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中国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研究

ISBN:978-7-5161-1887-0

出版日期:2012-12

页数:291

字数:296.0千字

点击量:9070次

定价:49.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专题:
基金信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展开

图书简介

知识是竞争优势的来源。在近几年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中,创造性资产寻求被公认为是重要的驱动力量。然而,创造性资产寻求的实现关键在于子公司向母公司的逆向知识转移。同发达国家公司相比,发展中国家母公司知识基础薄弱、吸收能力不强、管理水平落后,而知识位势远高于母公司的海外子公司拥有知识的垄断,在跨国公司内控制着讨价还价的权力的情况下,如何控制和达成知识的逆向转移就显得格外重要,但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知识转移为主导并集中于知识特性、供需双方特点和一般情境研究的现有文献不能给出答案。因而,本书以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代表——中国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以逆向知识转移为研究内容,旨在发现中国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的特定影响因素,并通过组织设计和治理机制保障发达国家的先进知识成功转移回国内总部或母公司,从而提高中国企业的整体技术能力和国际竞争优势。

本书的特色在于研究对象和研究角度独特,以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为对象,集中于知识转移的组织设计和组织机制,而不是以往的知识特性,并综合采用了包括文献研究、理论研究、计量研究、实证研究(问卷调查、企业访谈、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本书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首先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选题及其理论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然后介绍了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最后介绍了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是文献回顾。首先介绍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包括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拉尔的技术当地化理论、坎特威尔和托兰惕诺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指出它们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直接投资发达国家行为解释的不适用性。其次,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管理领域的国内外现有研究进行综述,着重梳理了中国企业的优势与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研究、资产寻求目的的FDI与战略资产获取方式的研究,发现动因研究比较集中而如何实现预期目的则还是“黑箱”。再次,就跨国公司知识转移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发现这些研究,一是集中于传统知识转移和水平知识转移;二是集中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象,专门针对发展中国家背景的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研究很少。最后,重点梳理了研究主题“逆向知识转移”的相关文献,最早追溯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国家学者对逆向技术转移的调查,并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把相关文献细分为存在性研究、与传统知识转移的差异性研究、客观影响因素的研究、认知/心理影响因素的研究、组织机制影响因素的研究共五个方面,指出现有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本书的研究视角与研究对象。

第三章是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首先介绍知识与知识转移的相关概念、分类与特点、知识转移的几种过程模型;然后介绍跨国公司与子公司的概念界定、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动因与知识转移新趋势;最后重点分析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的提出背景、逆向知识转移的广义过程模型、逆向知识转移的两维分类模型、逆向知识转移与传统知识转移的不同以及逆向知识转移的管理挑战。本书认为,逆向知识转移与传统知识转移的母子角色不同、母子转移方动机与接受方意愿不同、母子知识位势不同,相应的知识治理难度与复杂性不同,提出逆向知识转移的管理挑战在于转移知识的动机问题、代理问题、认知问题、转移成本问题和沟通问题。

第四章是对中国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宏观存在性的检验。主要从宏观层面分析自2002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状况与特点,探讨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的逆向溢出及溢出过程、机制与影响因素,并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别检验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专利申请数量、母国国内生产率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最后,分析国内外技术位势和母国吸收能力对逆向技术溢出的单独影响和综合影响。

在明确中国企业FDI存在宏观逆向溢出效应之后,从第五章开始正式对中国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进行研究。第五章主要是理论研究。首先分析中国企业FDI战略资产寻求动因、战略资产寻求的背景以及寻求的战略资产类型;然后剖析战略资产寻求对中国跨国公司的管理挑战主要在于逆向知识转移方面和子公司存活与发展方面并用联想和TCL的案例进行论证;接着提出中国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的分析模型,并分析转移难度及障碍性因素;最后,提出了逆向知识转移难题的解决思路,即高层要重视逆向知识转移并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对于背景特点所致的转移劣势与障碍,短期内依靠组织设计与组织机制来克服,长期内通过吸收能力的建设和共享文化的培养来解决。

第六章至第八章是实证研究。第六章对中国跨国公司与西方跨国公司的逆向知识转移进行对比研究,首先是利用企业深度访谈的方法,分析了两类跨国公司建立子公司的目的、逆向知识转移的内容、逆向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以及障碍要素的重要性排列,明确了它们的不同之处。然后利用问卷调查所得的两类跨国公司样本数据,实证分析它们在逆向知识转移因变量和十个影响因素自变量上的均值差异、显著性水平。最后通过比较标准回归系数得出十个因素的影响重要性排列,发现对于西方跨国公司来说,母对子的知识认同、子公司转移能力和沟通渠道对逆向知识转移的影响重要性大于子公司转移意愿、母公司接受意愿等其他因素;而对中方跨国公司来说,母子负位势、子公司转移意愿和沟通渠道对逆向知识转移的影响重要性大于子公司转移能力、母公司学习能力与接受意愿等其他因素,说明两类跨国公司不仅在逆向知识转移程度上存在差异,而且在逆向知识转移决定要素上也明显不同。

第七章是探索中国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模型。由于样本数量的限制,我们利用SPSS软件,首先分别实证研究四个核心变量子公司转移能力、子公司转移意愿、母公司接受意愿、母公司吸收能力各自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子公司知识价值、子公司转移担忧、母对子技术依赖、母对子知识评价、母公司情报能力、母子负位势等变量的分析;然后实证研究了包括核心变量在内的所有因素对逆向知识转移的影响,为避免变量间共线性干扰,以上变量从三个层面即子公司层面、母公司层面、母子情境层面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得出逆向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整体模型。

第八章是探索中国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的组织机制模型。首先根据文献分析与企业访谈分析提出组织机制研究模型,然后根据研究模型提出理论假设,接着用SPSS软件对中国跨国公司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假设检验,发现合作式运作结构、沟通机制、控制机制(层级命令、子公司自主权)对逆向知识转移的促进作用显著。最后把组织机制与子公司转移意愿的交互项、组织机制与母公司吸收能力的交互项分别加入回归模型,探索克服转移动机障碍和吸收能力障碍的有效组织机制,发现决策权下放有助于克服子公司动机障碍,而对于母公司吸收能力障碍,暂时还没找到有效的组织机制来克服。

第九章是根据前面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与逆向知识转移的相关建议与管理措施。

本书将逆向知识转移按照两个维度进行分类,拓宽了逆向知识转移研究的视野,并比较了其中两类(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发达国家投资、发达国家企业对发展中国家投资)逆向知识转移内容与程度差异、影响要素的差异和重要性排列,构建了中国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理论,探索了中国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模型和组织机制模型。本书的研究不仅填补了知识转移文献的局部空白,而且为中国企业跨国投资实现创造性资产寻求提供了逆向知识转移的解决思路、组织机制和具体措施。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刘明霞.中国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刘明霞.中国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刘明霞(2012).中国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