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现代公共管理概论

ISBN:978-7-5004-8406-6

出版日期:2010-04

页数:369

字数:398.0千字

点击量:10823次

定价:40.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公共管理模式的转变,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着程度不同的公共管理改革。随着我国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确立和越来越多的高校中公共管理及其相关课程的大量设置以及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教育的启动,公共管理学科的重要性已日益深刻地为人们所认识。

毫无疑问,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新兴学科、新的研究范式和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其研究正在全力推进。公共管理是一个涉及众多学科的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领域。公共管理学(Public Administration or Public Management),是一门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在西方,它源于20世纪初形成的传统公共行政学和六七十年代流行的新公共行政学,后于70年代末期开始因受到公共政策和工商管理两个学科取向的强烈影响而逐渐发展起来,如今它已成为融合了公共政策、公共事务管理等多个学科方向的大学科门类。

从学术角度看,公共管理是研究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的价值定位和实践活动规律的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当代国外的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改革与治理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致力于改革的实践催生了大量的公共管理新思潮、新理论、新主题及新学科分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中,公共管理尤其是在政府改革与治理方面产生了大量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新的改革实践呼唤新的理论,巨大的现实与理论需求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迅速发展。这就要求公共管理学者不断跟踪研究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拓展公共管理的学科视野,进行公共管理的知识创新。

当前,我国的改革正处在关键时期,并已进入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阶段。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改革能否有实质性的推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改革的进程。以公共管理和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转型,是我国下一步改革的中心和重点。政府要担负起这样的历史使命,必须继续加快推进政府管理改革,必须加快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廉洁和高效政府的步伐。当前,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政府的角色也要相应的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全能型政府向市场经济下的“有限政府”转变,我们经常听到有关政府应该在哪些问题上管、哪些问题上放权的讨论。但事实上,政府都必须管,只是如何管的问题。换言之,政府职能转变并不是职能发生了变化,或者说,原来管的事情现在不管了,而是行使职能的手段和方法发生了变化。政府转型必须与经济社会转型的进程同步协调推进,而且政府转型中对经济管理的作用绝对不是用简单的“削弱”两个字可以概括的,很多方面是大大强化了,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加强社会建设和公共管理,首先要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建设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对现代政府的职能有一个科学的定位。为此,要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政府的职责和功能限定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合理边界。因此,社会的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或者说,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管理是互相依存的,两者应当同时进行。

有效政府不仅意味着要明确政府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还意味着政府要有能力履行其分内的职能。而当今,公共问题的复杂性、动荡性和多元性,加之政府官员的自利倾向及传统官僚制本身的弊端等,导致了政府的不可治理性,使政府的存在充满了合法性危机。所以,为了摆脱政府的合法性危机,并有效推动政府建立公民社会这一互动网络,发展、完善和提升政府能力便成了关键的问题。于是,世界各国都纷纷进行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各种新理论、新流派、新观点也随之而出。所谓“政府职能转变”,就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建设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这是适应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需要,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传统政府向现代政府转型的过程,就是一个对原先政府失范行为的否定过程,更是对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不断调整、适应和重构的过程。在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政治体制日趋完善、多元文化共同繁荣、价值体系渐趋整合的今天,传统意义上的地方政府已经越来越显示出明显的不适应性,暴露出许多新的问题、矛盾和冲突。政府改革能否到位,能否建立公共服务型的现代政府,事关一个地方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因素和重要环节。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定位,就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十六字要求,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具体而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应扮演经济发展的调控者、改革开放的推动者、有效制度的制定者、市场秩序的监管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和谐社会的保障者等“社会人”角色。

加快职能转变,必须完善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着眼于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政府的职责和功能限定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合理边界。长期以来,我国偏重于经济发展,忽视社会发展,使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当经济高度发达以后,就应该适时转变一个国家、一个区域或一个城市的发展目标导向,即确立社会目标优先于经济目标的原则,依靠现有经济基础和能力,反哺社会发展,以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要顺应全球社会公共管理新趋势,加快传统的“经济管理为主”向“社会管理为主”转变,不断完善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从实施全面管理的全能政府变为实施公共管理的有限政府。特别是在社会发展领域,要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彻底改变政府集社会管理和兴办社会事业于一身的格局,鼓励社会组织及个人参与兴办社会事业的积极性,强化社会参与与自我管理能力。政府主要承担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弥补市场缺陷的责任,改变政府以往介入市场过多的“越位”和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缺位”,使自身公共管理职能得以强化。

中国目前的社会转型,其实是体制变革与治理能力建设两方面共同进行的。显然,体制变革的任务显得更为重要,要先于治理能力建设。因此,我们在面对政府、市场、社会三大部门共同发展的同时,更应强调公共管理多元性。换言之,有限政府、法治国家的确立,是中国公共管理发展、发挥公共治理作用的前提;同时,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仍然是我们面对的重要任务。

本书是我校公共管理专业的老师汇集团队力量所作的一份努力,通过对国内外公共管理历史发展脉络的厘清,力求反映国内外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提供本领域的最新信息、资料及多视角思考空间;通过对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理论热点、实践焦点给予总结分析,展现我国公共管理研究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将中国传统的行政学思想、国外先进的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理论与中国现实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剖析了公共管理嬗变的原因及其进程,并从一系列主要相关问题切入研究当代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模式及其应如何满足现实社会的需求。本书系统地对中国公共管理的发展进行了理论探索,力求理论阐释精微得当,深入浅出,紧密结合现实问题。本书既是一本有特色的学术著作,亦适合研究生或本科生在教学中参考,还可作为本专业学术研究的有益读物。总的来看,本书结构设计精当,材料新颖、翔实,逻辑严密、紧凑,分析客观准确,行文流畅、精练,这使得本书既具有较高的学术品位,又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当然,本书亦有不足之处,作者力图构建的基本理论框架还留下有待继续研究和拓展的空间,特别是有些层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但瑕不掩瑜,本书的出版有助于推动人们对21世纪中国公共管理以及公共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张勤,王妍,马海韵.现代公共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张勤,王妍,马海韵.现代公共管理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张勤,王妍和马海韵(2010).现代公共管理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