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三藩史略

ISBN:978-7-5004-6603-1

出版日期:2008-01

页数:1561

字数:1300.0千字

点击量:9214次

定价:128.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王钟翰“三藩”问题,是清史、满族史研究领域中的重大课题之一,涉及清初满族与汉族、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关系等诸多方面,因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滕绍箴同志从事清史、满族史有年,用力甚勤,造诣亦深。曾经先后出版《努尔哈赤评传》、《清代八旗子弟》、《满族发展史初编》、《清代八旗贤官》、《满族游牧经济》等个人专著和合著《清代前史》等多部著作。今以一人之力,不惮辛劳,历时十载,从民族史角度并结合传统清史研究思路,对本课题进行了全方位研究,无愧为目前为止于本领域研究最为系统深入之佳作。本书从大中华的宏观角度出发,通过对清政权、大顺政权和南明政权三大政治势力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在总结各自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较深入地探讨了17世纪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走向,从而得出中国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形成了“社会凝聚中心北移”的理论。认为满洲贵族领导的大清政权是当时最成熟且运转正常的国家政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中一个新的强有力的凝聚中心。同时,提出了中国封建社会改朝换代时期过渡国家政权的理论,认为后金、清初、大顺、大西、盟主、国君(主)、弘光、隆武、永历、绍武等政权,都属于过渡形式的国家政权,因而不同于各据地域的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政权。此乃本书在理论上的开拓性论断之一。本书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条件,特别对民族文化认同水平、少数民族政权下的民族构成成分等,进行深入考察,得出“王朝末年的民族战争,系同室操戈”的结论。对早期满洲贵族的侵略性和奉行的局部民族压迫政策予以鞭挞,承认以中原汉族为主的“反清扶明”斗争的自卫性质,正视兄弟民族在急剧大交融时期的是非曲直。此乃本书在理论上的开拓性论断之二。本书通过对清代“三藩”形成渊源、发展阶段和归宿结局的研究,认为清代“三藩”是17世纪中国民族矛盾尖锐化的产物,是满洲贵族在认同中原传统文化、奉行团结汉族,并借助于汉族力量,以寡治众的主流政策产物。“三藩”现象是明朝以兵团形式倒戈的特殊群体,与满洲贵族优惠民族政策相结合而形成的特殊藩镇体制。此乃本书在理论上的开拓性论断之三。本书对“三藩”体制的特殊性、藩镇设立条件、藩王移镇形势、体制特点;藩镇加入旗籍、旗制完善,旗制改编,即“三藩”体制旗化问题;对于每位藩王在各个发展时期的地位轻重关系、与中国古代藩镇异同、与满洲宗室藩王地位比较、变化情况;“三藩”功绩、善政、弊端等,进行了详细论断和剖析。从体制和文化内涵高度进行缜密研究。此乃本书的开拓性论断之四。本书对“三藩”人物同时提出新的评价标准,既从辩证唯物主义发展的观点、大中华的角度出发,肯定“三藩”主要人物前期在关外抗清斗争中的主要战功以及投降清朝之后在大一统过程中的战绩;同时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观点,尊重封建社会纲常和中华传统道德准则,并将两者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功则功之,罪则罪之”。认定在大中华的前提下,中华民族以及各个民族各自都有自己民族英雄的民族史观,这也是一个新尝试。关于对吴三桂在宁远撤军前后,密谋投降大顺、大清的内幕;吴三桂对南明弘光政权的影响和破坏作用;吴三桂反清的历史渊源、性质、发展阶段性和失败原因;提出孙可望时期除有国主政权时期之外,尚有盟主政权时期的意见;吴、耿、郑联盟的形成与破裂过程,尤其是破裂原因的研究等,都是本书的独到见解。本书通过考察郑成功反清的实质和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发扬反帝和反对民族压迫,维护民族自尊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郑、清一系列的战争与和谈,考察统一台湾的艰苦历程,证明无论是清朝政府,还是郑成功父子领导的郑氏政权,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即使郑氏提出以“朝鲜例”或“琉球例”为例,其要求的真实内容,也不否认台湾领土和人民属于中国。证明中国的大一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这种趋势的核心纽带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本书在吸收国内外新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清初以来官方所定“三逆”结论,提出质疑。特别是对尚之信之死,认为是个“历史沉冤”,并详尽、颇具说服力地揭露这桩冤案的预谋、实施过程、参与人员情况等。并翔实、科学地审理考证尚之信反正前后的真实表现,具有独到之见。本书运用大量档案资料、官书、私人笔记,并吸收古今中外史学家的新近研究成果。从宏观角度,国家政局大势出发,对于诸多重要人物、事迹、重大事件之渊源以及诸多地理名词,以翔实、丰富的资料进行实事求是的研究、考证和审定,提出有关“三藩”的确实可信论断,并做出客观评价。在评价历史人物方面,既重视个人历史地位,但同时强调将个人历史作用,摆在社会发展大趋势和框架之中,反对个人决定历史命运,忽视历史发展潮流不可阻挡的规律性。最后,本书从考察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政策、军事斗争艺术和民心等方面出发,对明、清和大顺政权成败,以吴三桂为代表的分裂势力失败的研究,得出发展经济、注重文教、赢得民心、聚集忠良、谨防奸宄、严控兵权,最大限度地增强社会凝聚力,是任何一个国家长治久安不可缺少的要素,是对封建社会治国方略的总结,很有借鉴作用。通观全书,资料翔实,立论谨严,论据充分,观点公允,堪称佳作。今其付梓在即,滕绍箴同志特索序于翰,以多年同道,又何敢辞?聊抒所感,草成兹篇,故无暇虑其谫陋少文也。是为序。2006年春日于北京时年九十有三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滕绍箴.三藩史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滕绍箴.三藩史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滕绍箴(2008).三藩史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