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轨迹及其绩效研究

ISBN:978-7-5161-6244-6

出版日期:2015-06

页数:216

字数:230.0千字

点击量:10559次

定价:48.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对外投资的数量逐渐增加。1984年之前,中国对外投资额仅有2.71亿美元;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对外投资的增速明显加快;2010年对外投资额已达到688.1亿美元;截至2013年底,中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为5257亿美元。对外投资的区域不断扩大,从区域投资额来看,亚洲和拉丁美洲一直是中国对外投资的重点。近年来,中国对大洋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投资增长迅速;对外投资的行业实现了多元化,采矿业、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比重下降,商业服务业和金融业等第三产业的比重有所增加,行业结构也实现了优化;投资方式更加灵活,除了“绿地”投资外,兼并、收购和交叉换股等投资方式被普遍采用;投资主体的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持续降低,有限责任公司的比重持续显著提高。

韩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历经五十多年的发展,对外投资经历了经济发展初期的缓慢发展阶段,以及经济崛起后的快速发展时期。1959—1979年累计对外投资仅为1.8亿美元,1989年达到5.83亿美元。进入1990年,对外投资迅猛增长,投资的规模达到11.43亿美元,2011年发展到257.72亿美元,增长近23倍。韩国对外投资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其较为合理的跨国投资结构:以大企业为投资主体,培育出如三星、LG等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从周边发展中国家开始逐步进军发达国家;投资行业从自然资源型向制造业,再进一步向服务业发展;投资方式从独资向合资转变。

近几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比较迅速,但是存在很多问题,诸如投资规模小,投资方式单一,投资层次低,投资地区有限,投资经验缺乏等。当前,中国正处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韩国经过了五十多年的对外直接投资,成功培育了三星、现代等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同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大力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比较成功的跨国经营发展道路。

因此,本书在这样的背景下,总结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发展及政策,并进一步实证分析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经济影响的效应,概括并总结了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与教训,以此为中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本书研究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实证分析部分,本书基于理论前提,提出假设,然后根据研究的需要,并在参考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适宜模型,最后选取适当的样本对假设进行检验。在规范分析部分,本书对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历程与政策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基于上述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研究结果,总结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与教训,并结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提出促进和完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建议。

通过对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历程与政策进行定性分析,得出了如下主要结论:第一,根据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特点,将其分为四大阶段:第一阶段,1968—1980年,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初级阶段;第二阶段,1981—1997年,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阶段;第三阶段,1998—2006年,是对外直接投资的调整阶段;第四阶段,2007年至今,是对外直接投资的高速发展阶段。本书在对每个阶段作出详尽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目前韩国对外直接投资所存在的问题。第二,梳理了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支援制度并总结了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变迁。首先,对韩国支援制度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描述:金融;保险;税收;情报信息;安全投资环境。其次,把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变迁分为五个阶段进行定性分析:制度引入的初级阶段(1968—1974) ;制度调整阶段(1975—1979) ;奖励阶段(1980—1985) ;快速发展阶段(1986—1993) ;自由化阶段(1994年至今)。本书分别从投资重点、投资认证制度、投资条件、投资限制制度、筹措自有资金比例以及金融支援制度六方面概括这五个阶段的演变特点。

本书的重点在于实证分析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收支、就业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规范分析了其对国内技术创新和产业空洞化的影响。

本书在实证分析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收支的影响时,选取1991—2011年为样本期,使用的是韩国银行统计的数据。由于韩国制造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与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很大的比重,本书从其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制造业出口的引致效应、出口替代效应和逆进口效应的角度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是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引起国内贸易收支的恶化,但本书预测,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进一步发展,必将产生明显的出口替代效应和逆进口效应,进而恶化贸易收支状况。

本书在分析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的影响时,选取1995—2011年为样本期,使用的是韩国统计厅、劳动部等机构的统计数据,由于一些数据存在内生性等问题,为此本书作了一系列的假定,然后设定理论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实证分析分别从直接效果、间接效果以及对不同行业就业影响的角度进行,本书认为,到目前为止,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的直接或间接效应,还未产生消极影响,尽管诸如纤维、服装等一部分轻工行业的对外投资引起了国内就业的减少,但电器电子、钢铁等重化学工业的对外投资一直在增加国内就业。

本书在分析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时,选取1985—2011年为样本期,使用韩国进出口银行和各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对外直接投资对韩国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程度。分析的结论是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大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第一产业的影响程度最大,对第二产业的影响最小,而且拟合度不明显,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是正向的,即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本书在分析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技术创新的影响时,使用了规范分析的方法。首先,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投资国国内技术创新的影响。其次,进一步研究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即跨国兼并与收购;建立技术开发型国际合资、独资企业;国际战略联盟和建立海外技术研发机构。

本书在分析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空洞化的影响时,也使用了规范分析的方法。首先,阐述了产业空洞化及其产生的原因与韩国产业空洞化的特点。其次,从国民经济的角度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韩国产业空洞化的影响,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空洞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重要的是如何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减少空洞化的负作用。最后,从制造业不同行业进行分析,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加速了韩国制鞋业和纤维产业的产业空洞化;装备制造业有明显的产业空洞化趋势;家电产业由于实现了迅速的技术转换,防止了产业空洞化。

本书在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概况时,采用的是规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阐述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历程、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其次,对中韩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分别从中韩投资的规模,对其国内贸易的影响、行业分布、区域分布、投资方式和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多维度的实证与规范分析。最后,对中韩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情况进行了总结。

基于上述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本书进一步总结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中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相应策略。即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的调整要与经济发展进程相适应;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及产业选择要有利于促进出口;对外直接投资要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对外直接投资要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对外直接投资要有利于国内就业以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方式及企业的战略选择。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推荐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金明玉.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轨迹及其绩效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金明玉.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轨迹及其绩效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金明玉(2015).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轨迹及其绩效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