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经济绩效与企业竞争力研究

ISBN:978-7-5161-2851-0

出版日期:2013-06

页数:200

字数:203.0千字

点击量:9764次

定价:46.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一 研究的背景农业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必要保障和有力支撑。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部门,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正在从以解决温饱问题为基点的农业体系向以提高生活质量为基点的农业体系转变,从以自给自足方式为特征的封闭经济环境向以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开放经济环境转变。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国内农业市场日益开放,面对来自国际市场的冲击日趋激烈,一大批拥有雄厚资本、高新技术、丰富管理经验、思维超前的国际农业企业,将逐渐进入中国市场我国农业必将经历一个艰苦而且漫长的蜕变过程。20世纪80年代,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推行,农业经营制度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确立了以农户为独立经营者的地位,使农户的利益直接与其生产经营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中央于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完善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农业也由计划农业转向市场农业,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不断加剧,此时急需一种新的经营模式来引领农民顺利走向市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生及农业上市公司的出现正是适应了农业发展的这一要求。1993年我国第一家农业上市公司出现,标志着农业产业化经营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下发、农业新政策的提出,为农业经济发展在宏观环境方面创造了条件,对于农业上市公司来说也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农业上市公司作为我国现阶段先进农业生产力的企业组织代表、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力军,是承担我国农业体系转变和参与农业全球竞争的重要组织形式。农业上市公司从农业整体发育贫瘠的土壤里脱颖而出,它们不直接脱胎于纯粹的资源生产型企业,而是从附加值和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中产生。但是,一方面,农业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受到自然资源多样性、土地资源稀缺性、生产的周期性、地域性和季节性等自然力的制约,即所谓的自然风险;另一方面,农产品在市场中也会受到市场价格波动、技术壁垒等市场因素的影响,即所谓的市场风险。由于双重风险的存在,导致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本比较高,利润相对比较低,而且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于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强,产品相对集中上市,给农业上市公司尤其是从事农产品加工类的农业上市公司造成巨大的流动资金压力,加之多数农业类上市公司在争取金融信贷方面也常遭受歧视,资信条件达不到银行严格的金融信贷要求,难以获得银行贷款,无法为企业提供充足的生产原料,这些不利因素已经成为严重制约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生存、发展、扩张和生产效率提高的瓶颈。除此之外,在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发展的这十几年中,中间也不断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如技术水平低、“背农”现象严重、经营业绩呈两极分化、内部治理差、市场表现不佳等。按中国证监会的规定,农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包括农、林、牧、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农业企业通过股票发行变成上市公司,由产品经营转向资本经营,是一次质的飞跃。然而,尽管自1993年5月以种养业为主的同人华塑(000509)(现在已更名为“S*ST华塑”,目前所属行业为制造业)在上海主板上市标志着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诞生,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已经达到48家,总资产规模达到1199.60亿元,但相对于整体上市公司而言还相差甚远,农业上市公司的数量、资产规模、发行股票数量所占份额尚不足5%(张淑慧,2011)。事实证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与其所处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并未起到其应有的推进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依靠资本市场发展农业企业,进而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与资本市场的结合,这是新时期发展农业,也是发展资本市场的必然选择。农业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通过积极发展“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有效提高农民的生产组织化程度。同时,由于农业上市公司大多活跃在农产品需求弹性较大的领域,可以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募集资金,运用上市公司的市场开拓能力和农产品深度加工能力,为农民提供服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对于农业上市公司而言,通过股票市场的筹资功能,可以迅速扩张公司规模,取得规模效益;通过股票市场的转制功能,可以提高企业的素质与管理水平;通过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可以不断培育优质资产,改良不良资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并运用并购重组等资本经营手段,走集团化、规模化发展道路;通过股市的巨大影响,可以提高农业上市公司的知名度,让全社会关心、支持、扶植农业产业化经营。由此可见,农业上市公司作为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农业上市公司能否健康成长,不仅是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环节,也事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二 研究的意义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临的竞争也已不再是单项产品、单个生产者之间的竞争,而是包括农产品质量、品牌、科技以及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体产业的竞争。农业上市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者、带动者、市场开拓者和技术创新主体,只有不断加快标准化生产建设、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优化企业资源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绩效水平,积极培育属于企业所独有的企业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在这种大背景下,对于农业上市公司的经济绩效和企业竞争力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从农业上市公司自身需求角度出发,对企业自身经济绩效和综合竞争力的分析与评价是企业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促使企业不断努力创新、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运营效果和效率的前提,也是企业正确认识自身的市场地位并制定有效的竞争战略的依据。