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层次清晰,内涵丰富,但人们在学习、传播和实践中,认为应当在这个基本内容要求的基础上,提炼概括出易学、易记、易懂、易传、易行的,更为简练、明确、鲜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08年12月,胡锦涛同志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指出:要围绕强化官兵的精神支柱,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胡锦涛同志对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精练表述,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和建设,也启发、鼓励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概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时间,各种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企业精神”、“行业精神”、“部门精神”、“城市精神”,如雨后春笋,目不暇接。
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中国社会科学网于今年2月发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语征文”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社科界专家学者的广泛响应。截止今年8月底,征文办公室共收到各类文章近2000篇。这其中,既有专家学者的学术探索,也有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悉心之作,还有来自基层实际工作者的一家之言。中国社科网按照五审制的审稿流程,认真审阅每一篇文章,并择优在中国社科网上陆续发表。在此基础上,组织专家对已发表的文章独立评审,择优录取,筛选出38篇文章,汇集成册,编辑出版,以期不断扩大这些优秀作品的传播,进一步调动社会各界的热情,交流切磋,集思广益,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概括。
任何国家,特别是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对内以形成共识,凝聚人心,对外发挥其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伟大复兴,理所当然地要在加强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的思想文化建设,并逐步形成能够被广为接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浓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点睛之笔。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层次分明、内涵丰富的整体,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这一体系最概括的表述和最重要的精髓。如果说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国家软实力中的“核心软实力”。我们完全可以期待:脱胎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力量,维系各民族各阶层社会成员的思想纽带,规范人们社会行为的价值导向,判断真善美与假丑恶的价值尺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如今,人们在谈论核心价值观的时候,一些人或是留恋于我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或是迷惑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这需要具体分析,决不可盲目因袭或照搬。
什么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主要是“仁义礼智信”、“礼义廉耻”、“忠孝节悌”等等,其本质核心是“仁”和“礼”。以“仁”和“礼”来塑造社会、统治国家、教化人生,是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仁”和“礼”既是封建社会道德规范,也是封建社会社会理想,同时还是封建社会政治纲领。这一核心价值观使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得以维系和绵延。即使到今天,也仍具有一定的优良传承和现实价值。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这一核心价值观毕竟是建立在以小农经济为主要形式的封建社会生产关系、以皇权政治为主要特点的封建政治关系和以地主阶级压迫剥削农民阶级为阶级实质的封建阶级关系基础之上的,因而必然具有极大的历史局限性。对此,我们只能批判地吸收其精华而不能简单地全盘因袭。
在资本主义革命初期,新兴资产阶级没有政治权力,他们希望摆脱封建主义的束缚,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提出了“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人权”等政治口号,以此作为动员社会各阶级阶层推翻封建主义的旗帜,曾发挥了积极的历史作用,为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留下了积极有益的精神财富。随着资产阶级统治权的夺取,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确立,资产阶级更是把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嬗变为超阶级、超历史、抽象的“民主、自由、人权”理念,从而具有更强更有诱惑力的口号和影响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道德制高点和文化软实力。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打着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外衣,但仍然掩盖不了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实质。特别当代强权国家打出“普世价值”的招牌,实行双重标准,强行对外推销他们的“民主制度”,谁不实行他们那一套,他们就动用经济的、政治的,乃至军事的手段加以颠覆。实际上,自由、民主、人权等,并非资产阶级独创,亦非资产阶级独有。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在其成长成熟进程中,在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既不拒绝封建社会的道德精华,也从来不拒绝“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人权”的合理成分,坚决反对一切经济剥削和政治枷锁,揭去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人权”的虚假外衣,真正追求工人阶级及其全体劳动人民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与人权,解放全人类,还自由、民主、人权于全人类。我们在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不能把民主、自由、人权等较之资本主义有更真实更全面更具发展空间的东西拱手让给西方资产阶级。我们既要大胆借鉴现代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包括以往一切价值观的合理成分,又要防止剥削阶级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价值取向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社会主义的;二是工人阶级、人民大众的;三是承继历史上一切思想文化优秀传统的;四是具有中国特色优秀道德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相信,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较之中国封建社会和西方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更科学、更进步、更有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核心价值观。
但应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还有一个过程。李长春同志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在征求意见和起草调研过程中,一些同志建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概括,提出简明扼要,便于传播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件起草组进行深入调研,多方听取意见,委托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专题研究,梳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种表述。从调研情况看,概括出能够得到广泛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李长春同志的这段话,实际上是向全党全国提出了一个重大研究课题,就是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简明扼要,便于传播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社会科学网发起的这次征文活动,是“在实践中继续探索”的一个行动、一个环节。虽然不能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语做一个定论,但征文活动启迪了人们的思维,打开了思路,达成了一些共识,取得了一些成果。我们相信,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随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一定会有更多更好张扬时代精神、承载时代责任的精品佳作出现。我们期待,各界有识之士锲而不舍地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之中,为凝练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普遍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执着地探索。
一分耕耘,必有一分收获!
是为序。
2012年8月26日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作者:谢晓娟
图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
2
图书 认同的价值与价值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
作者:方旭光
图书 认同的价值与价值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
-
3
图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因
作者:赵壮道
图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因
-
4
图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传播研究
作者:徐霞
图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传播研究
-
5
图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发展研究
作者:万光侠
图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发展研究
-
6
图书 家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培育
作者:顾莉
图书 家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培育
-
7
图书 船山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作者:朱迪光
图书 船山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
8
图书 怡养涵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理路
作者:温小勇
图书 怡养涵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理路
-
9
图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问题研究
作者:崔志胜
图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问题研究
-
10
图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仪式化传播研究
作者:张淑芳
图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仪式化传播研究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