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辞采学纲要

ISBN:978-7-5161-0530-6

出版日期:2012-03

页数:391

字数:304.0千字

点击量:7830次

定价:42.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成春在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跟随我访学期间拿出了他的《辞采学纲要》书稿,请我提出修改意见,并诚恳地邀我写序。学生求老师,不好推辞,便欣然应允。

先说成春其人。成春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朴实、低调,虽然在南方工作了多年,但仍透着北方人的热情、豪爽。深入了解之后,有两件事令我特别感动。一是成春身为“教授、硕士生导师”,仍想着要不断地进修、提高,实在难得。我曾跟成春开玩笑说:“你是我们教育部语用所的‘高级’访问学者!”二是成春早在1982年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就开始着手辞采学研究,1988年在中国华东修辞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上首次正式提出了“辞采”和“辞采学”的概念,之后在《学术交流》等刊物上陆续发表了一些辞采学方面的单篇论文,1999年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专著《辞采学》;其中,有些成果曾被《新华文摘》摘发,有些成果曾获市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还曾得到复旦大学宗廷虎先生、北京语言大学常敬宇先生、上海师范大学陶本一先生、渤海大学张德明先生等著名专家的高度评价。成春一个人在辞采学研究道路上踽踽前行,艰难跋涉,且时间长达29年,这种对学问的挚爱和痴迷,真是精神可嘉!

再说《辞采学纲要》其书。我觉得,《辞采学纲要》至少有三个亮点,值得一提。亮点一,角度独特。“语言表达中某个片段的语言特色”是一种既普遍又重要的语言现象。修辞学、语言风格学、篇章分析等许多学科都在研究它。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第一,他把它从众多学科中剥离出来进行独立研究,并从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文献中拈出“辞采”一词来为之命名;第二,作者看到了辞采与语言风格的联系和区别,使辞采学具有了独立存在的价值;第三,作者把辞采学的研究对象从书面语言表达(文章)扩大到所有的语言表达(书面语言表达和口头语言表达),不仅强化了辞采学独立存在的价值,而且还使辞采学具备了“普适性”特点。亮点二,自成一体。全书共分十章,系统地阐述了“辞采和辞采学”、“辞采的特征”、“辞采的形成”、“辞采的分类”、“阳刚性辞采”、“阴柔性辞采”、“辞采的重叠”、“辞采的运用”、“辞瑕”等问题,初步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亮点三,深入浅出。作者阐述辞采学有关问题,并没有运用艰涩难懂的术语和词汇,论证看起来也不是很“绕”;不仅如此,作者还有意穿插了一些比喻、笑话等,在保证学术性和知识性的基础上增强了全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当然,《辞采学纲要》也并非完美无缺。它的主要缺点是有些章节过于简略、口语语料较少等。

辞采学是一门新学科。从1999年第一本辞采学专著问世至今,它才只有12岁。辞采学还不够成熟,甚至还没有真正得到承认。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终有一天,辞采学会获得它应有的地位。

希望成春在辞采学研究道路上继续前行,披荆斩棘,大胆探索,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期待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辞采学研究的队伍中来,用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来换取辞采学辉煌灿烂的明天!

姚喜双

2011年6月于北京

(姚喜双,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与文字应用培训测试中心主任,《语言文字应用》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文字应用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魏成春.辞采学纲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魏成春.辞采学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魏成春(2012).辞采学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