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基于技术转移视角的理论及中国的实证研究

ISBN:978-7-5161-1640-1

出版日期:2012-11

页数:181

字数:186.0千字

点击量:9871次

定价:30.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增长,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与此同时,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发展迅速。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实际年平均增长在9.5%以上,是同期美国经济增长率的3倍;1978—2011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3624.1亿元猛增至458217.6亿元,增长了约130倍,名义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5.9%,并于2010年第二季度超过日本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另外,中国的国际贸易也取得了飞速发展。201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364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5%,居世界第2位。其中,出口18986亿美元,增长20.3%;进口17435亿美元,增长24.9%。

然而,中国目前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正发生着较大的变化:从国内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的结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对外贸易改革与发展、国家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水平的提升,以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方面都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从国际来看,世界经济前景堪忧,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2011年12月1日在纽约发布的《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世界经济增长势头在2011年明显放缓,一些经济大国在2012年再次陷入衰退的风险正在加大,并将拖累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例如,由于经济衰退使得美国尤其是欧元区的进口需求减少,直接影响中国净出口并拖累经济增长)。同时,全球国际贸易增速也明显下滑,2011年全球货物贸易量较2010年下降8.8个百分点,仅增长5%,其中,发达经济体出口量增长4.7%,低于全球平均增速;发展中国家出口量增长5.4%,增速也呈现明显放缓态势。此外,国际经济失衡问题进一步加重,集中体现在美国和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之间、欧元区核心国家和外围国家之间出现经常账户的失衡,由此引发的发达国家对中国人民币升值的呼吁也愈发强烈。这些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无疑加大了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进一步稳定、健康发展的难度,从而也凸显了对于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实践意义。

早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中,中国已经明确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十二五”规划又进一步明确中国的科技发展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支撑,基本建成功能明确、结构合理、良性互动、运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第21位上升至第18位,科技进步贡献率力争达到55%,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是,即使是整体技术水平领先的国家也不可能在所有的技术开发领域均保持世界领先优势。更何况,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发展状况还不容乐观。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发布的《国际竞争力报告》(简称《洛桑报告》)历年的评价结果看,中国科技竞争力的总体排名基本徘徊在20名开外,处于世界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地位,中国整体上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许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因此,通过进一步积极发展国际贸易,充分发挥国际贸易的技术转移及其技术外溢效应,仍然是促进中国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同时也是实现中国传统产业技术发展逐渐从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的重要战略。

因此,针对目前中国的科技发展状况和对外贸易以及经济增长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何种提高技术水平的路径更适合中国的现实?如何利用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技术转移及其技术外溢效应来提升中国的技术水平?这些问题的探究对于目前的中国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同时,由于全球性的技术转移和外溢,一国的科技政策和贸易政策的效果都会受到来自他国或地区技术转移及其技术外溢效应的影响,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会对世界其他各国或地区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产生各种影响。那么,应该采取何种科技政策和贸易政策、对知识产权进行何种程度的保护更符合中国的国情和未来持续经济发展的需要呢?这些也是中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综上所述,结合中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实际,对国际贸易、技术转移和经济增长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尤其是利用中国现有的经验数据进行相关实证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在对相关的理论及实证研究方法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和探讨了与国际商品贸易相关的技术转移及其技术外溢效应影响一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机制,并进一步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了提高技术水平的路径选择问题,利用该理论模型分析了国际贸易如何通过技术模仿和技术的转移、吸收来对不同类型的经济体(技术水平领先的发达国家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其次,本书利用多种实证研究模型和方法实证分析了国际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问题,尤其是利用中国的产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国际贸易的技术转移及其技术外溢效应对中国技术水平提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在对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各项主要结论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为中国的对外贸易、技术引进和创新及经济发展等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除引言外,本书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为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方法的回顾。首先,回顾了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传统经济理论以及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和渠道。其次,对技术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理论回顾,其中包括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及新经济增长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相关论述等。再次,从两个方面对国际贸易、技术转移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包括技术水平外生的相关理论模型和技术水平内生化的相关理论模型。最后,对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回顾。

第二章为中国对外贸易及经济增长概况。首先,通过直观的数据和图标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外贸易及经济增长概况,并讨论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其次,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的对外贸易体制和贸易政策进行了分阶段分析和探讨,展现了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的不断完善和贸易政策的不断开放。

第三章为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首先,在定义本书相关关键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贸易、技术转移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与国际商品贸易相关的技术转移及其技术外溢效应影响一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机制。其次,进一步通过引入一个理论模型来探讨提高技术水平的路径选择,通过该理论模型分析了国际贸易如何通过技术模仿和技术的转移、吸收来对不同类型的经济体(发达国家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特别地,对隐含在国际贸易商品中的技术实施“逆向工程”是许多国家或地区获取他人先进技术的渠道,我们针对技术从先进国向后进国转移的这一渠道进行了理论分析。

第四章为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本章利用不同的实证研究模型和方法,基于中国的经验数据对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包括:对外贸易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假设的检验;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研究;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动态影响的实证研究;贸易开放度与中国省际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等等;尤其是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计量模型并利用中国的产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国际商品贸易的技术转移及其技术外溢效应对中国技术水平提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五章为结论及政策建议。在对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各项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为中国的对外贸易、技术引进和创新以及经济发展等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了一些政策建议。首先,对全书理论研究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其次,基于本书的研究结论并结合中国实际发展状况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李洁.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基于技术转移视角的理论及中国的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李洁.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基于技术转移视角的理论及中国的实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李洁(2012).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基于技术转移视角的理论及中国的实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