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个人本体论研究:对科学哲学根的探索

ISBN:978-7-5161-5088-7

出版日期:2014-11

页数:347

字数:364.0千字

点击量:9485次

定价:65.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从西方角度看,个人本体论研究的最大障碍是实体思维范式。以这种范式看“个人”,根本看不到而只能看到“个体”。这就取消了研究个人现象的本体论角度。好在生存论已经将这个困难克服了。“此在”表明个人存在者能够追问自己的存在并和存在共属一体。“我是谁”的生存论之问,体现术语“生存”的含义,提出个人与本体的关系问题。个人本体论正是对“个人本体性”问题的本体论回答。从中国角度看,“个人”与“本体”的关系问题与西方传统截然不同,而与生存论却很接近。《周易》是关系本位而非实体本位的思想,变易是根本,而太极作为本根是无,故又称无极。道家对个人与本体关系的回答是圣人与道合一,凡人乃未与道合一者。凡圣同为个人。中国华严宗认为,本体是理,个人为一事,理事无碍,实为一体。禅宗认为,心即是法,法即是心,心法无二。心不可视,以无为见。见无即见心。个人与本体的关系是一体真如,心我无二。儒家采取入世态度,圣人以万民之心为心。故民为贵,民为本,以人为本。宋明新儒家更有吾心即宇宙和心外无物的心学观点。清代龚自珍心力论,我为本源。心物一元,人我无二。生存论的本体是“无”。彻底翻转了形而上学本体论以“有”为本体的传统。“实体本体观”被“关系本体论”所取代。个人本体论更以关系范式和合作范式取代实体范式与竞争范式,提出“个人定理”,回答个人与本体关系问题。“个人”是一个“心物一元”、“形神兼备”的“整体”,是“独在”与“共在”的统一。个人本体论研究发现“我”和“私”可以分开而不是不可以分开。所谓发现“真实个人”,实质上是发现“个人语境”的重要意义。物理事实的“邪事”和“恶事”出自“邪念”与“恶念”,但都是假象。“真相”在物理事实中,无不出自“正念”。能所指间差,即索绪尔发现的语言符号能指和被言说概念所指间任意关联。我的名相和我的实相间的能所指间差可以消除,实现名相和实相的合一。理性不是本体性。理性是“有”不是“无”,而本体是“无”不是“有”。个人本体论最大成果是提出“个人”与“本体”合一的途径与自觉本体性须经历的四个阶段,即个人本体自觉的四重境界。这一逻辑结构的起点是“名相”和“实相”结合起来的“个人”,即“关系我”的“个人”。它胜过“此在”概念。“此在”还是一个名相。个人本体论研究以“个人同一性”为基础。个人自觉本体性的每一个阶段都体现出与本体关系的远近。第一个阶段是不识个人本体性的“轮在我不在”阶段,“无我有私”是这个阶段的特点。真正的自我本体性被“轮子”遮蔽,个人智慧没有觉醒,名相和实相分离,心中充满妄念。个人同一性差。个人忠诚是建立个人同一性的基础。个人同一性包含四方面内容:个人忠诚、个人历时同一性、个人异地同一性和身命与慧命同一性。“轮子”被个人智慧燃烧之后“转识成智”,增加智慧能量。“个体人”逐渐建立起个人同一性和整体性。第二个阶段个人智慧觉醒,开始有真我,但是还很少,无法摆脱私利的障碍。名相和实相合一是个人忠诚的本质,也是转识成智的关键。意识灌注律帮助个人智慧燃烧更多、更大的“好轮子”,克服“我执”,去掉私利,增加无限性。通过“界点间关系”的建立和扩大,建立起更强大整体性。开始以“关系范式”取代“实体范式”,突出个人个体性并延伸到无限性,无限和辩证思维能力标志慧命觉醒。这一阶段的限制是私利难除,停留在“有我有私”的常规状态。第三个阶段个人智慧圆满,私利完全去除,但“我执”难免。身命融汇在慧命中,我的“位格”还在。体现为无法彻底理解“他人”。关系范式已经建立起来,处于无限状态,有我无私。个人语境发生质变,深识个人本体性。“我”是“定在真正在”,实现了有限和无限的统一。第四个阶段是智慧能量圆满状态,基本特点是“无我”并实现“我”和“非我”同一。这是在“语境整体性”中实现的。看清“理性不是本体性”这一实相。彻底超越西方哲学认识论传统及其名相本位。理解生存论哲学“本体是无”的规定,并能够和中国哲学对接。实现崇无论和贵有论的统一。本书提出了对“个人”现象的本体论意义解读。生存论在将“个人”和“个体”彻底分开之后,没有继续深入考察“此在”和“存在”的内在联系机制。个人本体论恰恰在此用功,深入研究并揭示“个人”与“本体”的内在必然联系。海德格尔晚年摆脱人类中心主义,创立“天地人神”四重整体说。个人本体论则确立个人本体自觉的四重境界,比“四重整体说”更具体,更能发挥唤醒现代人个人智慧的作用。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差异”揭示出此在的生存含义,但最后落脚在语言本体论上,并没有超越西方哲学的“名相本位”传统。个人本体论则将名相和实相结合的个人作为本体,不单纯以语言为本体,才真正体会出胡塞尔“回归生活世界”的深义是走出“名相困境”。生存论科学哲学揭示出现代人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本质是生存方式,却在给出一系列解救方案之后自我否定。海德格尔晚年放弃对现代人的希望转而祈求上帝恩宠。个人本体论对科学哲学共同体建设充满信心和希望,给出科学哲学之根乃“个人本体”及科学实践共同体建构之道。个人本体论对于生存论哲学的意义是继承与发展。本书另一个隐含意义是将生存论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融会贯通,珠联璧合,开拓深入研究中西方思想汇通的空间与契合点。关键词 个人 本体论 现象学方法 生存论 我 科学哲学 共同体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张龙革.个人本体论研究:对科学哲学根的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张龙革.个人本体论研究:对科学哲学根的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张龙革(2014).个人本体论研究:对科学哲学根的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