语文,还是研究语文——试论语文教学的一个误区》,并编辑出版了以语感训练为主体的《语文单元教案》丛书六册,我亲历并参与了审稿与编辑工作。在学习过程中,我对此也有肤浅的思考,雪泥鸿爪,聊备一格。“审美教育求索”一编是我在世纪之交新课程改革之时对这一问题的学习感悟,曾发表过几篇论文,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语文审美教育概论》一书,本编选了几篇发表过的论文以及专著的相关章节。

30多年的语文教改造就了一大批语文教学名师。1995—2005年十年间,《中学语文》先后举办了5场名师演示报告会,我也参与了策划、组织工作。于漪、钱梦龙、魏书生、欧阳代娜、宁鸿彬、张富、洪镇涛、余映潮、胡明道、程翔、李镇西等三十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名师莅临武汉,宣传教改并作示范演示课,这成为当时语文教育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些名师娴熟精到的教学技艺以及独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震撼了我,使我产生了语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提升教师素质的思考,并开始关注名师教育。对于名师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敬。早在1975年,我曾在武钢四中上过一次公开课。经过数月的备课、编写教案、试教、研讨、修改教案、再行试教,使我感受到要上好一堂语文课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其困”,经过自己的切身体验,我对此深有感悟。原拟写一本名师研究的专论,也收集了不少相关材料,却因种种原因未能了却心愿,后见到语文名师研究的专论相继出版,甚至有一种嫉羡、遗憾的感觉。

我始终有这样一种看法:基础语文课程要进行深入的改革,大学教育学、心理学的教师不能缺席,尤其是语文教学论的教师不能缺席。基础语文学科要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不能缺席,尤其是师范院校的学科青年教师不能缺席。因为语文学科教学论主要依附汉语言文学各学科的发展,与学科的发展同步而进。新语文课程改革虽然有孙绍振、钱理群、童庆炳等大学名师的加入,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新的视角,但人数实在太少,研究的范围毕竟有限,而学科的一些优秀的青年教师基本上没有去考虑基础语文教育的问题,这也是语文课程教学论难以发展的重要原因。本书设置语感、审美教育等专题,是尽量想从学科知识层面去贴近中学语文的教学实际。

本书主要依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大致分类,有些发表过的文章不属于其中便没有归入。这种类似于专题又不像专题的分类,也许不尽妥帖,但也只能差强人意了。为保持历史真实的面貌,有些文章的提法与现行的提法有不一致的地方,这次并未做大的修订。又由于这些文章在不同时间、不同的刊物上发表,因此内容多少有些重复,收入本书时,虽然注意了力避重复之嫌,但还是很难完全避免,敬请读者诸君谅解。

严格地说,这个集子很难说是“自选集”,我所理解的“自选集”应该是名家从他们大量高水准的文章中选出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我不能做到这一点。一则我不是名家也少有高质量的论文,二则是文章数量本来就不多,挑得严了,更会所剩无几。我的选文就有一点“敝帚自珍”的意思。

本书的出版,首先要感谢湖北大学文学院的领导、同人给予了这样一次让我整理与反思以往教学研究经验的机会,同时还要感谢中学语文界的师长与语文教师朋友,他们为本书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没有他们的相关研究,就不会有本书的出版。最后还要感谢我的学生,他们积极参与本书的复印、整理、校对等具体的工作,有几篇文章他们还参与了撰写。他们是柯华桥、谢先莉、黄妮妮、赵海燕、何斯婕、高燕、王影、胡从阳、柯莉、张睿、陈克燕等。

苏轼诗曰:“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我对人生、对本书也作如是观。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潘纪平.雪泥鸿爪:潘纪平自选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潘纪平.雪泥鸿爪:潘纪平自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潘纪平(2015).雪泥鸿爪:潘纪平自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