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追寻

ISBN:978-7-5161-5369-7

出版日期:2014-08

页数:258

字数:263.0千字

点击量:10041次

定价:49.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当今社会,正在发生着极为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于这一特定社会背景下的青年学生,在其成长历程中的各个阶段,均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从小学阶段开始体验到的学业压力,一直到大学阶段所面临的学业、就业与生活三重之压,加之成长过程中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这些交织在一起的有形或无形的竞争和压力,常常引发大学生思想观念方面的冲突与困惑。与此同时,大学阶段又是他们一生的重要转折点,在这一时期,大学生们告别了不识愁滋味的花季而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界,开始面临着学业、社交、情感、求职等扑面而来的人生新课题,以及以前没有或者很少接触到的社会矛盾与利益冲突的冲击。所有这些,无不影响着大学生们尚在形成中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使不少大学生出现心理的失落、失衡与生活的困惑与迷茫……

思想上的冲突与矛盾、生活中的困难与压力,不可避免地引发大学生们的焦虑、紧张和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的诱发常常使一部分大学生不堪重负并经常性地表现出“郁闷”、“无聊”、“意志消沉”、“态度冷漠”甚或“没意义”等负性精神状态,以及深深陷入迷失自我、迷茫无助的困境中,甚至觉得生活处于一种了无生趣、毫无希望、虚度光阴等生命意义感缺乏的状态。

2011年10月,我国召开了首届生命教育高峰论坛,与会专家学者都非常关注当今大学生们面临着的“生命困顿”现象。(曹专、朱敏,2011)大家普遍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缺乏对自然、社会及自我的正确认识,缺乏对生命应有的敬重和信仰。因此,当大学生们面对压力时,由于缺乏生命意义感,很容易使他们在面对重大生活事件时,倾向于做出放弃努力的选择,更有甚者则以选择自杀的方式来逃避对生命意义感的探索与寻求。近年来,大学生的自杀事件,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和学界都在不断地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本该朝气蓬勃的个别青年大学生走向绝路?因此,对于生命意义感课题的关注和研究,尤其是关注和研究青年学生群体的生命意义感,已显得刻不容缓。在当代大学生身上表现出的这些心理与精神问题,无不反映出他们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经历的困顿与迷茫,而正是这些困顿与迷茫,严重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更影响着他们对生命意义感的体验与感悟。(李荔波,2012)于是,关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并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帮助大学生们找到生命的航向,变得极为迫切。

按照Frankl V.E.的意义治疗学说分析,部分大学生身上出现的生活空虚感、生存危机感、人格认同危机感等现象,大多与其自身生命意义的失落有关。空虚的状态容易让人产生绝望的情绪,甚至常常使人自残或者自毁,这一点在年轻人中尤其普遍,生命意义感普遍偏低。(曹艳丽,2007)研究也表明,当代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空虚现象,特别是在消极情绪体验和意义意志缺乏上表现得更为明显。(袁雪,2009)

物质生活的丰富与生命意义感的缺乏,这对矛盾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的研究也发现,对于生命意义认识的匮乏是幸福感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没有意义的生命感,是没有幸福感可言的。因此,必须对生命意义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时代的解读,以帮助当代青年大学生突破这对矛盾,解决生命发展历程中的这个关键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和思考,《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追寻》一书得以诞生。

本书是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大学生生命感的时代解读及提升路径研究》(11YJA190014)的重要成果。课题组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在界定生命意义感的基础上,对影响生命意义感的因素及其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剖析目前我国国内生命意义研究现状的同时,就生命意义感这一核心问题展开了翔实的研究,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通过研究更好地理解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当代意涵,并探索性地提出了增强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多重可操作路径,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案。

本书由孙颖、侯振虎提出并确定研究思路、构思书稿框架、拟定撰写提纲并最终修改定稿。期间,孙颖老师的硕士研究生冯晨旭、张慧、杨英英、王芳、刘璐、刘红、薛坤、田蕊、安俐静、李婧也参与了书稿框架的修订,在多次头脑风暴会议中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在孙颖、侯振虎、冯晨旭、张慧、杨英英完成初稿后,饶芳老师和冯晨旭又反复对全书进行了细致的修改,使书稿增色不少。侯振虎老师多次来津研讨,并与孙颖老师一同对书稿进行了整体修订和完善,直至最后定稿。

书稿完成后,虽感疲惫,但内心却充满着无限的感激:首先,要感谢教育部、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大学人文社科处对研究工作的资助,使我们顺利完成了《大学生生命感的时代解读及提升路径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任务。其次,要感谢天津大学和内蒙古农业大学两所学校领导的支持与厚爱,鼓励我们成立了以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为研究主题的跨校合作课题小组,指导我们形成以构建和培育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理念和体系为研究共识,突破以往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研究和生命教育中单一关注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模式,转向从各种可操作路径入手,在大学生生活样态的具体情境中,分析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因素,深入理解大学生的生存困境,并努力探索实施科学援助的具体路径。再次,我们更要感谢天津大学孙颖老师的硕士研究生冯晨旭、杨英英、张慧、段琪、廖星、曹小燕、王芳、龙崎瑶子等人进行的大规模的数据调查与研究,正是他们的研究和书写完成的毕业论文,使本课题得以厘清一些重要变量之间的关系,也为探索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提供了翔实的分析依据。本书的第一章至第六章,以及第七章的第三节,就是在整合、提炼和应用他们前期参与课题研究所得成果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本书第七章由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张立迁老师撰写,第八章、第九章由孙颖、侯振虎在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撰写而成;我们亦要感谢天津大学安俐静同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大学生心理辅导与服务中心的套克申扎布老师、佟晶老师以及助理石敏同学,天津师范大学的张嫚芮同学,他们协助进行了文献整理与书稿校对工作。田蕊、王芳、吕彦为书稿配置了示图。陈士俊教授在申报此课题时,为团队指点迷津,使课题申报成功,怀丽老师也多次为书稿的形成提供建设性意见。在课题书稿出版之日,谨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当然,也还想对这些年来参与我们课程以及咨询、辅导过的同学们道一声谢谢!正是在与他们的“人生经历”和相互间的“心灵对话”中,让我们获得了很多科学研究的灵感和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人生幸福问题的思考,书中也有部分资料是隐去他们个人信息后的“加工材料”,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同学们的所思与所想,希望能够为阅读本书的人们提供更好的案例和故事,以便增加读者对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可多重操作路径的感性认知。

本书稿是以授课的讲稿为蓝本,参考和引用了国内外许多同行学者的文章和著作。正是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给了我们很多研究思路上的启发与帮助。尽管我们认真核对每一个文献和图片的出处,但依然难免存在疏漏,在此向所有给予本书启迪的学者表示感谢。

最后,要特别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他们为本书的出版面世给予鼎力支持,并付出了艰辛劳动!

孙颖 侯振虎 饶芳

2014年7月20日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孙颖,侯振虎,饶芳.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追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孙颖,侯振虎,饶芳.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追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孙颖,侯振虎和饶芳(2014).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追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