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中国城市化模式、演进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转向效率导向的城市化理论和政策研究(上、下册)

ISBN:978-7-5161-7745-7

出版日期:2016-03

页数:1013

字数:1065.0千字

点击量:11173次

定价:180.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2012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2.57%,跨过了城市化率50%这一重要临界点。根据国际城市化经验,在这个临界点之后,城市化进程将从量变转向质变,主要标志是经济增长动力因素发生了根本转变:经济增长动力由城市化初期的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发展,转变为城市化中后期的以“空间资源配置”推动增长的阶段,空间集聚推动着技术进步、知识溢出和经济结构快速调整。本书报告包括总报告和五部分内容。其最突出的是中国城市的最大最优规模研究和中国264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两个方面。关于城市规模最重要的发现是,城市净收益峰值规模在556万—614万人,即600万人左右,城市相对规模净收益为正的规模区间为65万—3569万人,说明城市(镇)规模过小并不利于城市经济持续发展,而目前超大规模城市北京、上海等城市规模并没有超过净规模收益的最大区间。另外,本报告数据处理工作量极大,包括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的1990—2011年22年间中国264个城市近200种数据100多万条数据的处理工作,虽然有《中国城市年鉴》和各种统计年鉴,但除了录入处理以外,还有大量针对统计口径变化所做的相应调整,其中,仅264个城市GDP增长率就花了整整四周的时间来处理,工作量之大可见一斑。总报告是全书一个总揽式的概括。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探索中国城市化阶段、思想演进、规律及城市化模式,从城市化规律和思想演进中我们发现,城市化模式应该以大、中城市为主,并带动中、小城市(镇)发展,进而论证中国城市的最大最优规模,并分析中国超大城市转型升级的驱动因素:持续的效率改进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探索新时期中国城市化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并研究城市化与城市聚集创新理论,提出城市化增长三动力理论;还重点介绍对1990—2011年中国264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客观评价结果。其次,提出城市化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具体有五个方面的政策建议:(1)调整城市的规模结构,提高城市聚集度;(2)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3)通过持续的效率改进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4)城市治理模式创新;(5)城市化制度创新。第一部分为从历史角度探索中国城市化阶段及思想演进和规律、城市化模式和城市最大最优规模及中国特大城市创新转型发展指标体系。(1)根据我国城市化思想与实践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点划分为两个阶段。(2)城市化模式主要有大城市重点论、中等城市重点论、小城镇重点论和城市体系论四种观点。我们认为,应该优先发展大、中城市,通过大、中城市的集聚和外溢效应带动中、小城市(镇)的发展。(3)采用Logistic模型,研究了中国城市化规律,并预测了未来20年的城市化水平。(4)探讨中国城市最大最优规模问题。采用成本—收益法对1990—2011年中国264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的最大最优规模进行研究。并按不考虑人力资本、考虑人力资本和人均受教育年限三种情况来分析264个城市规模收益情况,外部成本则考虑政府成本、企业工资成本、通货膨胀成本、住房成本和环境成本几个方面,得出了最小及最大城市规模范围和最优城市规模范围,最优城市规模即净收益峰值规模在556万—614万人,外部相对成本最低时的城市规模为578万人。城市相对规模净收益为正的区间为65万—3569万人。根据这一结论,中国城市(镇)的最小城市规模应该在65万人以上才能发挥城市规模“集聚效应”。而净收益为正的城市规模区间达到3569万人说明,虽然中国有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但城市的最大规模还并没有达到极限,宜用市场化手段对城市规模进行调节,而不宜盲目使用行政手段限制城市规模的扩展,更不用说限制大城市的发展了。我们认为,这一结论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有鉴于此,作为本课题的一部分,我们在为上海市政府所做课题“上海市创新转型发展指标体系研究”中对上海、北京、天津、广州和深圳几个特大城市进行了研究。“中国特大城市创新转型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是在此课题基础上提炼的,本报告梳理了世界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讨论了从经济增长加速到减速的核心原因,发现成熟经济体持续、均衡增长的长期驱动因素就是持续的效率改进,它推动着技术创新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并提出政策建议。《世界城市发展与产业效率提升——上海样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特大城市发展和产业提升的问题,并针对上海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第二部分探索新时期中国城市化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包括城市化与人均GDP、城市化与三次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关系。第三部分研究城市化与城市聚集创新理论,讨论了创新聚集的一个理论模型,并探讨了TFP增长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波动与影响,包括城市化过程中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等。第四部分为了客观地评价1990—2011年22年间中国264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本报告提出了一套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1)此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一级指标包括经济增长、增长可持续性、环境质量、政府效率和人民生活五个部分,通过产出效率、经济结构、经济稳定、产出消耗、增长潜力、居住环境、环境质量、政府效率、人民生活等方面42个具体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64个地级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了中国264个地级市1990—2011年的可持续发展排名。基本结论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264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2)从1990—2011年,全国264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平均上升了26.60%,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数分别改善了25.28%、28.82%和25.41%。中部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改善优于西部地区城市和东部地区城市,西部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改善优于东部地区城市。1990—2011年中国264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朔州市的可持续发展指数改善最大,柳州市的可持续发展指数改善最小。22年来,吉安市的经济增长指数改善最大,柳州市的经济增长指数改善最小;北京市的增长可持续性指数改善最大,七台河市的增长可持续性改善最小;安康市的环境质量指数改善最大,巴中市的环境质量改善最小;聊城市的政府效率指数改善最大,齐齐哈尔市的政府效率改善最小;嘉峪关市的人民生活指数改善最大,河池市的人民生活改善最小。(3)对264个地级市分别按1990年以来、2000年以来两个阶段以及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三个年份,依照权重比3:3:2:1:1对264个地级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划分为五个级别。此外,还分析了一些地级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一级指标权重与其主要影响因素,并绘制了1990年以来、2000年以来、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以经济增长、增长可持续性、环境质量、政府效率和人民生活为指标的可持续发展雷达图以及列出了各具体指标的权重。第五部分为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题,包括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影响、政治外溢与中国的区域差距、中国居民Geary-Stone加总效用函数实证研究、中国地级市城市发展水平评估、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财政的宏观作用机制、结构性减速与中国经济再调整、反思增长政策等涉及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题。关键词:城市化 模式 聚集 可持续发展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张自然,张平,刘霞辉.中国城市化模式、演进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转向效率导向的城市化理论和政策研究(上、下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张自然,张平,刘霞辉.中国城市化模式、演进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转向效率导向的城市化理论和政策研究(上、下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张自然,张平和刘霞辉(2016).中国城市化模式、演进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转向效率导向的城市化理论和政策研究(上、下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