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让教育阳光普照在学生心田:长江大学应用在线开放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ISBN:978-7-5203-2173-0

出版日期:2018-03

页数:293

字数:291.0千字

点击量:9858次

定价:78.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长江大学运用在线开放课程跨越“知识沟”的思考与实践3225490

随着以慕课(MOOC)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的兴起,国内许多高校启动了以在线开放课程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如何应对在线开放课程大潮的来袭,已成为新形势下高校教学改革必须直面的重要问题。为此,长江大学依托“互联网+”平台,构建了“五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和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与分享。

一 一个平台:互联网+教育

2015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全国优质教学资源得以充分放大,高等教育开始进入一个教育“雨露均沾”的时代。作为一所合并组建的地方高校,长江大学在学科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如何实现实质性融合是一个多年来存在的难题。如果我们能紧紧抓住“互联网+教育”的机会,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就有可能跨越各种因素造成的“知识沟”,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可以公平地享有优质教学资源,从而让教育阳光普照在学生心田。

按照“互联网+教育”的改革思路,为体现公平、共享,长江大学实行教学课程创新改革,从最初的国家精品课程到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再到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学校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整体进展与国内外教育大环境和实际需求并进,逐步形成了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慕课和在慕课基础上发展的私播课(SPOC)等多种类型的长江大学特色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当前,学校的慕课学院已成为全校师生学习的重要平台,吸引了众多名师参与、广大学生参加,汇聚了自行开发和联盟高校共享的课程资源。如此,校际、院系、专业间的“鸿沟”被打破,教师资源、课程资源的垄断成为历史。名师被公平地共享,由多校区办学所造成的影响逐步削弱,学科间的“鸿沟”得到弥合,学校整体文化精神实现了交流、融通与共享。

除教学资源实现校内共享之外,长江大学也积极探索将教学改革成果向校外辐射,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源,尤其是有特色的教学资源。这种分享,在某种程度上跨越了地方与部属高校间资源分配造成的“知识沟”,跨越了校地间科学技术、文化精神上的“知识沟”。学校积极输出特色课程资源,尤其是石油、湿地农业、荆楚文化和区域经济等学校特色学科方面的课程资源,让其他学校的学生也能了解区域文化、特定行业的特色课程。同时,学校还以在线开放课程的方式积极地为地方企事业单位提供多种培训,利用石油工程、机械工程、农学、管理科学等学校特色学科资源,制作在线开放课程,为有关行业系统和当地企事业单位提供业务指导。

二 两种体系:教学体系+在线开放课程体系

构建“五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在线开放课程对传统课程冲击力巨大,一开始就体现了对传统课程体系的创新,甚至是颠覆。自2003年建设各级各类精品课程以来,长江大学已有200多门课程上线运用,累计选修人数达500万人次。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在线开放课程在教学与管理等环节都给学校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比如,教师的工作量如何计算、学生怎样选课、成绩怎样认定、线上线下及考试各占多大比重等。2016年上半年,学校出台了《长江大学在线开放课程管理实施办法》,结合本校实际,建设、引用和改造在线开放课程,从学生、教师、管理者、学校和地方五个层面构建“五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学校长年活跃着十余支联系紧密、运行良好的在线开放课程教学队伍,将一些课程通过在线开放的方式前置于假期,在给学校教师资源、教室资源和在校学生学习压力减负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假期的生活,这样的教学改革让在线开放课程成为对传统惯性的颠覆性创新。

构建国家、省、校三个层次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伊始,我们就采取一种与时俱进的态度,摸索出一条网络课程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尤其是近几年来,学校通过“引改建”相结合的网络课程建设方式,将2003年以来的200多门精品课程重新评估,充分利用原有精品课程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学生为中心重新设计、重新讲授、重新拍摄。原有的优质课程资源、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在实行慕课化改造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利用网站开展教学互动的重视程度得到提高,封闭的、有限的资源重新得到有效利用。

三 三个关键点:质量+品牌+管理

目前,国家正在推进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许多大学也积极推出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致力于在线开放课程的开发、运用。长江大学的实践证明,作为地方综合性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如果真正秉承开放、平等、共享的理念,高校间的各种壁垒将会不攻自破,高校间也将真正实现无障碍的沟通与交流。当然,在线开放课程若要进一步发展,以下三点十分关键:

第一,不断提高在线开放课程质量。目前,国内运行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多为高校或者企业建设,具有自己的特色,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课程质量是保证在线开放课题建设的核心要素。为提高课程质量,迫切需要建立国家级的课程平台,提供技术支持,规范课程来源,保证课程质量,促进在线开放教育的发展。

第二,努力打造在线开放课程品牌。应当整合优质课程资源,在建立国家级课程平台的基础上,大范围地遴选优质课程与特色课程,挖掘和整合资源,主推名师名课,使中国在线开放课程形成具有特色的品牌。

第三,全面规范在线课程管理。教育主管部门应当顺势而为,为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提供资金、政策、平台等全方位的支持。当在线开放课程达到一定规模后,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管理措施,尤其是确立学分的互选与互认,从而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分享与共享,体现教育的公平与平等。

(作者:谢红星 长江大学校长、教授)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谢红星.让教育阳光普照在学生心田:长江大学应用在线开放课程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谢红星.让教育阳光普照在学生心田:长江大学应用在线开放课程的实践与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谢红星(2018).让教育阳光普照在学生心田:长江大学应用在线开放课程的实践与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