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2006年,在导师的指导下,胡全章出版了研究近代作家的著作《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探询——吴趼人小说研究》(以下简称《吴趼人小说研究》)。这是当时国内出版的第一部研究吴趼人的专著,也是作者面世的第一部著作。四年后,胡全章又推出了《晚清小说与文学转型》,研究范围有所扩大,研究的问题集中于世纪转折时期的重要年份、小说理论与类型、学人与学术史研究等方面,呈现出立体交叉的研究态势。这一研究格局的设计,自有其内在理路,显示了作者对近代文学研究的新思考、新探索。
《晚清小说与文学转型》第一章的重要年份研究在学术上具有特别的意义。作者把1897—1904年视为“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年份”或“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关键年份”,自有其文化、文学的根据。这一时期,是近代中国百年历史的重要转折年代,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文学最激烈变动的年代。历史演进的由量变到质变,它的变动形态的丰富性,诸如传统文学思想的衰微,新文学思潮的萌动,一切都有声有色,波涛迭起。转折年代也是文学发展的矛盾性、复杂性、多重性展示最为充分的时刻。牵一发而动全身。转折点到来的某些预兆,往往能够或隐或显地看到若干蛛丝马迹;未来文学的发展趋势,常常会在这一时刻透出某些端倪。这些,都为研究者提供了巨大的研究空间和用武之地。胡全章意识到,转折时期的文学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学术富矿,一片看不到边际的学术莽原,一个充满着诱惑力的学术磁力场。重视转折年代文学的研究,显示了研究者胸怀全局的学术视野。不过,孤立地把某年看做“关键性年份”或“不可忽视的年份”进行分析,则不免有些拘谨和机械。现代文化史研究家刘梦溪说:“诸种因素组成的合力向我们昭示,1898—1905年前后这段时间,应该是中国现代学术的发端时期”,“至于发端的具体时间,似不好绝然化”
不言而喻,晚清民初文学成绩最大的门类莫如小说。那是一个小说理论批评异常活跃、新小说类型异常丰富的时代。该著第二章对《新小说》杂志开辟的重要理论批评栏目“小说丛话”的个性化把握与历史解读,对被长期尘封的小说批评家邱炜萲的小说理论批评的时代与历史意义的别有会心的阐释,对晚清翻新小说、乌托邦小说、写情小说等不同小说类型的历史描述与文本解读,都进入到了具体的历史情境之中。晚清小说创作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家,当是被誉为“小说界巨子”的吴趼人。该著第三章关于吴趼人小说的研究和专著《吴趼人小说研究》虽然互有呼应,研究内涵却有所侧重。专著《吴趼人小说研究》的重点在解读吴趼人小说的主题意蕴,而《晚清小说与文学转型》中的吴趼人小说研究的着力点则放到了叙事特征、文体意识及对短篇小说的开拓性贡献的历史考察上。作者对吴趼人在小说限制叙事艺术探索及纯洁小说文体等方面的历史性贡献的辨析,对吴趼人短篇小说之文学史意义的探研,均眼光独到,论从史出,颇见功力。
第四章的中国近代文学学人研究,我所看重的,是作者对学人所作贡献的较准确把握,如胡适所构建的“古文—白话”消长起伏的研究框架,陈子展所具有的独立不倚的学术品格和无征不信的严谨学风,卢冀野对近代戏曲演变过程及其成败得失的梳理与评析,钱基博见解卓特、别具一格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杨世骥一以贯之的文学史眼光和学术史意识,以及任访秋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在研读大量原始文献材料基础上对新文学渊源和近代文学转型期富有原创性的学术见解,等等,这当然是该著第四章的亮点;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也隐约感受到:从学人研究中胡全章所可能直接获取的成熟的学术研究经验。对胡全章来说,这既是学人研究,也是一次反观自我的学术清理。他意识到:这些近代文学研究者,他们具有清醒的学术冷眼,能够在自己开辟的学术领地里自由出入,得心应手。他们心地率真明亮,有智者的洞察与宁静。他们善于倾听研究对象发出的遥远的天籁之声,做到与研究对象心灵契合。正是这些研究者成功的学术实践,让胡全章感动、震撼,跃跃欲试,决心为近代文学这块尚待进一步开拓的温润学术沃土献身。同样,我在他评论关爱和《中国近代文学论集》时如下一段话中也读出了有意味的信息:“生长于激烈动荡时代,充当着古典与现代之间的桥梁与纽带的中国近代文学……应该写出几本堪称经典的学术著作,证明这个学科不仅是一种学界不可藐视的存在,而且值得我们后人永久研究下去”(《文学评论》2008年第6期)。这些话,完全可以看做胡全章的自我策励。近代文学学人研究,让胡全章既获取了宝贵的学术经验,又梳理了自己的思路,找到了迈向新的学术高地的门径,可谓一举两得。一个人内在的激情往往直通悟性。我为他的机敏灵动所获得的感悟而感到惊喜。
当然,惊喜之余我也有些微的忐忑不安。就本书而论,学术视野仍略显狭窄。晚清民初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学术生长点,但一个成熟的近代文学研究家,目光应该更为宏远,像他的导师所实践、所要求的那样,把眼光上溯至嘉道之际,那里才是伟岸壮阔的近代文学澎湃的源头;同样,研究还应下移至五四之后的二三十年,在那里,仍然能够感受到近代文学的余波与踪影。研究大视野的背后,有常人不易发现的新风光。假以时日,循此而进,胡君的近代文学研究就有可能产生某种带有颠覆性的新成果。为师为友,我们有理由对他提出这一新的学术期待。
刘增杰
2011年3月12日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诗界革命与文学转型
作者:张永芳
图书 诗界革命与文学转型
-
2
图书 留学生与晚清文学转型
作者:姜荣刚
图书 留学生与晚清文学转型
-
3
图书 近代转型视阈下的晚清小说家
作者:汤克勤
图书 近代转型视阈下的晚清小说家
-
4
图书 晚清小说低潮研究:以宣统朝小说界为中心
作者:谢仁敏
图书 晚清小说低潮研究:以宣统朝小说界为中心
-
5
图书 晚清小说的变革:中西互动与传统的内在转化——以梁启超为中心
作者:姜荣刚
图书 晚清小说的变革:中西互动与传统的内在转化——以梁启超为中心
-
6
图书 文化转型与文学的世纪嬗变
作者:吴秀明
图书 文化转型与文学的世纪嬗变
-
7
图书 近代报刊与中国文学转型
作者:赵利民
图书 近代报刊与中国文学转型
-
8
图书 重组的文学场:新媒介与文学制度的转型
作者:黎杨全
图书 重组的文学场:新媒介与文学制度的转型
-
9
图书 中国现代文学转型的政治经济学维度:以《小说月报》上的广告为中心
作者:李直飞
图书 中国现代文学转型的政治经济学维度:以《小说月报》上的广告为中心
-
10
图书 士与文学
作者:钟书林
图书 士与文学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