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慈善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价值。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慈善事业日益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在社会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慈善发展势头强劲,捐赠额和基金会数量屡创新高,公益行动、志愿者、非政府组织、微慈善、网络慈善……各种新生事物如雨后春草,正在改变中国社会的面貌。2008年,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大爱中国的巨大能量。201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3月,《慈善法》审议通过,中国慈善事业驶上了快车道。由于种种原因,制度法规不健全、监督管理不到位、慈善活动不规范、慈善氛围不浓厚,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2011年6月,“郭美美事件”引发的红十字会信任危机,迅速殃及整个慈善事业。一次恶性事件,竟然撼动百年红会基业,让其信誉跌到谷底,也折射出当前慈善发展的尴尬局面:一边是迅速增长的慈善组织数量与善款数额,一边是脆弱的资金链条和社会信任的缺失。
慈善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赖于全社会慈善意识的增强和慈善文化的培育。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广泛普及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宣传慈善典型,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心怀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浓厚氛围,共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儒释道均强调慈善,各种典籍中相关记载更是汗牛充栋。《周易》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道德经》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论语》说:“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佛教讲:“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太上感应篇》讲:“积德累功,慈心于物。”《了凡四训》提倡:“命自我立,福自己求。”这些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深深扎根于民众生活之中的主流价值。慈善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除关注慈善思想外,应该将目光更多投向慈善制度、组织及慈善家群体之中。
回顾历史,人们经常会陷入矛盾之中:对于先贤的嘉言懿行或制度典章如数家珍,赞誉有加;但对组织运作及具体实践则语焉不详,诸多贬斥。对于传统慈善,这一点体现的格外明显。中国最早的慈善组织是什么?各种社会保障政策施行情况如何?政府的恤政能否纳入慈善事业范畴?养济院、育婴堂、同善堂、清节堂都是哪些名堂?传统慈善对当下有何借鉴之处?这些问题,慈善实务界和学术界很多人都说不清楚。对于中国传统慈善,很长时间充斥着深深的偏见与误解。十多年前,《中国大百科全书》“慈善事业”词条,认为慈善“带有浓重的宗教和迷信,其目的是为了做好事求善报……它只是对少数人的一种暂时的、消极的救济……它的社会效果存有争议。”这种表述在很长时间代表了舆论与学界的流行看法。如果追溯会发现,这种观点晚清时期就很普遍了。120多年前,美国传教士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在《中国人的气质》一书中将仁慈列为中国人的“美德”,又认为中国人“缺乏同情心”。他写道:“让现实的慈善活动变成一种本能,无论是否有确知的需求,都利用一切机会去做善事,这样的心理在中国人中间几乎是完全看不到的。这的确不能说是人类的进步。”“任何一个有脑子的中国人都会意识到,为减轻灾害所做的那些努力全都是徒劳无益的,无论是个人的善举还是政府的干预。”他不无自豪地提出,中国人应该学西方,“必须经历西方国家所经历过的那个过程,这个过程使仁慈成为生活中一个固有的组成部分”。他又很惊讶:“在完全缺乏体制、统筹和监管的情况下,慈善行为居然还能进行下来。”
作为一个伟大而悠久的文明,难道中国文化是说得很好,做得很差么?“传统”是落后的过去,还是故纸堆、博物馆中的遗存呢?这些绝非无关宏旨的小问题,而是关乎中华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重要问题。1912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博士的上海人朱友渔提交了《中国慈善事业的精神》(The Spirit of Chinese Philanthropy)的博士学位论文。他用自己的研究,有力地驳斥了西方的观点:“中国人在公共慈善领域的作为是不值一提的,而且中国人本土的美德中并不包含慈善精神。”他将中国置于世界文明之中,对历代的慈善思想和实践做了第一次全面的论述。他提出:“民间自发产生和参与的慈善实际上是如此普遍,以至于来自帝国的慈善显得相形见绌。”“中国慈善精神反映出中华民族心中业已成熟的社会意识。”“随着民族精神和民族向心力的崛起,中国慈善将会拥有更广阔的国民基础。”处于亡国灭种的危难之际,他从慈善事业出发,发现了中国可贵的新国民精神,认为中国独自的慈善博爱精神可以成为近代民主主义的基础,中国土生土长的善会善堂可以成为近代都市行政的基础。在书的末尾,他高呼:“公元前2000年,世界见证了古代中国的崛起。公元后2000年的今天,在新的历史时代下,中国新国民精神正在萌芽成长,一个崭新的中国正在崛起。”
永昌博士的新著《清代江南义葬与地方社会》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问序于我。翻看厚厚的书稿,深感这是很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成果。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类型多样,体系复杂,地域差距极大,区域研究和类型研究显得格外重要。五年前,他的《传统慈善组织与社会发展:以明清湖北为中心》,是学界第一本研究湖北慈善史的论著。这本由博士学位论文完善而来的新作,是第一本研究义葬的论著。从2007年攻读博士学位至今,可谓“十年磨一剑”。作者系统梳理义葬的理念与制度的发展演变,分析江南义葬类慈善事业的基本形态、时空发展、社会功能等,以义葬为中心,关照慈善事业与地方社会整体。全书逻辑严密,抽丝剥茧,揭示了传统慈善的丰富内涵和诸多面向。从本科到参加工作,永昌博士执着深耕于慈善文化领域,直面学术前沿,善于理论创新,具有良好的学术素养。三十多岁,大好年华,希望他能珍惜学术人生,研究之路越走越宽,成果越来越多。
是为序。
杨立志
2017年5月30日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清代江南乡村塾师与地方社会
作者:蒋威
图书 清代江南乡村塾师与地方社会
-
2
图书 清代广东盐业与地方社会
作者:周琍
图书 清代广东盐业与地方社会
-
3
图书 明清地方力量与地方社会
作者:吴琦
图书 明清地方力量与地方社会
-
4
图书 清代漕粮征派与地方社会秩序
作者:吴琦 肖丽红 杨露春
图书 清代漕粮征派与地方社会秩序
-
5
图书 明末清初松江士人与地方社会
作者:冯玉荣
图书 明末清初松江士人与地方社会
-
6
图书 两宋国家与地方社会研究
作者:刁培俊
图书 两宋国家与地方社会研究
-
7
图书 嬗变与重建:民国甘肃地方精英与地方社会
作者:谢羽
图书 嬗变与重建:民国甘肃地方精英与地方社会
-
8
图书 新常态下地方社会治理
作者:樊红敏
图书 新常态下地方社会治理
-
9
图书 南宋江西士人社群与地方社会研究
作者:邹锦良
图书 南宋江西士人社群与地方社会研究
-
10
图书 书院与地方社会:以明清湖北书院为中心考察
作者:蔡志荣
图书 书院与地方社会:以明清湖北书院为中心考察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