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西藏旧事

ISBN:978-7-5004-8496-7

出版日期:2010-01

页数:217

字数:192.0千字

点击量:9164次

定价:32.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张晓林

1997年8月,本书作者将赴藏区工作,临别之际,作者的恩师——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周善甫先生(1914—1998 年)书联以赠。

青年学者孙炯把他写的《西藏旧事》送给我,看了这本书后,引发了我对如何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

近些年,社会意识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和看法变化较大。有一段时间,由于民族虚无主义的影响,对民族传统文化指骂、责难成风,似乎民族传统文化罪孽深重,一无是处。这是一种伤害民族自尊和感情,搅扰改革开放的一种消极倾向,理所当然受到了否定。现在,人们不仅意识到历史与现实的血脉渊源,意识到传统文化与现时代的难以分割,而且更为深切地感到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在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凝聚力量、振奋精神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由此,吸收、借鉴传统文化的精华,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成为人们的共识,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大势。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问题,实际上,要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真正弘扬起来,仍有一些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

问题之一在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和剔除、针砭传统文化的糟粕同时并举,不能顾此失彼。这个问题的提出,可以说更多地是来自现实。人们不难发现,尽管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潮,但主潮之下却也有另外一种值得警觉的现象,即陈腐、封建的传统文化糟粕裹挟其中,乘机泛起。比如,有的推崇“鬼文化”,精心编纂“鬼文化丛书”,甚至弄出建“阴曹地府”的荒唐事;有的张扬迷信算命,热衷推行“周易阴阳宅”、“住宅风水吉凶”、“相面卜卦”等等。当然这不是说陈腐、封建的传统文化糟粕已成泛滥之势,但无论如何这种现象是不能漠视的。如果说民族虚无主义把传统文化视为一团糟粕而全盘否定是一种文化的偏执,那么反过来不加辨析地把传统文化一概接受下来也是一种文化的偏执。两种文化偏执,固然各在一端,其实却是相通的。对传统文化的糟粕丧失警觉,势必使其滋生蔓延起来,结果留给民族虚无主义攻击的口实,从而导致民族虚无主义的再度复萌。

中国民族哲学学会会长,云南民族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天玺研究员是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法学家和民族学家;曾任中共中央机关刊《求是》杂志总编辑,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他参与起草的《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和谐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图为王天玺同志为本书题词。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恢弘博大的体系,往往精华与糟粕并存、优秀与陋劣纠缠,要吸收、借鉴其中的精华、优秀,就不能不剔除、针砭相随伴生的糟粕、陋劣。比如,孔孟之学,作为儒家学说体系来说,不乏有价值的真知灼见,但作为意识形态来说,也曾有令人窒息的浓重封建气息的一面。这是事物难以分割、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民族虚无主义的问题不在于对传统文化糟粕的否定,而在于把传统文化作为糟粕全盘否定。这是我们面临的双重历史使命。忽略和失却了对传统文化糟粕的剔除和针砭,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就意味着忽略和失却了对传统文化精良的继承和借鉴,这样,非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得不到弘扬,相反传统文化的糟粕则会滋生漫流起来。

问题之二在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和发展当代先进文化结合起来,不能厚古薄今。民族传统文化,纵向来说有几千年的历史,横向来说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除了思想理论形态的传统文化值得关注以外,类似饮食、服饰、医药等工艺形态的传统文化自然也应当得到重视。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得天独厚的地方。内含的种种瑰宝、精品不用说需要开掘和光大,以便古为今用。但是也要防止以古为贵、以古为尊的刻意求古的倾向。为了招徕顾客,尽可以打出“孔府佳酿”、“孟府佳酿”的牌子;为了营销商品,尽可以贴上“宫廷秘方”、“宫廷御膳”的标号;为了振兴旅游,尽可以搜寻、展示最古老、最奇特的文化以吸引游客。可问题是不能在这方面过于醉心,过于追求。不能营造出这样的印象和氛围:似乎文化越古老越好,越有魅力;似乎优秀文化或文化的精品、瑰宝不在当代只在古代,不在今天只在历史。当代人主要生活和感受在当代的文化气氛之中,倘若周围弥漫、包裹的是一层厚重的历史文化,那么客观上必然销蚀、弱化他们的当代感、现实感。我们的当代文化和经济一样,有落后的一面,但不是一切都落后,依然有不少先进的优势长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先进文化有了长足发展,包括思想道德、审美、工艺、娱乐等在内的各种类型的文化都展现出强烈的时代精神和现代风采,值得讴歌和弘扬。民族虚无主义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对当代文化同样也是持否定的态度。因此,我们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不能漠视和忽略了对当代先进文化发展和成就的关注。要知道,一旦人们失去对当代先进文化的兴趣,甚至以为当代文化中没有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东西,那也是对民族自尊和感情的伤害,也会滋生矮人一截的文化自卑心理。这一点有必要引起我们重视。

问题之三在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贴近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能有隔膜和疏离的现象。文化有审美的品性和功能,也有社会的品性与功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当然要着眼于文化的审美,但却不能把它作为孤立的审美对象,而且主要也不在这点。更重要的是掘取、吸收内蕴于传统文化中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精神和气质,并用来服务和推动民族的振兴和现代化建设。如果看不到或者放弃了这点,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就会失去其主要意义,而且本身也缺乏生机、活性和持久力。历史的东西要具有现实性,必须纳入现实生活的框架,和现实生活熔铸在一起。现实生活有离不开传统文化滋养、依托的一面,而传统文化也同样具有离不开现实生活、并在现实生活中复兴的一面。大凡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国家,都继承和保留了大量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所以如此,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些优秀文化传统,渗透、介入了当代人们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实机体上的鲜活的“有机”因素。不少历史主题的文化剧目,其中有很多优秀传统的东西为人们所接受和践行,是因为这些优秀传统的东西和当代人的思想、情感相契合,使人从中得到多方面的启迪。优秀传统文化如果要真正得到弘扬,如果要在当代条件下再生和发展,就必须关注和服务于现实的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建设是宽泛的,既包括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也包括文化建设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建设。传统文化包罗宏富,可以以其博大深邃的精神和内容,为这些建设提供丰富的营养。由此看来,一方面要以推进现代化建设为标尺来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精良又在这种汲取中进入现实生活,进入现代化建设,从而得到发展。这就是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沟通和结合。这种来自实践的推动力,对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来说,要比其他形式的推动因素,更具有根本的性质,而且力量更巨大、更久远。

孙炯写的《西藏旧事》一书是一部立足现实生活、着眼解决实际问题的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力作。在努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这样的人、这样的书不是多了,而是远远不够。希望今后能够涌现更多的像孙炯这样的文化工作者,以及《西藏旧事》这样的书,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重要作用。

是为序。

2009年8月于北京

(作者系《求是》杂志总编辑)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孙炯.西藏旧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孙炯.西藏旧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孙炯(2010).西藏旧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