2. 从政府需求角度出发,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经济绩效和企业竞争力进行分析与评价是政府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手段;是政府研究我国农业企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发挥政策效应的基础和前提。3. 从金融机构需求角度出发,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经济绩效和企业竞争力进行分析与评价是我国农业相关金融机构强化授信业务、预测和防范信贷风险的重要手段,是对金融机构资金安全性原则的要求和具体体现,是金融机构识别、培育和发展优质客户资源的标准和依据,是金融机构提升以客户为中心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内在要求。4. 从科教机构需求角度出发,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经济绩效和企业竞争力进行分析与评价能为科研机构选择合作伙伴提供依据和指导,是科研机构了解企业科技成果需求、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的基础条件,是科教机构提高科研价值的内在要求,是科研机构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科技人才的重要保障。5. 从企业直接外部利益相关者需求角度出发,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经济绩效和企业竞争力进行分析与评价能辅助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投资者、供应商等)对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并以此制定相应的决策,从而有效地保护了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第二节 研究内容本书在充分借鉴国内外有关企业经济绩效与竞争力的基础理论及相关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农业上市公司、经济绩效、企业竞争力等相关概念的界定。深刻剖析现阶段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制约因素。通过对企业的经济绩效评价来研究其经济绩效的发展动态,分析影响其经济绩效的主要因素。针对从事不同行业的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分别对影响其经济绩效的因素进行分析,对不同行业农业上市公司的经济绩效做出评价,将两种不同行业农业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分别作一分析比较。在理论上系统地完成了对构成企业竞争力各个要素及其作用的认识,通过建立企业竞争力的微动力分析模型对构成企业竞争力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模型分析。根据企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间的作用机理,设计一套实际操作性强、评价较为全面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农业上市公司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层、单项指标的比较分析,实现对我国目前农业上市公司企业竞争力状况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一定程度的理性认识,最终因地制宜地提出加快培育和提升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经济绩效与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本书围绕着对农业企业竞争力的分析和评价展开,全书共分为10章,参见图1。第一章为前言,主要介绍本书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概述全书的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第二章为相关概念界定,详细地阐述了农业企业、农业上市公司、经济绩效、企业竞争力的内涵与主要特征,为下一步对企业经济绩效与竞争力评价进行分析与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为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发展现状分析,对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约因素及其根源进行探索性分析和研究。第四章为经济绩效的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详细阐述经济绩效的相关理论,确立采取混合数据估计模型作为本书对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经济绩效分析与研究的主要计量方法。第五章为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经济绩效的实证分析,从企业经济绩效的总体情况、地区分布、行业分布三个角度对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经济绩效进行动态分析与评价。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计量模型,利用Excel和SPSS16.0统计软件,首先以整体样本为分析对象,从总体上分析影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经济绩效的主要因素;然后分行业对样本公司数据进行处理并分析,对模拟结果进行检验,并作出经济学上的合理解释,对不同行业公司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说明。第六章为企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详细阐述了企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在理论上系统地完成了对构成企业竞争力各个要素及其作用的认识,通过建立企业竞争力的微动力分析模型对构成企业竞争力各个要素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模型分析,为下一步进行中国农业上市公司企业竞争力评价奠定理论基础。第七章为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设计,根据企业竞争力的要素构成及其作用机理,按照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建立了一套实际操作性强、评价较为全面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第八章为中国农业上市公司企业竞争力评价的实证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农业上市公司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层、单项指标的比较分析,对目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企业竞争力状况和主要影响因素有一定程度的理性认识。第九章为典型案例分析,通过对新疆屯河、湖南金农两家农业上市公司的企业经营管理、发展战略、财务风险等方面进行分析,从中吸取农业上市公司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为下一步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提供有力的实践支持。第十章为对策建议,主要从农业上市公司自身能力建设和积极创造有利于农业上市公司发展的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提出提升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经济绩效和竞争力水平的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郭洪渊,王志丹.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经济绩效与企业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郭洪渊,王志丹.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经济绩效与企业竞争力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郭洪渊和王志丹(2013).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经济绩效与企业竞争力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