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红河边的花腰傣

ISBN:978-7-5161-1232-8

出版日期:2012-04

页数:296

字数:301.0千字

点击量:8265次

定价:50.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在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的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北部,红河源头阳瓜江从海拔2650米处,穿过巍山盆地向东南奔流而下,经巍山、南华、楚雄、新平、元江、红河、元阳、个旧、蒙自、金平到河口出境,流经云南省11个县市,在中国境内全长692公里,称为元江,进入越南以后称为红河。到河内分支流入太平洋的北部湾,全长1280公里。当红河流经玉溪市新平县的嘎洒镇和漠沙镇时,当地人称之为嘎洒江和漠沙江。

沿红河两岸,居住着汉族、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等各民族。其中,在嘎洒江和漠沙江一带,聚居着傣族支系傣洒、傣雅和傣卡,尤以傣雅支系近年来最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傣雅人居住的村寨犹如一颗颗绿色的珍珠,镶嵌在红河岸边。其中,大沐浴村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成为民族文化生态村。

初到大沐浴村,是2003年底一个温暖、柔和的黄昏,夕阳的余晖为高高的槟榔树染上一道花边,甘蔗林婆娑的身影摇曳在晚风中,空气里弥漫着蔗糖的丝丝香甜。整齐的土掌房前点缀着老阿雅(老奶奶)穿着斜挑裙边的传统民族服装,头戴鸡枞帽的身影,渗透着大沐浴村的古朴与浪漫。

又到大沐浴村,一年年看春耕秋收,一月月看红河水涨水落。一遍遍的探寻,一次次的追踪。寻找没有文字可查阅的历史脉络,沿着群体飘忽的记忆和星星点点的文化踪迹,聆听大沐浴村傣雅人从远古走来的脚步。

又到大沐浴村,听老人一遍遍讲起昔日“花街节”的传说和盛况,讲起历史风雨中大沐浴村的飘摇,讲起改革开放以来大沐浴村的变化。

再到大沐浴村,歌舞表演场地从一个增加到三个,环村游道穿田而过,飞跨漠沙江两岸的大沐浴桥已经竣工,民族文化展览馆向游客展示着大沐浴村的历史背影。

再到大沐浴村,江边盘根错节的老树下已没有船工的身影,舞台上歌舞表演的小仆少已没有了熟悉的面容,以前我采访过的老人已经仙逝,而新生婴儿的声声啼哭迎来一个个崭新的黎明。

每年每月,甚至每天,红河边的大沐浴村在静悄悄地变化着,居住在大沐浴村的傣雅人也在静悄悄地变化着。

本书以村寨史为视角,以现代化所带来的现代性变迁为线索,运用口述史研究的方法,对大沐浴村的形成、发展、变迁过程进行研究,力图记录下大沐浴村历史变迁的脚步。同时,通过对大沐浴村的个案分析,也折射了近六十年中国乡村不同时期的历史变化。

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抛砖引玉,将来有更多的关于花腰傣支系和大沐浴村研究的力著出现,以填补花腰傣没有文字历史的缺憾!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我的导师王文光教授和何明教授的支持,深表感谢!

作者

2012年2月21日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仇学琴.红河边的花腰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仇学琴.红河边的花腰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仇学琴(2012).红河边的花腰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