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北京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2017

ISBN:978-7-5203-1732-0

出版日期:2017-12

页数:411

字数:403.0千字

点击量:9923次

定价:99.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高端服务业是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词汇,国际上对其没有进行系统的阐释,但欧美发达国家一直高度重视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早在20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均已实现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近年来,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兴起,新一代信息、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突破和广泛应用,加速服务内容、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服务数据化、网络化、远程化、智能化、情境化、互动化、平台化,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比重快速提升,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向“高端服务经济”的重大转变。高端服务业的主导地位在主要发达国家、世界城市、全球城市群中的首位城市日益凸显,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文化旅游、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业态发展迅速,已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高端服务业在国内也是个新概念,其内涵、外延没有明确的界定。深圳市政府在2007年颁布的《关于加快我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府〔2007〕1号)中首次提出高端服务业的概念,指出高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具有高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本投入、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开放度、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我国《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发〔2012〕62号)中也提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中高端发展,深化产业融合,细化专业分工,增强服务功能,提高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国产业综合竞争力。这种表述,实际强调高端服务业是未来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遵循新发展理念,伴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提质增效、优化升级,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更多依赖消费引领、服务创新驱动的新特征。2015年我国服务业占GDP比例达到50.2%,首次占据国民经济半壁江山,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47%的指标(“十一五”规划43%的指标未实现);2016年我国服务业占GDP比例进一步提升到51.6%,服务业增速7.8%,远超第二产业增速6.1%和工业增速6.0%的水平。3317175这说明我国已跨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已成为主导产业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高端服务业上升发展的空间更大。因为按照主导产业升级理论,在农业时代主导产业是农业,在工业时代主导产业是工业,在后工业时代主导产业是服务业,在服务经济时代主导产业是高端服务业或现代服务业。但立足现实,放眼世界,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占GDP比例特别是高端服务业占GDP比例仍然有很大差距。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历史阶段和从上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关键时期,需要以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整体提升为重点,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增强服务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国家发改委在2017年7月出台的《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年)》(发改规划〔2017〕1116号)明确提出,要聚焦服务业重点领域和发展短板,促进生产服务、流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服务经济中心,增强北京、上海和广州—深圳国际服务枢纽与文化交流门户功能,促进高端服务业和高附加值服务环节集聚。可见,国家非常期盼北京等世界级城市群中的首位城市能够用21世纪的眼光,高点定位,增强国际竞争力,把高端服务业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新的增长极,尽快“弯道超车”,确立高端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地位,带动全国服务业和其他产业的优质高效发展。

北京早在1995年就确立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但其长期受城市总体定位、功能定位、产业及其空间布局定位不明的影响,只讲强二产、大三产的发展格局,实际是什么产业都发展,结果不仅引发了“大城市病”,而且严重阻碍了创新发展和高端服务业的加快发展,致使北京难以确立以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既无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核心和引领作用,也导致京冀之间存在“大树底下不长草”的巨大经济发展落差。2014年2月,习总书记第一次视察北京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北京破除“一亩三分地”的思维方式,明确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按照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的产业发展方向,优化三次产业结构。2015年5月国家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立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总体定位,要求北京重点疏解四类非首都功能,即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部分教育、医疗、培训机构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等。随着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深入推进,北京产业结构得以优化,高端服务业占GDP比例明显上升。2016年北京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文体娱乐业五大高端服务业占GDP比例达到46.0%,比2013年提高5个百分点,年均增速高达12.7%,远超工业和服务业的同类指标,3317176成为首都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的主动力和引擎。

2017年2月习总书记第二次视察北京,突出强调北京要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重点发展金融、科技、信息、文化创意和商务服务业,把“三城一区”建设作为新的增长极。2017年6月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的讲话中再次强调,北京要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布局,以首都为核心,雄安新区和城市副中心为新的两翼,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继而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处理好舍与得的辩证关系,突出创新发展,切实减量、减重、减负,舍弃“白菜帮”,精选“白菜心”,坚决“腾笼换鸟”,主要靠科技、金融、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来支撑,着力打造“三城一区”,构筑发展新高地。同期,北京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坚持做“菜心”,大力发展服务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匹配的总部经济,加快培育金融、科技、信息、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在此新形势、新要求的大背景下,深入研究高端服务业相关理论及北京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主要特征、机遇挑战、重点难点、空间布局、发展趋势、政策环境、典型案例等重大问题,在理论层面,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具有首都经济特点的高端服务业发展理论;在实践层面,可以为加快非首都功能疏解,早日形成与“四个中心”定位相适宜、与“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城市空间结构相融合的“高精尖”产业体系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北京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研究基地),是2015年7月经北京市社科规划办批准设立的,是北京市首个专门以高端服务业为研究对象的智库平台。自设立以来,研究基地重点围绕金融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和文体娱乐业五大高端服务行业,聚焦相关重大发展问题,先后承担了北京市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首都功能定位下的北京高端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重点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高端服务业对接协作研究”“北京市高端服务业空间布局形成机理与优化调控研究”“北京制造业与科技服务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以及“促进北京科技成果转化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北京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内的网络结构问题研究”“北京三大科学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金融支撑北京新两翼高端服务业发展路径研究”等一般项目,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书作为研究基地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是国内第一部有关北京高端服务业发展的年度研究报告。

