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三山五园”作为北京帝都风貌的名片,早已是“北京学”话语圈里的显学,各种题材的成果俯拾皆是。面对不乏精彩力作的“三山五园”之学,本书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略做探讨:
第一,三山五园历史文化区的历史演变过程。在辽金以来京西园林的基础上,清朝开始大规模修建皇家苑囿。康熙中叶,康熙帝在明武清侯李伟清华园旧址上,修筑了清代第一座皇家园林畅春园,作为“避喧听政”之所,并在玉泉山修建了澄心园(后改静明园),在香山修建了行宫(后改静宜园),开创了清代园居理政的先河。此后,历经康、雍、乾三朝,最终形成了“三山五园”。咸丰十年英法联军侵犯京城,将圆明园付之一炬,“三山五园”迅即面目全非,一败涂地!尽管后来慈禧太后又曾改建清漪园为颐和园,但作为清代中央政治运行的御园理政已经终结。清朝灭亡后,昔日封闭的帝王宫苑、寺观坛庙相继开放成为服务大众的现代公园,过去只有皇帝、贵族享用的园林风景,如今变成了市民大众游憩的公共空间。这一历史性的转变,改变了北京传统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布局,深刻影响了市民的思想观念与社会文化生活,也让游走于其间的游客不免唏嘘短叹,感慨历史与现实的空间穿越。
第二,三山五园与清代政治礼制的运作。三山五园是清代与紫禁城并存的政务中心。紫禁城对于清代皇帝而言,只是权力的象征,大多在元旦、冬至和皇帝诞辰日举行大典时驾临宫中,皇帝处理政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三山五园度过的。因此,研究三山五园,对于深入了解清代政治运作方式、礼仪制度、治国经验以及清代兴亡的历史经验教训,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三山五园与清代“大一统”的政治策略。京西御园的形成,尽管有清代统治者作为少数民族文化取向的因素,但从御园承载国家政务、军事操演、祭祀典礼、奉养东朝以及召见边疆民族领袖等多重政治礼制功能来看,以圆明园为核心的御园在相当程度上是因应清朝“大一统”政治运行需要的产物。另外,清代的皇家文化集中国封建文化之大成,是中国封建文化的巅峰。这个多元文化的特点充满了清代统治者治理国家方略的特点,其“大中国”的理念充分反映了清代中国多民族、多地域的文化特点。
第四,三山五园对北京城市发展的影响和塑造。三山五园不仅直接影响和塑造了海淀区域的发展,而且见证了北京城市发展变迁的历程,是都城功能新区影响区域发展的典型例证。正如侯仁之先生指出的那样:“海淀镇的起源,本是一个农业聚落。其日后的发达,实在是由于附近一带园林的开辟。”
续貂之举,望方家不吝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秦汉历史文化研究
作者:徐卫民
图书 秦汉历史文化研究
-
2
图书 龙泉驿古驿道历史文化研究
作者:杨玉华
图书 龙泉驿古驿道历史文化研究
-
3
图书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大邑历史文化研究
作者:杨玉华
图书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大邑历史文化研究
-
4
图书 渥川历史文化寻踪与研究:基于梁村古籍文献整理
作者:王泽玖 吴志华
图书 渥川历史文化寻踪与研究:基于梁村古籍文献整理
-
5
图书 13—19世纪河湟多民族走廊历史文化研究
作者:武沐 金燕红
图书 13—19世纪河湟多民族走廊历史文化研究
-
6
有声书 听北大名家讲中华历史文化故事(三国魏晋卷)
作者:袁均枝
有声书 听北大名家讲中华历史文化故事(三国魏晋卷)
-
7
有声书 听北大名家讲中华历史文化故事(隋唐五代卷)
作者:袁均枝
有声书 听北大名家讲中华历史文化故事(隋唐五代卷)
-
8
图书 历史文化街区重生第一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调查研究工作体系的中日比较
作者:吴云
图书 历史文化街区重生第一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调查研究工作体系的中日比较
-
9
图书 太行山东麓的古村落及其历史文化研究:以井陉域内为中心
作者:谷更有 史广峰
图书 太行山东麓的古村落及其历史文化研究:以井陉域内为中心
-
10
图书 基于中国历史文化情境的本土管理学建构研究
作者:马文军
图书 基于中国历史文化情境的本土管理学建构研究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