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从马克思出发:“实践的唯物主义”逻辑构造

ISBN:978-7-5004-8117-1

出版日期:2009-12

页数:304

字数:310.0千字

点击量:8894次

定价:38.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郭湛

効民是我读研究生时的老同学。他的新作就要出版了,约我为其作序。

我是1978年10月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读研究生的,効民比我晚一年,1979年9月入学。我们读的是同一个专业,受教于同一些可敬的老师,在人民大学校园里共度了两年难忘的时光。从那时到现在,已经30年了。毕业后,我们都在大学里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好学勤思,志在高远,孜孜以求。这部《从马克思出发——“实践的唯物主义”逻辑构造》,就是他近年来将多年的思考融会贯通,以他的快言快语、明白晓畅的风格写出的新著。

哲学的表述方式是逻辑的,任何哲学著作都不可避免地包含着某种逻辑构造。効民的这部著作以“‘实践的唯物主义’逻辑构造”为副标题,鲜明地体现了这部书的哲学性质。但这决不是一种纯逻辑的构造,而是对历史反思的结果,既是对自然史、人类史、社会史反思的结果,也是对认识史、科学史、哲学史反思的结果;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反思的结果,更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历史反思的结果。所以,在这部力图展示某种“逻辑构造”的著作中,处处洋溢着浓厚的历史感,在历史的材料中渗透着逻辑的阐发,深入浅出,平易近人。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思潮的兴起。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的理解,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倾向于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自己的表述,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不仅仅是个名称的问题,而是涉及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的实质,它作为当代哲学的精神实质和作为科学的哲学的体系与方法的根本特征的理解。

我们一直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但从历史和现实中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历史观以及认识论、实践论、价值论等统一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是因为它是与直观的唯物主义不同的实践的唯物主义。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开始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不断探索的改革开放的实践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成功,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当代中国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

尽管我们对于实践的唯物主义有了许多一致的共识,但在具体的理解和表述上还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在当代中国,较为完整的理论形态的实践的唯物主义还远未形成和建立起来。从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看,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正常状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今日中国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表现。国内许多学者都在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立足人类实践的当代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当代形态,并且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生长点。

効民的这部《从马克思出发——“实践的唯物主义”逻辑构造》,就是对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当代形态进行理论研究的一个成果。他强调“从马克思出发”,我理解是要求在“回到马克思”,即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基础上,不停留在马克思的文本中,而是在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指导下,以自觉的实践改造自然和社会,创造更理想的属人世界。他提出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逻辑框架是宏大的,值得重视,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符合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书中第一章集中讲实践,把人、人的活动、人的本质置于实践的基础之上,体现了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作者把认识活动、功利活动和审美活动分别加以讨论,各成一章,对应着理性世界、意志世界与情感世界,对人们所谓的知、情、意三大领域作了极富特色的阐发。最后两章分别论述社会和历史,把社会作为活动的人的系统,把历史作为人的活动过程来说明,实际上是从横与纵、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对人的生存和发展进行实践的唯物主义的阐述。这种“逻辑构造”与以往同类著作是不同的,很有新意。在具体的逻辑结构上,効民作了许多揭示和论述,提出了许多颇为独到的见解。

当然,由于这部著作涉及的领域、所要完成的工程实在太大了,作者的论证还有许多需要深入和完善之处。读这部著作的读者会发现,其中一些内容需要进一步讨论、发掘,一些疑问未必能够在书中找到确切的回答,但可能有助于读者通过思考自己去寻找答案。

我相信,効民的这部著作的问世,会推动深化学术界对于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研究。当代中国社会是一个高度务实的社会,空洞玄虚的哲学难免受人冷落。但真正的“实”归根到底要通过实践来落实。人们只有凭借现实的实践,才能想象、培植和摘取生活之树上的果实。在这里,最需要的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精神和态度。实践的唯物主义意味着实事求是,依是行事,以事求实。这个“事”就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用哲学的话来说就是实践。

祝愿効民继续有新的成果问世。

2008年12月1日于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推荐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王効民.从马克思出发:“实践的唯物主义”逻辑构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王効民.从马克思出发:“实践的唯物主义”逻辑构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王効民(2009).从马克思出发:“实践的唯物主义”逻辑构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