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中国的能源外交与国际能源合作(1949—2009)

Energy Diplomacy and Outward Energy Cooperating in China(1949-2009)

ISBN:978-7-5004-9917-6

出版日期:2011-06

页数:538

字数:580.0千字

丛书名:《中国外交研究丛书》

点击量:9251次

定价:69.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图书简介

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了《中国外交研究丛书》。这是国内一批专门从事外交理论、外交决策和各国外交比较研究的中青年学者的新作,也是中国出版界和学术界第一套有关当代中国外交的系列作品。

由于种种原因,波澜壮阔、有声有色的当代中国外交,迄今为止并没有获得全面深入的学术探究;在若干领域,中国学者的工作甚至落在某些外国同行的后面。在笔者看来,如果说中国学界既往的努力有一些重要成效和特色的话,它们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国外交的基本指导思想、领袖外交方略和重大外交事件的分析;二是对中国外交的国际背景及大国博弈过程的讨论。理论研究是与实际进程一致的。过去的外交基本上局限在“高政治”领域,多半是围绕战争与和平、重要国家的关系调整和主要领导人的“大手笔”推动。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启动和推进,中国外交在保持传统优势和目标的前提下,公众有了更多了解和参与,国家与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外交工作有了更多的使命、动力和目标,呈现多元、多样的“树状”形态,在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政治与经济、军事安全、社会文化、体育及贸易往来、地方与中央关系、民族区域特色等——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不夸张地讲,新中国建国六十年来中国外交史卷的壮观与多彩,不只在中国自身历史上少有,即便从世界史范围观察也不多见。从最简单的意义上说,本丛书是一种“弥补空白”的尝试,是中国学者自己而非外人对“自家事务”的理论述说。

外交研究可以是兴趣使然,演绎成纯粹的学理辨析;它也能够指向未来,提供下一步进程的某些前瞻性线索。对于今天的中国外交研究者,两方面需求或许都有必要。比如,我们需要在理论上争论“外交”、“外事”、“大外交”、“总体外交”,以及“民间外交”、“经贸外交”、“军事外交”等概念的定义,看看核心是否坚实不变,外壳又怎样衍变消融,外交学术和外交教学需要哪些相应的充实与变更。同时,我们也需要“厚今薄古”的态度,需要指出外交工作存在的盲区与问题,需要鼓励外交制度变革的趋势,需要防范极“左”思潮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冲击。从这个角度讲,来自国内一些重点高校、中共中央党校、国防大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青年学者们,期待用自己的外交研究心得,争取相关部门的重视,赢得社会公众的认可,推动中国外交的进步。从书目中读者不难发现,丛书作者群注重的是过去很少被提到或不太被学界重视的那些方面和问题,如国家总体外交布局中的军事外交,新媒体的出现对外交决策的潜移默化影响,外交工作体现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大学生安全观念折射的当代中国外交之社会基础,非传统安全命题对于新时期对外工作的冲击,外交认同的复杂化与多样性,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外交与安全问题,中国外交的国内因素,等等。在不同程度上,这些方面和问题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构成新时期中国外交前进道路上的重大挑战或突破口。熟悉这些中青年学者,阅毕他们富有想象力的作品,我深信,中国外交研究丛书没有“假”、“大”、“空”的积弊,展示了务实精神、建设性批评、探索新空间的精神,对于新时期中国外交思想的丰富和外交实践的开拓将发挥积极意义。

关于丛书中各本书的具体内容与特色,它们的作者或编者都有详细的介绍,我这里就不赘述了。想说的一点是,丛书作者中除个别人像我这样超过50岁外,绝大多数都在40岁上下。他(她)们不仅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几乎都有博士学位),熟悉国内外的学术前沿和研究进展,在本研究领域已崭露头角,而且特别有闯劲儿、有批评精神。虽然来自不同的大学和研究单位,作者们彼此相互熟悉、常有交流,在过去近十年的时间里,不同程度地参加过共同的研究项目和学术活动。说他(她)们构成了一个朝气蓬勃、实力上佳的学术团队,似乎并不为过。我有幸作为这个团队的参与者、组织者之一,在与这些年轻学者的接触过程中受益匪浅、愉悦多多。我经常想,假如离开这些可爱的后起之秀,听不到富有激情的议论,自己可能会失去多少、变成什么样?撇开具体的学术成果不谈,单是跟他(她)们的交往和友情,就是自己学术人生的最重要收获之一,是生活里最有意义也最轻松自在的一部分。不论走到哪里,我都会永远珍惜它。值此丛书出版之际,作为丛书主编和平日朋友的我,谨向各位作者表达心底的感激与谢意。

当然,不应忘记有关人士特别是出版家、赞助方和读者群。首先要对我在本丛书编辑过程中的主要助手、书稿呈送出版社之前的把关人谭秀英同志表示谢意,审阅全部书稿给她增加了大量的辛劳与压力。除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赵剑英、曹宏举诸位领导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外,我特别要提到这套书的责任编辑冯斌先生,对他的远见与细心予以高度的评价,没有冯先生的努力,不会有读者手中的这套书。这里,还要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和美国福特基金会北京办事处在研究经费方面给予的资助表示感谢。我也由衷希望,认真且专业的读者,将替中国年轻一代的外交研究把脉叩诊、指点迷津;面向未来的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和外交学,不是几个人能够撑起来的事业,它们真的需要前辈及领导的扶持,需要广泛的公众参与,尤其需要严肃认真的学术批评。

是为序。

王逸舟

2009年6月13日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薛力.中国的能源外交与国际能源合作(1949—2009)[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薛力.中国的能源外交与国际能源合作(1949—200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薛力(2011).中国的能源外交与国际能源合作(1949—200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