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浴火新生:20世纪40年代作家迁徙与文学研究

ISBN:978-7-5203-1343-8

出版日期:2017-12

页数:231

字数:158.0千字

点击量:9514次

定价:66.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专题:
基金信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展开

图书简介

迁徙,是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运动。

与动物出于本能的迁徙有着根本的不同,人类的迁徙是自身理性选择的一个结果,包含了趋利避害的目的性,选择的方式则要复杂得多,迁徙的形态也就有了极大的丰富性,没有固定的模式。

中国抗战时期作家的迁徙,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英雄壮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作家经历了反侵略战争的洗礼,其间的艰难困苦是和平时期未经历战争的人们所不能完全想象的。他们在战火中受到锤炼,其爱国热情和不屈精神,从人民的抗战热情中受到鼓舞而又反过来推动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热情,构成了一部人民反抗侵略者的伟大精神史。

战火中的迁徙是被迫的,又是主动的。前者反映了灾变中的无奈,后者体现了正义的愤怒,表现为坚毅的反抗。这一切改变了作家的精神和心态,对他们的创作产生了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要深入认识中国20世纪40年代文学的内在精神和艺术意味,作家的迁徙是一个非常好的角度。从这个角度可以发现全民抗战的热潮如何影响作家的思想和心境,又怎样影响文学的创作。

学剑的这本著作,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的最终成果,会给读者一个欣喜,就是因为他抓住了中国20世纪40年代作家在抗战背景中的大规模迁徙对于文学的深刻影响。他由“迁徙”的流动性特征入手,研究这一时期文学的动态。他追踪作家迁徙的足迹,考察大后方文学、沦陷区文学、解放区文学的特点。研究不同区域文学的互动,实际就是研究作家从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的迁徙,由这样的迁徙而影响他们的思想和心境,从而又影响他们的创作。他从迁徙的角度对一些著名的文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点做出阐释,结合一些个案深入研究作家在动荡中如何把生命体验与爱国的主题结合起来。这些都涉及文学的一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有助于人们认识文学与时代,尤其是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作家与时代和环境的关系。它们实际上就是文学取得成功的一种特殊的经验。

学剑在博士阶段所研究的是延安文学。现在他把选题从延安文学扩大到了与延安文学处于同一时期的整个抗战背景下的中国文学,由“迁徙”的概念把20世纪40年代文学组织起来,来考察其中的一些新的问题。这不仅仅是选题范围的拓展,更是研究方式的调整,也即是以动态的变化的眼光来关注中国20世纪40年代文学,把其中一些问题加以强调,把另一些问题从所设定的新的背景上提出来,使之获得新的意义。这些,应该就是这本著作具有新意的一个根本的原因。

迁徙,是建立在人的主体性基础上的一个与文学性密切相关的概念。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角度,它与研究对象之间建立起了用别的视角来研究时有所不同的关系,这是学术创新的题中之义。但这或许也同时说明了这本著作并非所有的观点都能被读者接受。实事求是地说,读者眼光本非一律,书中的一些提法也并非不可以商榷。

我在先睹为快地读了这本著作后,感受到它的简洁、明快而具有新意的论述所带来的乐趣,写下这点体会作为序言,供读者参考,也期待学剑取得新的成就。

陈国恩

2017年6月20日

于武大寓所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祝学剑.浴火新生:20世纪40年代作家迁徙与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祝学剑.浴火新生:20世纪40年代作家迁徙与文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祝学剑(2017).浴火新生:20世纪40年代作家迁徙与文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