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马建青
今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文件不仅规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而且明确要求各校应把该课程列为公共必修课,覆盖全体学生。这是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事件。
近年来,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理念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
第一,积极心理学的引入。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的思潮正在对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乃至整个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积极心理学强调正向的、发展的、立足于人的潜能和自我价值的观点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肯定。表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正在逐渐走出以关注大学生心理障碍为主的教材模式、教学模式,转而更强调关注人的发展和心理健康素质的提升,更关注人的幸福。
第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不仅要关注大学生此时此刻的心理健康与发展,也要关注大学生未来的人生课题和发展任务。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仅就此时此刻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心理问题谈心理教育,更要立足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进行全面的引导,以期对大学生未来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不应该是一门应急性的课程,而应该是一门素质教育课程,是学校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
我想,以上两点正在深刻地影响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在内的许多课程建设。
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吕澜教授主编的《大学心理健康教程》是一部符合当今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的教材。
吕澜教授曾多次与我交流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和教材编写问题。她质疑这门课程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仅仅是解决大学生角色和大学阶段遇到的问题吗?她认为,这样的教学理念显得有些狭隘和局限,并与高等教育的宗旨不相适应。她的质疑反映了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目标定位的思考,因此也使得本书具有了自己的特色。
1.编写理念上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宗旨
该书的编写反映了作者对这门课程目标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该书认为,大学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不只是要解决大学生角色或大学阶段出现的问题,而应该是一门心理健康基础课程,这样的课程不单是为了“大学”里的学生,而应该使受教育者终身受益。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应对人类本身的知识、一个人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以及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有更多的了解,懂得如何去应对现在和未来人生中的各种问题,这才是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与宗旨。它应该是一门大学公共基础课程。这样的课程才能纳入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去。这也是本书称为《大学心理健康教程》的原因。
2.编写内容上强调了专业性和科学性
该书试图涵盖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概念的背景知识,突出作为一个人一生要面对的主要的心理发展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特有的问题来展开。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材内容的难度和深度,提高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3.教材结构上体现了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性
该书编写从认知、知识和技能训练三个层面展开,体现了该书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使教材中各部分的内容具有很好的内在结构。
4.形式新颖,可读性强
该书章节内容结构从“学习指导”—“本章问题”—“引子”—“正文”—“附录”几个层面展开,试图引导学生建立起探索—指导—自主学习的模式,不仅能增强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习效果,较好地实现了理论性、专业性、针对性和可读性的结合。
该书的编写是一种新的探索,期待这种探索能取得好效果。
2011年7月31日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乐思爱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郑赟 林峰
图书 乐思爱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
图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新探索
作者:江立成 黄志斌 吴椒军
图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新探索
-
3
图书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卢爱新
图书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
-
4
图书 家庭中的心理健康研究
作者:牛荣华 蔡晓红
图书 家庭中的心理健康研究
-
5
图书 农民工的社会融合与心理健康
作者:悦中山 王红艳 李树茁
图书 农民工的社会融合与心理健康
-
6
图书 女性性别意识发展与心理健康
作者:同雪莉 郑安云
图书 女性性别意识发展与心理健康
-
7
图书 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理论与实证
作者:罗鸣春
图书 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理论与实证
-
8
图书 江苏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告
作者:万增奎
图书 江苏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告
-
9
图书 谁是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核心胜任特征研究
作者:张爱莲
图书 谁是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核心胜任特征研究
-
10
图书 3—5岁儿童自我调节各成分与其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关系
作者:王元
图书 3—5岁儿童自我调节各成分与其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关系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