本书分为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报告三大部分,主要建树和重点内容提炼概述如下。

(1)总报告。朱晓青教授对高端服务业做了清晰界定,从整体层面分析了北京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总体情况,揭示了问题及其成因,明确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战略。朱晓青强调新思路要着眼于提高认识,完善激励创新政策,实施新的产业发展运作模式,强化生态体系建设;新战略要围绕把高端服务业打造成主导产业的新目标,实施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区域协同发展和国际化发展四大战略及其相应的具体措施,充分体现了大格局统领、战略构想与实操措施的有机结合。

(2)分报告。围绕高端服务业内涵以及金融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和文体娱乐业五大高端服务行业,详细分析了各行业当前发展现状、成就、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政策建议。钟勇副教授分析了高端服务业中“高端”的内涵,以及高端服务业的行业分类和测度。李诗洋副教授指出近年来北京金融业增速放缓,新增长动力有待挖掘,互联网金融隐患聚集,必须加快实施金融业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的国家战略,持续推进北京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贺艳副教授指出北京科技服务业发展存在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成果转化动力不足、产业溢出效益低的突出问题,需要强化战略定位,坚守全球视野,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转变。刁琳琳副教授对北京高端服务业及信息服务业分类进行了界定,分析了2016年北京信息服务业整体运行特点和影响北京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掣肘因素。谢天成副教授指出北京商务服务业发展存在企业规模偏小、自主品牌效应与活力不足的问题,必须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商务服务业态,激励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品牌竞争力,加快构建与北京城市战略定位相匹配的商务服务经济。陆园园副教授指出北京文体娱乐业发展存在文化消费结构失衡、缺口大、层次低和文化众创空间“政策投机”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城市文化竞争力,完善政策规制和空间格局,用创新驱动北京文体娱乐业的优质高效发展。

(3)专题报告。突出对区域发展和国际化发展经验的借鉴,聚焦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的企业发展,通过对典型企业的研究,深入探讨高端服务业创新发展的运作模式、特色范例、有效路径和经验启示。曾宪植教授在分析伦敦、纽约、东京等世界城市服务业发展特别是高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产业政策引导是关键、城市群形成是支撑、国家政治经济实力是基础的观点。张勇副教授分析了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情况和经验,提出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充分发挥政策引领和导向的作用,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加强和催化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效应。朱晓青教授、陆园园副教授、李中博士研究了鄂尔多斯康巴什区高端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明晰城市定位体系、补生活性服务业短板、推进高端服务业特色化发展的思路和主要措施。李月琴副教授对伊金霍洛旗如何发展全域旅游进行了深入分析。盖艳梅副教授、库元坤硕士指出产品性价比高、短时间市场没有替代品,通过人为控制产能,规避产品更新换代快引发的价格暴跌风险,是小米成功发展的模式。王昊教授围绕京东商城,从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探索员工管理结构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充分认识企业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杨东德副教授指出滴滴出行的成功“秘诀”,就是抓住出行难的“痛点”,形成具有商业价值或社会价值的有效供给。刘治兰副教授围绕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分析了其独特的“协同创新中心—基金二元耦合”体制,推动人才、知识、技术、资金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薛文平博士以清华科技园为案例,指出处理好与学校关系、明晰创新定位、强化软硬环境建设,是大学科技园成功发展的关键。李中博士分析了未来科学城建设的背景、创新体制、进展和问题,指明了搞活的方向。刁琳琳副教授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石景山园为案例,分析了在疏解非首都功能背景下,北京老工业区实现转型发展的新思维、新路径。孙玉秀副教授分析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面临的新机遇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京津冀地区间的合作交流、优化完善有利于创新的政策体系等建议。衣光春博士分析了中关村发展集团创新的主要领域和运作模式,指出发展集团作为政府推动中关村示范区发展的市场化集成运营平台,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实践。陆园园副教授研究了中关村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典型模式,总结归纳出注重科技与文化相融合、积极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基本经验。

本书作为研究基地相关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现,是研究基地各位老师辛勤耕耘、深入研究、总结提炼、反复打磨研究成果的结晶,也是研究基地发挥集体智慧、努力探索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新理论、新思路和新办法的初步尝试,意在“登高望远”,指明方向,“抛砖引玉”,引起各方面对北京高端服务业发展的高度关注,为有关领导和理论工作者进一步拓展研究北京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思路提供参考借鉴。恳请广大读者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支持研究基地更好地开展学术研究,为北京高端服务业的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区域协同发展和国际化发展群策群力。

本书在撰写出版过程中,有幸得到有关领导和学者的大力帮助。特别是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基地处处长刘军同志,以及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的常务副校长王民忠同志、副校长吴兵和袁吉富同志,以及科研处处长鄂振辉同志,他们为本书的资助出版提供了很大帮助与支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姜阿平编辑为本书出版做了精心安排。迟莉莉、于久臣、陈莹、齐军亚、库元坤、王迎紫、林晓贺、陈秀丽、胡晓琴、孙云霞、李小彤、黄亚娟、胡艳君、姜文武、王功涛、孙德红、赵艳艳等同志先后参与了本书的资料收集、实地调研、案例分析、文字编辑等方面工作。在此,对这些同志表示衷心感谢!

朱晓青

2017年9月5日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推荐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朱晓青.北京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2017[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朱晓青.北京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2017.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朱晓青(2017).北京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2017.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