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中国“四化”同步发展时空演化格局、形成机理与模式选择研究

Study on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pattern,formation mechanism and mode selection of the"Four Modernizations"synchronous development

ISBN:978-7-5203-1721-4

出版日期:2017-12

页数:401

字数:419.0千字

丛书名:《中小企业研究文库》

点击量:9335次

定价:98.00元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专题:
基金信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展开

图书简介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连续高速增长阶段,但目前正处于结构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其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中国的发展仍然面临着科技创新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等问题,从而稳速提质、结构优化、机制转型、增长动力重塑成为当今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难题,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增长成为新的焦点。为了应对当前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四化”同步发展战略,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系统而又科学的指导。但当前“四化”的同步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我国地域辽阔,发展条件各异,各地区发展水平及其存在问题并不怎么明确,对地区发展战略的制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从客观的角度审视中国“四化”同步发展的现状,研究中国“四化”同步发展的空间发展格局及其发展模式问题,对促进各地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对推动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鉴于中国异质性大国区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其城镇化所处阶段的不同,各地区“四化”同步发展程度参差不齐,离全面推进“四化”的同步发展尚有一定距离。因而,本书主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剖析历年来我国“四化”同步发展时空演化格局的特征与形成机理,揭示“四化”同步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分析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进一步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创新之策,为国家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二是总结我国“四化”同步发展的典型模式,分析不同地区实施“四化”同步发展的机制设计,进而提出推进我国“四化”同步发展的建议和对策,以促进我国各地区“四化”的协调发展,推动我国各地区经济的稳定、持续和共同发展。

通过本书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我国“四化”发展总体水平偏低,发展不协调、不同步等问题依然突出,而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依然是“四化”同步发展的软肋。工业化发展在产业的转移与升级中,差距逐渐缩小,但空间集聚特征日渐明显,受资源、产业约束仍然较为明显;信息化发展起点低但发展较快,但地区发展极不均衡,沿海地区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同时这也是造成“四化”同步发展地区差异的关键因素;城镇化东部地区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内陆省会城市、重点城市中心性明显,但中小城镇发展动力仍然不足;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受其他“三化”影响较为明显,胡焕庸线沿线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仍然偏低。总体来看,只有不到20%的省份处于高水平协调型,其他80%左右的省份均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存在,从问题中找到出路仍是关键。

(2)我国的“四化”同步发展水平稳中有进,地区差异显著,空间集聚态势明显,各地各级别演进趋势各有差异。我国的“四化”同步发展水平总体态势良好,但其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高水平区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一带以及资源富足区,低水平区主要在我国西南云贵高原以及陕甘宁交界地带,呈现非常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发展水平相似区呈现出集聚连片的空间分布格局,东部沿海的高高集聚区和西部内陆的低低集聚区尤为显著,并且在考察期内这两大集聚区始终保持着“低流动性”,表现出一定的空间稳定性,西部地区仍是发展的难点。“四化”同步发展趋势分析表明,我国的“四化”同步发展水平空间上基本呈现出从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分布格局,东部地区差异逐渐缩小,但西部地区发展差异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南北差距虽有缩小,但东西差距仍然较大。

(3)地级市“四化”中各化发展偏离指数呈明显收敛态势,并体现出明显的俱乐部效应,但“问题区域”和“区域问题”普遍存在,“四化”同步发展城市密集区表现出以核心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区域涟漪的圈层空间结构特征,而异质性大国区间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性的差异性主宰不同层级“四化同步密集区”圈层空间结构的地理分布,并与当今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有惊人的吻合。同时,“四化同步密集区”圈层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特征有利于特定区域分工更趋合理、一体化程度更高、空间效率得以提升的聚集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以异质性大国不同区域涌现的不同层级“四化同步密集区”圈层空间结构为基础形成的特定区域聚集经济圈,表现出空间边界外拓的趋势。

(4)我国“四化”同步发展差异格局受系统内部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信息和技术)和系统外部各因素(包括经济、社会、区位和自然因素)共同影响和作用下逐渐形成。系统内部各要素在外部条件的影响下通过市场的交换流通于各区域、各产业、各部门,协调着“四化”之间的发展,也形成了我国“四化”同步发展的差异格局。其中,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科教水平是我国“四化”同步发展时空差异形成的关键因素,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产业结构、交通区位和人口因素,同时,农村投资水平和城乡差距对我国“四化”同步发展水平也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作用,但目前,投资、财政和金融因素仍未对我国的“四化”同步发展水平带来显著的影响效果,同时也表明这三者对“四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5)构建“四化”同步区是全面推进区域“四化”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的“四化”同步发展水平空间关联性较强,但空间差异也较为明显,省份内差异大于省际差异的现实使跨区域形成“四化”同步区具备了基本条件,而目前主要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为核心的12个“四化”同步区最为典型,且这些“四化”同步区还存在空间边界外拓的趋势。研究还表明,地区间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补性是“四化”同步区形成的前提条件,而且这种地区间“四化”的互补性存在空间异质性特征。而空间连续性相比较于空间跨越更有助于“四化”同步区的形成,这种空间连续性在省份内和省际同时存在,但省份内连续性要强于省际,但这种空间连续性存在区域边界,同步区大致在100—400公里范围内存在。运输成本与“四化”同步区形成过程存在“U”形的非线性关系,存在运输成本的阈值使“四化”同步区内次区域间从空间离散向空间协同转换。

(6)“四化”同步发展模式具有多样性及普遍性等特点。基于辽阔的地域,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禀赋、不同产业结构的地区考虑,通过对江苏、浙江、广东及中西部地区的大量实地调研,总结了基于专业市场为对接平台、基于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基于外商直接投资、基于开发区建设、基于特色小镇建设、基于国家级新区建设、基于镇域为支撑平台以及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四化”同步发展这八种典型模式,给各地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徐维祥,舒季君,陈国亮.中国“四化”同步发展时空演化格局、形成机理与模式选择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徐维祥,舒季君,陈国亮.中国“四化”同步发展时空演化格局、形成机理与模式选择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徐维祥,舒季君和陈国亮(2017).中国“四化”同步发展时空演化格局、形成机理与模式选择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